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所谓遵循教育规律,扼要地讲,一个是“顺”,一个是“适”。成功的人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盲目地给他们设置“哈佛女孩”、“剑桥男孩”,或者其他种种虽然诱人但并不现实的追求目标。教育不是捏泥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 标签: 教师 教育工作者 教学管理 教育事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明军 周云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6-20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2期
  • 机构:温州医学院 浙江温州 325027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双歧杆菌联合酸乳杆菌对肠道群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动物双歧杆菌组、酸乳杆菌组,动物双歧杆菌联合酸乳杆菌组。通过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受试物,比较实验前后自身及组间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的变化情况。研究双歧杆菌联合酸乳杆菌对肠道群的影响。结果给样后受试物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P

  • 标签: 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 肠道菌群
  • 简介:酸耐热是存在并繁殖于浓缩果汁中的主要目标微生物,可导致果汁腐败变质,成为食品工业所面临非常棘手的问题,是果汁的主要安全指标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酸耐热对果汁安全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酸耐热的各种控制和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 标签: 嗜酸耐热菌 控制方法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测定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174份食品检测样品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TTC培养基及菌落总数测试片三种方法检测食品标本中的菌落总数,比较三种检测方法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生长情况及样本检测合格率。结果三种检测方法培养6h后均肉眼可见菌落生长,培养12h后菌落生长清晰可见,培养48h后各种检测方法的菌落生长均达峰值,其中平板菌落计数法在培养24h后菌落生长即达峰值,明显短于其他检测方法(P<0.05)。三种检测方法合格率分别为89.7%、85.9%及84.6%,三者检测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检测方法的样本检测合格率无差别,但不同检测方法菌落培养时间有所差别。

  • 标签: 食品卫生 微生物检验 菌落数测定
  • 简介:摘要 目的:以溶作为考察指标,通过调节不同发酵工艺,找出溶与残渣是否存在关联。方法:使用AAS、ICP-MS对粉中金属离子含量进行检测,确定残渣的主要组成。使用二次补料的发酵工艺模拟生产过程,通过溶的变化和分段调控手段确定发酵液溶解与干重、残渣的关系,以期初步找出降低残渣的调控手段。结果:粉灰分中,钾离子浓度最高且与残渣呈一定线性关系,说明钾离子是影响残渣的主要因素。针对摇瓶发酵与生产罐残渣差异较大的现象,选择发酵溶作为考察因子,结果显示溶与残渣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负相关。对比不同的分段溶调控摇瓶发酵工艺,将调控时间选定为6天,前阶段转速为85rpm,后阶段转速135rpm对残渣降低有较好的效果,通过验证实验,调整后工艺与对照工艺相比可降低残渣9.05%。

  • 标签:
  • 简介:摘要厌氨氧化指的是在缺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氧化为氮气的过程,该过程由一类独特的、被称为“厌氨氧化”的专厌氧微生物催化完成;更重要的是,厌氨氧化在污水处理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目前厌氨氧化工艺及其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介绍厌氨氧化的生物学特性,厌氨氧化反应原理,厌氨氧化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实际工程应用。

  • 标签: 厌氧氨氧化 生物特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对阴道炎及细菌阴道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就诊于我院行妇女病普查的患者,入组后按照避孕方式分为宫内节育器组和其他避孕方式组,测定女性阴道分泌物中过氧化氢浓度和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和凝固酶催化活性,进而比较其阴道炎及细菌阴道病发病率。结果宫内节育器组和其他避孕方式组年龄、孕次、产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内节育器组和其他避孕方式组阴道炎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宫内节育器组和其他避孕方式组细菌阴道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更易患细菌阴道病。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需氧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评价血液透析中心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透析液的相关规范要求,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管理计划,措施落实到人,强化工作细节,加强督查,详细记录透析液监测结果,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持续改进。比较管理前后透析液内毒素及细菌菌落水平及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高低。结果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后,透析液内毒素含量较管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液细菌菌落和C反应蛋白也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内毒素,细菌菌落及C反应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标签: 透析液 内毒素 细菌菌落数 细节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黏蛋白阿克曼是一种定植于肠上皮黏液层的细菌,自首次从健康人的粪便样本中发现并分离至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黏蛋白阿克曼与肥胖、炎症、结直肠炎等疾病显著相关,且在机体免疫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黏蛋白阿克曼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药物敏感性、致病和益处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益生菌 肠道菌群 黏蛋白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芽寡养单胞的感染诱因。方法对我院23例麦芽寡养单胞感染的呼吸系统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以此作为Ⅰ组.另选23例为Ⅱ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Ⅰ组使用三代头孢的比率高于Ⅱ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过度使用三代头孢是麦芽寡养单胞分离阳性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麦芽窄食单胞医院感染现状,并对其药敏进行分析。方法用ATB细菌鉴定仪及药敏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麦芽窄食单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麦芽窄食单胞临床分布以ICU最高(29.6%)。分离标本以痰液最高(87.9%)。该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为10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8.1%)、环丙沙星(51.9%)的耐药率较低,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最高(100%)。结论麦芽窄食单胞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治疗麦芽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红色盐古胞膜上大量积累的色素是具有生物技术应用潜力的类胡萝卜素.本文从中国汉沽盐场结晶池卤水中分离得到-株红色单菌落,经16SrRNA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确定其为极端盐古Halobacteriaceae属Haloarcula种.为了确定不同碳源对Haloarcula细胞生长的影响,在含有10g/L酵母提取物和酸水解酪蛋白(4:3,w/w)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g/L蔗糖、乳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摇瓶培养后发现,蔗糖是Haloarcula细胞生长的最适碳源.进一步将5g/L、10g/L和15g/L蔗糖分别加入改良CM培养基,摇瓶培养后发现10g/L蔗糖添加水平最佳.对色素提取物进行TLC和硅胶柱层析分析表明,在Haloarcula胞内有五种主要色素的积累,根据它们的光谱扫描吸收特性初步判定,其中三种色素为番茄红素,红素和红素的衍生物.

  • 标签: Haloarcula 生长 色素积累 碳源 色素组成
  • 简介: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淡水养殖业的常见疾病,一般多采用抗菌药物防治此类疾病。养殖业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使得许多软体动物来源的致病水气单胞产生了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同一种属乃至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扩散,造成耐药菌株大量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用药安全。质粒转移是细菌耐药性扩散的一种重要方式。笔者就分离自三角帆蚌的水气单胞的耐药性以及质粒携带情况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 标签: 嗜水气单胞菌 多重耐药性 质粒 细菌耐药性扩散 细菌感染性疾病 常见疾病
  • 简介:从385株南极海洋细菌中筛选出2株石油烃降解,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柴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南极NJ276和NJ341在5℃、20d内对柴油的降解率分别达到23.47%和32.15%,在15℃、20d内降解率分别达到43.95%和62.47%,其降解能力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石油烃降解残油组分的GC~MS分析表明,柴油经过NJ276降解后的残油组分中能检测到C15~C21七种烷烃,柴油经过NJ341降解后的残油组分只能检测到少量C16,C17和C18三种烷烃。对它们进行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NJ276属于假交替单胞属(Pseudoalteromonas),NJ341属于科尔韦尔氏属(Colwellia)。

  • 标签: 南极嗜冷菌 石油烃 生物降解 降解特性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保证某特大型商业场所顺利完成公共卫生检测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对于在检测肺军团时所遇到的样品前处理复杂、后续样液转接、涂抹平皿操作不简便的难点,通过发明创造一套适用的前处理设备和改造传统的平皿来解决。

  • 标签: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嗜肺军团菌 L型玻璃棒 平皿 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