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继儒与董其昌同时,以书画著称,但在中国绘画史和书法史上都没有显赫的地位,和董其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董二人从青年时代起就一起学书习画,在长达数十年的友谊中,他们共同切磋,共同影响,在书画的《申美趣味和理论思想上都达成了一致。由于董其昌声名赫赫,与其相近的继儒往往被省成董其昌的一个影子,不作特别重视。究其原因,恐怕与继儒一生隐逸读书、不入仕途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 标签: 陈继儒 董其昌 书画 董二人 学书习
  • 简介:在中国现代刻字界,秀卿先生称得上元老级的刻字家。当刻字艺术还鲜为国人关注的时候,她便开始了拓荒性的探索。在着力于书法研究的同时,把锐敏的艺术触觉伸向刻字领域,孜孜讫讫地考释陶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摩崖碑刻等中国古代丰富的刻凿技艺,并不断借鉴走在前头的日、韩刻字家的艺术创作成果,于木、竹、陶、石、砖等载体中,自书自刻,陶然忘机,逐步确立了自己独到的刻艺风格。

  • 标签: 陈秀卿 书法作品 刀法 意境 点线结构
  • 简介:·您最敬仰的古代书法家是哪一位?为什么?看来也是万事开头难,这个不好说。因对诸书家的了解并未具体。一定要说,就说王羲之。他平生追求书学,恪勤在朝夕。特别是他不堪官场争斗,誓墓归去,据说他私下发誓:此生无他愿,惟于书法,比齐钟张。这令人感动而深省。

  • 标签: 书法家 王羲之 陈新亚 书法作品
  • 简介:  新亚(水鸣),1962年出生于湖北蕲春.1983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做过工厂宣传干事、黄石市委机关文员、教师,1992年调入书法报社,前任《书法报》主编.……

  • 标签: 都市隐者 陈新亚都市
  • 简介:茂华,1975年2月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95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199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任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国画教研室主任,从事国画山水教学。四川美术学院附中特聘教师,壹格美术工作室学术主持。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美术展览。

  • 标签: 国画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1975年 教研室主任 学士学位
  • 简介:一、宗主、广大教主与通人《湖社月刊》第34册曾刊登寿石工所作纪念金城的诗文——《过墨茶阁东城故居》:旧游弹指渺如烟,散步东城意惘然。剐派姚同一梦,花前叶外几经年。扶桑初日已扬声,弟子鸿都感旧京。风物藕湖无恙否,笔床画恺送平生。彩笺云窗忆旧题,荆关能事总凄迷。四年一向混无赖,展卷愔愔意已凄。

  • 标签: 姚陈 金城姚 陈梦
  • 简介:我父亲是河南省南阳人,从小喜欢画画,热爱美术,但在那时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正当的爱好,而且我爷爷不喜欢他画画,总是想让他到街上当个学徒或者学点经商之类的,然而我父亲就是喜欢画画。那时候条件也差,比如只能拿农村烧柴火时剩下的碳当笔画,还有哪家生病了就要来包中药的纸,在那纸上画,纸在当时是很稀少。我父亲就这样来画,虽然爷爷一直不支持他,但据说我奶奶很支持。他17岁才上高小(小学高年级),本身个子又高,在同学中鹤立鸡群一般。当时他是半工半读的方式上学的。因为会画画,上其他文化课的时候他就当学生,等到要教人家画画的时候呢,他就当老师。那时候的画画很简单,都是单线画,如一把椅子,用三四条线勾出来就行了。毕竟那时候画画的人才很少,他就凭着自己的爱好,完全从农村的一个青年闯出来了。1947年和他的好朋友跑到武汉,就像现在农村的农民一个劲要往城里跑,要闯出一番新天地的感觉一样。具体是怎样进的中南美专我不清楚,到了那里才算是稳定下来。1958年随中南美专搬到广州。

  • 标签: 父亲 小学高年级 半工半读 画画 河南省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