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急诊的4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胶囊治疗)与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各20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2=4.3290,P=0.0374)。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为35.00%,比对不良反应发生率(X2=5.6250,P=0.0177),(P<0.05)差异性加强,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萎缩胃炎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安全较高。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联疗法,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3.33%,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33%略高于对照组的6.67%,无突出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胃炎患者治疗中,采用三联疗法效果显著,疗效突出,安全高,副作用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临床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对于慢性萎缩胃炎治疗的重要。方法:根据护理方案,将我院诊治 173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 86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 87例(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 95.40%)、有效率( 94.25%)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05,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改善慢性萎缩胃炎的疗效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42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摩罗丹,观察组选用益气消痞汤,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饮食减少、喜暖喜按、胃脘痞胀、暖气评分低于治疗前数值,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益气消痞汤 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萎缩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比。方法研究对象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例数12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12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8年5月1日,分为观察组一组(6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对照组一组(6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分别实施胃镜诊断和病理学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检出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误诊率3.33%和漏诊率1.67%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胃炎实施胃镜检查取得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降低患者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研究。

  • 标签: 病理学诊断 胃镜诊断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萎缩胃炎治疗过程中利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干预,观察应用价值。方法双盲法对我院纳入的80例萎缩胃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行单纯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40例)行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干预,患者均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进入本院,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治疗后观察组病理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萎缩胃炎在治疗过程中施以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患者恢复速度快,炎性反应减少,有效抑制病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性萎缩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取20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实施胃镜诊断、病理诊断,将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85.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误诊率7.00%、漏诊率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萎缩胃炎实施胃镜诊断,取得显著效果,但是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差异,而实施联合诊断,能显著提高检出率。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下表现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化瘀法在慢性萎缩胃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73 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划分 A 组( n=36 ,胃复春胶囊治疗)和 B 组( n=37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慢性萎缩胃炎治疗中应用益气养阴化瘀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益气养阴化瘀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茯苓 白芍
  • 简介:[摘要 ]慢性萎缩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已经进展到萎缩病变的患者,并没有理想的药物来逆转已经发生的萎缩、化生或异型增生,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萎缩胃炎的研究、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后需进

  • 标签: [ ] 中医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异性增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萎缩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88名慢性萎缩胃炎患者被选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西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慢性萎缩胃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79.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18.8%,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慢性萎缩胃炎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优于纯西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莫西林 +果胶铋,对慢性萎缩胃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 7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 n=35)。实验组通过阿莫西林 +果胶铋治疗,参照组通过克拉霉素 +果胶铋治疗,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进行观察。 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 71.4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7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2.86%, P<0.05。 结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接受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确保治疗的安全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精细化护理用于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后,对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给予实验组精细化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腹部饱胀、疼痛、食欲不振症状组成比例,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H、PF、PP、PA、RH、SF、E、EA、MH分数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用于慢性萎缩胃炎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症状改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诊所收治的7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按照电脑排序的先后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5,采取益胃健脾汤治疗)和观察组(n=35,采取温阳健脾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运用温阳健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温阳健脾汤 脾胃虚弱型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
  • 作者: 李志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黑龙江省海林市中医院    黑龙江海林    157199)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头晕、皮疹、恶心)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5例无效,占比17.24%;有效者12例,占比41.38%;显效者12例,占比41.38%,治疗有效率82.76%(24/29)。研究组有1例无效,占比3.45%;有效者10例,占比34.48%;显效者18例,占比62.07%,治疗有效率96.55%(28/2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腹泻1例,恶心2例,1例呕吐,不良反应率13.79%。研究组有1例腹泻,1例恶心,不良反应率6.9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联合采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0 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温胃舒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温胃散寒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 12 周,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病理积分、慢性炎症和萎缩改善方面皆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安全良好。 结论 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胃炎优于对照组中成药温胃舒颗粒,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及可靠均可信赖,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寒 温胃散寒汤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益气健脾活血法在治疗 脾虚型慢性萎缩胃炎 (CAG)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92 例 脾虚型 CAG 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 46 例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胶体果胶铋治疗,研究 者采用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 干扰素 (IFN)-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及白细胞介素 (IL)-6 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恶心呕吐改善时间、上腹疼痛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INF- β 、 IL-6 以及 TNF-α 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脾虚型 CAG 患者的 效果理想,可以显著 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益气健脾活血法 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效果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中选取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比较,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更好,能改善临床病症,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应该广泛推荐运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加减方 慢性 萎缩性 胃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