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2020年上海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病毒的血清IgG抗体水平,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抗体变化趋势。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上海市10 828名未患麻疹、风疹和流腮的健康人群纳入研究,分为0~7 月龄、8~11月龄、1~2、3~4、5~6、7~9、10~14、15~19、20~29、30~39、40~49、50岁及以上12个年龄组。采集血清样本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IgG抗体水平,并分析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的差异。结果10 828名对象年龄M(Q1,Q3)为8岁(9月龄,20岁);男性占48.34%(5 234/10 828),女性占50.92%(5 514/10 828),性别信息不详者占0.74%(80/10 828);MMR免疫史不详者占27.03%(2 927/10 828)。10 828名对象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IgG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6.78%、64.46%和64.29%,各年份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麻疹=1 049.50,P<0.001;χ2风疹=1 103.11,P<0.001;χ2流腮=782.59,P<0.001)。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IgG抗体GMC分别为541.45 mIU/ml、31.76 IU/ml和133.73 U/ml,各年份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血清IgG抗体GM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麻疹=180.74,P<0.001;F风疹=189.95,P<0.001;F流腮=122.40,P<0.001)。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总体高于风疹和流腮病毒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9,P<0.001)。结论上海市健康人群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较高,风疹和流腮病毒IgG抗体水平略低。

  • 标签: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中骨钙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征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1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内分泌科的上海汉族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收集其空腹C肽、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提取研究对象DNA并对骨钙素基因9个位点(rs1543294、rs2277872等)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²检验对健康对照者与T2DM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不同模型(加性模型、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下两组研究对象骨钙素基因型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骨钙素基因9个位点基因型与HOMA-β、HOMA-IR、空腹C肽和FINS的关联进行分析。对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BMI等因素进行校正。结果共纳入221例T2DM患者及113名健康对照者。两组研究对象不同骨钙素基因型在4个模型下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BMI后,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骨钙素基因位点rs1543294 TT基因型与HOMA-β[OR值(95%CI)为359.10(173.20~545.00),P<0.001]、空腹C肽[OR值(95%CI)为7.68(4.06~11.29),P<0.001]及FINS[OR值(95%CI)为46.45(23.82~69.07),P<0.001]均相关;位点rs2277872 GG基因型与HOMA-β[OR值(95%CI)为354.40(159.30~549.50),P<0.001]、空腹C肽[OR值(95%CI)为8.12(4.38~11.93),P<0.001]及FINS[OR值(95%CI)为49.98(26.38~73.57),P<0.001]均相关。结论骨钙素基因rs1543294位点TT基因型、rs2277872位点GG基因型与上海汉族T2DM患者的HOMA-β、空腹C肽、FINS均相关,可能是骨钙素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 标签: 糖尿病,2型 骨钙素基因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转归,为疫情防控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4月2日至5月7日上海市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3舱收治的4 264例核酸筛查呈阳性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预后转归以及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4 264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3 111例(占73.0%),轻型感染者1 153例(占27.0%)。年龄2~81岁,整体年龄中位数为45(33,55)岁;男女比例为1.37∶1。有3 305例(占77.5%)曾接种新冠疫苗,其中3 166例感染者完成2剂以上接种。感染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病程中无症状感染者以接受单纯中医药治疗(55.1%)和临床观察(36.8%)为主,轻型感染者以接受单纯中医药治疗(42.2%)和中西医结合治疗(30.4%)为主。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中位住院时间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分别为9(6,10)d和8(5,9)d,其中轻型感染者住院时间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比无症状感染者稍延长〔d:10(8,11)比9(5,10),8(6,10)比7(4,9),均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临床分型为轻型与住院时间延长相关,接受单纯中医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住院时间缩短相关(均P<0.05)。结论本轮上海地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以无症状和轻型为主,中青年感染率高,临床常见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高龄和轻型患者的住院时间较无症状感染者延长,接受中医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上海、南京、池州三地居民的防护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月29日至2月4日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和安徽省池州市居民的防护行为现状,并采用Pearson 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收到问卷3 354份,有效问卷3 346份,问卷有效率99.76%。69.55%(2 327人)的调查对象表示外出总是戴口罩,65.09%(2 178人)的居民表示外出回家后马上洗手,43.07%(1 441人)的居民平均每次洗手时间达标(≥20 s)。女性(OR=1.37)、居住在南京或上海(OR=1.57、1.43)、自评健康状态较好(OR=1.40)、对我国疫情较为关注(OR=2.44)以及认知到新冠肺炎严重性(OR=1.53)的居民外出带口罩的频率更高。