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正>1891年11月(光绪十七年十月),热河金丹道起义(应为金丹道、在理教起义,现从通称)爆发,至同年12月(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即告失败。当金丹道、在理教在敖汉贝子府、朝阳县街起事之际,建昌、平泉起而响应,发生了焚毁天主教堂、杀戮教民的群众暴动。两处教案可视为起义的组成部份。但已发表的一些论著辄以金丹道起义即是反洋教运动、反洋教起义,或更称之为“1891年全国反洋教运动洪峰之巅”,则与此次起义的基本性质相去远矣.本文拟就建昌、平泉教案及其与金丹道起义之关系略述所见,仍祈研究此一问题的同志指正。

  • 标签: 金丹道 天主教堂 起义 平泉 教民 热河地区
  • 简介:唐朝末年,政治腐败,老百姓被逼得没有活路,因而起义风起云涌,唐王朝岌岌可危。然而,有一个起义并不是为了推翻皇帝,而是为了一顿饭引发的。

  • 标签: 记者 新闻写作 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毛泽东同志曾在论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时指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

  • 标签: 中国红色政权 农民武装 “八七”会议 周恩来同志 陈潭秋 毛泽东选集
  • 简介: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他追随孙中山、黄兴奔走革命,以务实、勤勉、激进而著称于世.他力主"中央革命",多次图谋打入清廷内部,实行反戈一击;积极参与响应华兴会策动的长沙起义和在上海发动的鄂、宁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组织暗杀团,对清廷要员实施暗杀.他还是著名的一书的作者,先后担任过、、等多种报刊的总主笔或撰稿人,撰写了大量社论和时评,"皆能言人所不敢言",为辛亥革命大造舆论.他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而且不愧为舆论界的骄子.

  • 标签: 杨毓麟 辛亥革命 舆论宣传 武装起义
  • 简介:《独立宣言》在辛亥革命期间曾经5次全文发表,并在国内广为流传。1901年5月10日,中国留日学生创办《国民报》创刊号,刊发《美国独立檄文》。这是在中国最早全文介绍美国的《独立宣言》。1903年,支那翻译会社有《译文四种》,其中之一即是《美利坚独立檄文》。1903年,文明书局刊印《美国独立檄文、法国人权宣言书、玛志尼少年意大利章书、噶苏士戒国

  • 标签: 独立宣言革命
  • 简介:辛亥革命的爆发把列强的注意力又一次吸引到远东.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议和、对华武装干涉、善后借款与承认民国等问题上,德国从维护自身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与其他强国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在整个辛亥革命期间,德国的反应相当迟缓,它对许多重大事件的政策都是在列强改变政策后被迫制定的,因而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 标签: 辛亥革命 德国 反应 列强
  • 简介:翻开中国近代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从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筹划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当属1911年的辛亥革命。

  • 标签: 辛亥革命 中国历史 深远 影响
  • 简介:【中考预测】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预计2011年中考会以辛亥革命百年庆典活动为热点材料切入.考查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地位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等,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列举题、材料分析题为主。

  • 标签: 辛亥革命 材料分析 庆典活动 历史功绩 选择题 中考
  • 简介: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预计2012年中考会以辛亥革命百年庆典活动为热点材料切入.考查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地位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等,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列举题、材料分析题为主。

  • 标签: 辛亥革命 材料分析 庆典活动 历史功绩 选择题
  • 简介: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出现了新的形势.科学传播的途径进一步扩大,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传播的主动权已经从过去的外国传教士转入中国知识分子手中.这些变化直接导致国人科学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发出了"科学救国"的时代强音.辛亥革命时期的科学传播不仅为仁人志士批判封建迷信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国人中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科学思想启蒙,而且为革命派开展的反清斗争造了舆论,为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民主"口号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 标签: 辛亥革命 自然科学 科学传播 科学救国 近代 应用技术
  • 简介:中秋与三五老友相聚,品茗赏月,谈古论今。谈锋所及,说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出现过的几种不同形制的旗帜。辛亥革命中出现的第一面旗帜是青天白日旗,它是由兴中会会员陈皓东于1894年设计的,据说原准备将该旗作为第二年广州起义的军旗,但不幸事泄。起义失败后,陈皓东也被捕牺牲。陈绘制的青天白日旗作蓝色,以表示青天,旗中图案是射有十二道叉光的白日,叉光代表十二干支,表示十二时辰。1906年,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谈古论今 陈皓 第二年 十八星旗 黄龙旗
  • 简介:<正>汀江发源于闽西长汀,流经上杭、永定,进入广东大埔县三河与梅江汇合后,称为韩江,由潮、汕入海。汀江流域,指的是长汀、上杭、永定、大埔四县。辛亥革命时期,在全国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汀江流域也曾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激烈的斗争,大埔、永定、上杭、长汀先后光复。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上杭县 长汀 闽西 梅江 反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
  • 简介:辛亥革命时期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一时期,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时代主题益发鲜明;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化;士人以儒学为主体的旧的知识结构继续得到改变;治学观念、方法的更新,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学科体系的变化等,则反映出传统学术向近代的转型.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除了得益于革命者的努力之外,改良派和清政府也都起了各自不同的作用,这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作出恰如其分的估价.在近代文化发展过程中,辛亥革命时期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戊戌维新时期提出的一些问题,这时得以展开;这一时期文化的进步,又为日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几乎在这时都已经提出,包括一些偏向的产生,也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

  • 标签: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辛亥革命 时代主题 知识结构 学术转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官报和民报自从革命派的报纸在上海租界中出版之后,清政府是不惜采取一切手段严加镇压的,帝国主义者也不会在租界中保护革命者的出版自由.继《苏报》和《国民日日报》之后,《警钟日报》也在1905年3月25日被封闭了.但是,革命派报纸虽然不断遭到斩杀,并非革命派的民间报纸却能有一些发展.原来,由于清王朝的统治地位日趋于削弱,它实际处于既不甘心让人民有新闻出版的自由,又不能完全禁止报刊出版的矛盾状态中.他们只能集中力量对付革命派,而不可能禁止所有对他们的统治并无大碍的报纸.民间报纸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他们是争取民主的斗争的受益者.

  • 标签: 袁世凯 报纸 革命派 新闻事业 清政府 孙中山
  • 简介:1927年7月,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中央公开背叛孙中山所制订的国共合作政策,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后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为反抗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周恩来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下,中共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力量两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

  • 标签: 军广东 南昌起义军 广东印记
  • 简介:市教科所所长周卓涛亲自主持的《红土地音乐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课题,着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作为该课题组成员,我承担的是子课题歌曲《八一起义》进入课堂的教学研究项目,其任务是对该子课题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尤其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进行必要的论证。

  • 标签: 课堂教学 起义 歌曲 地方课程资源 教学研究项目 新课程理念
  • 简介:六镇起义是北魏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关于六镇起义的原因,历来有阶级、经济、民族和军事之说,自然气候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北魏王朝正处于中国历史气候波动的第二个寒冷期,其北部地区又处于半干旱与干旱的过渡区,降水较少,加之频发的雪灾,极易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社会动荡。梳理和分析北魏六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六镇起义爆发的现实原因。

  • 标签: 北魏 起义 气候 耦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