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退热止惊、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与抗病毒等西医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热毒宁的注射液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中热毒宁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较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更佳的效果,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西医 疗法 小儿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Ⅳ期D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Ⅳ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方。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2 hPG、BUN、SCr、Alb、TC、TG、血尿酸(uric acid, UA)、SO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采用HPLC法检测HbA1c,免疫比浊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ty, 24 hUTP);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33)。治疗后,治疗组尿浊、双下肢浮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78、-1.675、-3.667、-1.904、-4.835,P值均<0.01);空腹血糖、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81,-8.557,P值均<0.01);收缩压低于对照组(t=-2.883,P=0.005);血清TC水平低于对照组(t=-3.321,P=0.008);24 h UT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19、-2.053,P值分别为0.008、0.043),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2.489,P=0.018)。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降低Ⅳ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24 hUTP,减轻肾损伤,延缓DN发展,提高疗效,保护肾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 瘀血阻络 参芪地黄汤化裁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给予控制感染、解痉、吸氧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14d后观察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监测心功能、血液流变的改善情况,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PaO2水平有所提高,PaCO2水平有所下降,治疗组的变化更为突出(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有所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液流变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降低血液黏度,疗效确切。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红花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联合组予以血必净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比较两组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的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的西医常规治疗中予以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血必净注射液 常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2组均连续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FVC及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组织蛋白酶G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痰液中TNF-α、IL-4、IL-6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咳痰、痰质、痰量、发热、气促、口渴、胸闷痛及湿啰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240、16.910、21.761、18.949、16.740、9.285、11.732、9.050、11.193,P值均<0.001);FEV1、FVC及PEF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85、4.468、4.219,P值均<0.001);痰液TNF-α、IL-4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341、8.884、11.352,P值均<0.001);血清NE[(26.20±3.18)μg/L比(51.15±5.24)μg/L,t=25.744]、组织蛋白酶G[(5.62±1.01)μg/L比(8.05±1.33)μg/L,t=9.20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减轻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抑制气道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与蛋白分解,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加重期 清金化痰汤 治疗,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治疗价值的探讨。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接受疾病诊断与预后干预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在所有的患者疾病确诊后,应用西医治疗方案进行相应治疗,之后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患者再次使用中医汤剂进行疾病干预,对比分析病患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的人数远远的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也取得明显改善,因此数据较之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处于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除了需要对其进行西医治疗,还需要联合使用中医来治疗疾病,治疗效果十分理想,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获得提高。

  • 标签: 中医 西医 联合 COPD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肺片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口服茶碱控释片1片/次,每日2次、口服氨溴索片2片/次,每日3次、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或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给予加用利肺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利肺片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利肺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消渴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肾虚络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任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搭配补身消渴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距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消渴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肾虚络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补肾消渴方 西医常规疗法 肾虚络瘀型糖尿病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分别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取中西医综合疗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完成后,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分别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显著,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综合疗法 单纯西医治疗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脾化浊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T2DM并发DN痰湿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2018年6月-2020年6月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72例T2DM并发DN痰湿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宣教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化浊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2组均采用酶法检测空腹血糖,采用HPLC法检测HbA1c,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BUN、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Ⅲ型前胶原肽(procollagen Ⅲ, 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 Ⅳ-c)浓度。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31/36)、对照组为58.3%(21/36)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3,P=0.009)。