女性(OR=1.60)、26岁以上(OR=1.39~1.62)、已婚(OR=1.75)、居住在南京或上海(OR=2.15、2.33)、本地户口(OR=1.24)、高中以上教育水平(OR=1.60~1.71)、自评健康状态较好(OR=1.41)、对我国疫情较为关注(OR=3.05)以及认知到新冠肺炎严重性(OR=1.64)的居民回家后马上洗手的频率更高。女性(OR=1.38)、≥36岁(OR=1.43~1.89)、自评健康状态较好(OR=1.56)、对我国疫情较为关注(OR=3.34)的居民洗手时长更容易达标。结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上海、南京、池州三地居民防护行为整体上维持在较高水平,男性、未婚以及年轻人群防护行为相对较弱。戴口罩行为已形成社会共识,但洗手行为的依从性仍受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罩 洗手 防护行为 中国 行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发病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疫情发生前为2020年之前,疫情发生后为2020年1月及之后)上海市猩红热报告病例时间趋势、地区分布和年龄、性别分布的差异。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22~4.02)/10万,中位数为1.13/10万;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01~1.64)/10万,中位数为0.14/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12.39%。2021年2月至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18~0.58)/10万,较2020年同期的(0.01~0.05)/10万有上升趋势。2016年至2019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55~65.48)/10万,中位数为9.57/10万;2020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29~9.85)/10万,中位数为2.18/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22.78%;发病率出现大幅下降,但仍以闵行区最高。报告病例以4~8岁人群为主,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占比无明显差异,仍以6岁组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男性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OVID-19疫情发生后,上海市猩红热发病水平较疫情发生前出现大幅下降,病例所在地区和人群分布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未出现明显变化。

  • 标签: 猩红热 流行病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护士及慢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及服务项目的期望情况,以期为完善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选取上海市静安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55名护士及150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和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250/255);共发放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为98.7%(148/150)。结果250名社区护士中有31.6%(79/250)的护士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29.6%(74/250)的护士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148例慢病患者中有50.0%(74/148)的患者不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48.0%(71/148)的患者表示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慢病患者需求较多的服务项目为血糖监测(27.0%,40/148)、皮下注射(25.0%,37/148)、肌内注射(23.6%,35/148);社区护士执行意愿较高的服务项目为血糖监测(42.0%,105/250)、静脉血采集(41.2%,103/250)、肌内注射(40.0%,100/250)。社区护士与慢病患者在期望的执业护士职称、期望的执业护士工作年限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及慢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知晓度,在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规章制度时,应对护患供需双方进行充分调研,以数据导向作为政策的落脚点,切实满足患者需求,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护士 社区 慢病患者 互联网+护理服务 模式 服务项目
  • 作者: 马秀君 韦小梅 顾燕凤 彭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上海 20132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233,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上海 20132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03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护士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社区CAUTI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1年4—6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4个区域的286名社区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培训情况调查表及CAUTI预防知信行量表对社区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社区护士CAUTI防控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社区护士CAUTI防控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86份,收回有效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为98.95%。仅52.30%(148/283)的社区护士参加过CAUTI相关培训;社区护士CAUTI防控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85.04±5.31)、(23.28±2.73)、(21.39±2.0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年龄、是否培训、培训形式和培训次数的社区护士CAUTI防控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培训次数是社区护士CAUTI防控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社区护士CAUTI防控知识与态度(r=0.555,P<0.01)、知识与行为(r=0.501,P<0.01)、态度与行为(r=0.417,P<0.01)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护士的CAUTI防控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CAUTI相关培训亟待加强。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CAUTI防控知识培训及考核,提高社区护士CAUTI防控知识储备,更新防控理念,增强社区护士防控主动性及信心,正确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发挥社区护士在CAUTI防控中的作用。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护士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上海2022年4-5月封控期间社区一线医务工作者情绪进行调研,分析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给予一线工作者更多的保障。方法:在回顾性分析中,我们将对2022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100例社区一线医务工作者做调研对象,分析影响一线医务工作者情绪的因素。结果:从数据可见,在情绪评估结果中,医务人员4月平均分为(34.1±2.2)分,5月平均分为(33.6±2.1)分,2个月的对比中差异性不大。结论:采针对上海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实际情况,对社区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心理问题调研,反馈多见情绪低落、难以入睡、难以集中精神等等,且对自身的工作、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 标签: 上海封控期间 社区一线医务工作者 情绪评估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糊状饮食对养老机构中度吞咽困难老人的效果。方法:将上制第三社会福利院介护中心(收住失能老人)长期入住院经口进食的34名服务对象按照配对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研究组采用改良饮食,干预前后观察每天剩余食物量及进餐时间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对象每天食物剩余量及进餐时间差异无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对象每天食物剩余量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糊状饮对于养老机构中度吞咽困难老人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能够改善老人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

  • 标签: 糊状饮食 养老机构 中度吞咽障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规范化注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连续入组法,选取2020年5—10月在上海市奉贤区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管理的1 947例使用胰岛素笔居家注射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胰岛素规范注射知信行问卷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居家胰岛素规范化注射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 947份,回收有效问卷1 697例,有效回收率为87.2%(1 697/1 947)。结果1 697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规范注射知信行总分为(51.01±6.81)分,处于中等水平。问卷所有条目中达标率最低的3个条目分别为:注射胰岛素前每次检查注射部位(14.4%)、认同并执行把丢弃的胰岛素针头放入加盖的硬壳容器(16.1%)和认同并执行胰岛素笔用针头一用一换(20.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学历、医保类型、是否接受过胰岛素注射指导是居家胰岛素规范化注射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1),共解释胰岛素规范化注射知信行总变异的8.6%。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应重视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基于社区人群特点,完善教育内容与形式,从而提高注射部位检查、胰岛素笔用针头一用一换和规范处置废弃针头的达标率,进一步规范胰岛素注射行为,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等临床结局。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卫生服务 胰岛素注射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单中心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上海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提供数据和临床支持。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取呼吸道样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18 716例患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36.96%(6 918/18 716),其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为15.31%(2 866/18 716),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10.40%(1 946/18 716)]和副流感病毒Ⅲ型[4.65%(871/18 716)]。女性患儿的病原体总检出率[38.48%(2 936/7 630)]高于男性患儿[35.92%(3 982/11 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P<0.001)。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检出高峰在冬季,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和偏肺病毒在冬春季检出率较高,副流感病毒Ⅲ型在春夏季有较高检出率,副流感病毒Ⅱ型在夏秋季有较高检出率,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副流感病毒Ⅰ型呈现四季流行的趋势。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患儿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达1.65%(309/18 716),其中肺炎支原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0.37%(70/18 716)]是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类型。结论2015年至2019年间多种病原体共同参与导致上海地区儿童的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Ⅲ型感染为主,不同病原体在年龄分布和季节分布上表现出不同的流行特点。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对青年团员的领导,为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人才,保证党领导下的卫生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为例,从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和不足以及路径、措施等角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深化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

  • 标签: 党建带团建 公立医院 基层党组织 工作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上海市疫情期间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星调查选取某医院门诊 62 名门诊护士。结果 62名门诊护士工作投入得分为61.00(43.75,76.00),心理资本得分为98.00(60.25,113.00)和组织支持得分为53.00(38.00,61.00)。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及工作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护士年龄每增加 1 个层级,其工作投入得分平均增加 1.294 分;门诊护士工作、轮休日留宿医院天数每增加1个层级,其工作投入得分平均减少3.638分,这可能与在院睡眠质量差;生活环境、饮食改变;思念家人等有关联。情感支持、工具支持每增加 1 分,工作投入得分各平均增加 1 分;自我效能、希望、乐观维度每增加 1 分,工作投入得分各平均增加 0.656、0.960、2.249 分(P < 0.01)。结论  医院门诊护士处于中等工作投入水平,组织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门诊护士工作投入的水平,也可间接通过心理资本影响工作投入的水平。管理者可通过增强组织支持、心理资本等措施,提高门诊护士工作投入水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门诊护士 工作投入 组织支持感 心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