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2 hPG、HbAIc、FINS水平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312、3.047、3.408、2.800、2.870,P值均<0.05);血浆LN、PCⅢ、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612、1.864、2.046,P值均<0.05) ;SCr、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864、3.286,P值均<0.05)。结论健脾化浊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降低T2DM并发DN痰湿证患者的血糖及肾纤维化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病 痰湿证 健脾化浊方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益气地黄汤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早期DN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6月-2020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117例早期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治疗组5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地黄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SR-A)、TNF-α、C-C基序趋化因子2(CCL2)及GSH-Px、SOD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胱抑素C(Cys C)、SC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速率法测定尿肌酐,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2%(56/59)、对照组为81.03%(4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21)。治疗后,治疗组UACR[(92.28±15.42)mg/g比(108.42±20.76)mg/g,t=4.78]、eGFR[(91.42±13.18)m·min-1·1.73m-2比(97.30±17.94)m·min-1·1.73m-2,t=2.02]、SCr[(65.30±9.54)μmol/L比(72.18±12.53)μmol/L,t=5.42]、Cys C[(0.65±0.12)mg/L比(1.07±0.26)mg/L,t=1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R-A[(37.18±6.10)μg/L比(51.51±7.12)μg/L,t=11.70]、CCL2[(13.12±1.63)μg/L比(19.68±2.90)μg/L,t=15.12]、TNF-α[(20.57±3.50)ng/L比(29.68±4.17)ng/L,t=12.81]、IL-1[(8.47±0.97)ng/L比(13.12±1.57)ng/L,t=19.3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SOD[(24.09±3.12)mg/L比(18.72±2.76)mg/L,t=9.85]活性及GSH-Px[(231.57±25.38)mg/L比(174.58±22.96)mg/L,t=12.7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6/58)、治疗组为6.78%(4/5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490)。结论益气地黄汤辅助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早期DN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肾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 益气地黄汤 微量白蛋白尿 尿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脾补肾止泻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6月-2021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62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脾补肾止泻方。2组均连续治疗2周,随访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量表(BSFS)评分,采用健康状况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治疗前后排便次数、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为74.19%(2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44,P=0.020)。治疗后,治疗组排便次数[(1.02±0.23)次/d比(2.35±0.45)次/d,t=14.65]低于对照组(P<0.01);BSF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87、12.96,P值均<0.001);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7.85,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随访期间,对照组复发4例(4/23),治疗组无复发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28,P=0.039)。结论健脾补肾止泻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减少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腹泻 糖尿病并发症 健脾补肾止泻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心通脉贴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2-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穴位贴敷冠心通脉贴膏,对照组贴敷安慰剂贴膏。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从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疼痛程度3个方面进行心绞痛积分评估,采用酶定量法检测血清TG、TC、LDL-C、HDL-C,酶循环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行心电图检测,记录硝酸甘油停减率,行安全性指标检测,评价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67.9%(19/28)、对照组为48.1%(13/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40)。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12、4.45,P值分别为0.004、0.042);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2.1%(23/28)、对照组为55.6%(15/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30)。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17、6.57、6.52,P<0.05或P<0.01),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7.07,P=0.010);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t=6.70,P=0.012)。2组肝、肾及凝血功能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通脉贴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Hc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心绞痛,稳定型 穴位贴敷疗法 冠心通脉贴膏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苏蝉益肾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苏蝉益肾汤。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7、TNF-α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38/43)、对照组为67.4%(29/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38)。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0.82±0.13)g比(1.04±0.17)g,t=6.009]、BUN[(6.12±0.71)mmol/L比(6.60±0.75)mmol/L,t=6.411]、SCr[(82.87±10.43)μmol/L比(94.11±11.17)μmol/L,t=17.43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981、8.904,P<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8.933,P<0.01);血清IL-6、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983、49.005、13.994,P值均<0.01)。结论苏蝉益肾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纠正T细胞亚群失衡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苏蝉益肾汤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拟凉血清肺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玫瑰痤疮患者3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5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并配合外敷甲硝唑凝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凉血清肺汤。2组均治疗4周。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测量皮损区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 EI),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8%(126/156)、对照组为66.7%(104/1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2,P=0.005)。治疗后,研究组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和职业限制、治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942、15.794、19.465、21.586、31.375、27.472,P值均<0.001);EI[(619.69±71.53)比(822.97±89.47),t=32.348]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7/156)、研究组为5.8%(9/1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9,P=0.514)。结论自拟凉血清肺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寻常痤疮 肺胃热盛证 凉血清肺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