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乳腺上皮细胞增值和分化特性,通过有效的培养方法,实现了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并且所获细胞具有正常的生理特性及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进展。并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中的生长状态、分化差异;牛乳腺上皮细胞对各种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应答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牛乳腺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方法 影响因素 综述
  • 简介:阿片生长因子,即甲硫氨酸脑啡肽,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阿片肽,在动物体内广泛分布并且参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重视。近年来,有人发现阿片生长因子作为负生长调节因子可以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本文就近年来阿片生长因子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阿片生长因子 OGF 甲硫氨酸脑啡肽 生物学功能
  • 简介:本文设计一种基因扩增仪的温度控制系统,它以ARM芯片为核心,由液晶屏、键盘、驱动电路等模块组成,并以PWM技术、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的控制,使系统可较好地完成基因扩增仪的热循环过程。经测试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基因扩增仪对升降温速度以及精度的要求,真正地实现了低成本、高精确度、快升降温速度。该系统作为基因扩增的专用设备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PCR ARM芯片 温度控制 PID控制算法
  • 简介: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分别用水、β-环糊精水溶液做溶剂提取茵陈黄酮。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和环糊精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90%;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质量分数1.0%、提取时间8min、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68%。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提取率较水法提取高26.7%。

  • 标签: 茵陈 黄酮 环糊精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实验
  • 简介:为了优化可用于保持绿色荧光蛋白(GFP)发光特性的理化条件,本文采用不同离心转速、温度、pH分别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表达GFP的HepG2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在荧光酶标仪测定细胞荧光值。结果表明:转速从1000r/min提升到10000r/min,作用时间从5min到15min,GFP的发光度变化也停留在4个百分点之内;在-70℃~50℃这个范围内不会明显的破坏GFP的发光特性,但当温度达到90℃时GFP的发光明显减弱,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发光越弱;当pH由2~12的变化过程中,GFP的发光度也由弱变强再变弱,时间越长对GFP的破坏越大,发光度值也就越小。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物理化学因素 发光特性
  • 简介:目的:探讨料姜石对水中Cu、Pb的吸附效果。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温度、时间、用量、金属离子浓度等条件下料姜石对水中Cu、Pb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料姜石对水中Cu、Pb的吸附效果与粒径、温度、时间、用量基本正相关,随参数的增加,吸附率提高,达到一定量后变化趋势不明显;与金属离子浓度呈负相关,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大,吸附率逐渐降低。结论:本研究对料姜石的物化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料姜石对水中部分重金属确实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为制备天然、低成本的新型净水剂提供了新的参考

  • 标签: 料姜石 CU PB 吸附率
  • 简介: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的发展概况,重点从仪器小型化、系统集成化、生物分析领域应用、微加工技术以及多种检测技术等方面讨论了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最近几年所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了它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 标签: 研究进展 分析系统 微流控芯片 仪器 问题 生物分析
  • 简介:化学药物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技术是从数量庞大的候选化合物中筛选理想的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各种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和各自的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各技术的实际应用,旨在为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学指导。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体外筛选 细胞生长
  • 简介:为实现对自闭症患儿进行计算机辅助言语康复训练,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自闭症患儿言语康复训练的计算机辅助治疗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语音信号的处理方法,系统软件的设计。该系统采用语音处理技术以及生物反馈原理对自闭症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康复训练手段。

  • 标签: 自闭症 生物反馈 康复训练 语音处理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引起广泛重视。常用的治疗药物以降低血脂、抗氧化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为主。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新型药物已陆续上市,如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抑制剂、微粒体转运蛋白抑制剂以及基因治疗药物等。此外,一系列具有血脂调节功能的新型药物目前已处于临床二期或三期的研究当中。本文对目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调血脂类药物
  • 简介:植酸酶做为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细胞中,分解植酸磷,降低磷的排放量。文章综述了植酸酶的分类、理化性质、作用机理、菌种选育,并着重讨论了近年来植酸酶基因工程改造等问题。

  • 标签: 植酸酶 基因工程 微生物细胞 菌种
  • 简介:脂肪酸甲酯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目前脂肪酸甲酯的重要用途是作为生物柴油进行开发。本文阐述了脂肪酸甲酯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生物酶法最具工业化生产前景,对酶法制备脂肪酸甲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脂肪酸甲酯 生物酶法 研究现状
  • 简介:本文采用植物复合酶酶解辅助乙醇法提取土茯苓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用铝离子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酶添加量1.0%,酶解时间3.0h和酶解pH值5.0;最佳条件下,粗提物干粉得率13.9%,干粉中总黄酮含量4.0%,总黄酮提取率为0.53%。

  • 标签: 土茯苓 酶解辅助提取法 总黄酮
  • 简介:以钛及合金为基体、HA涂层的复合材料作为植入物应用已很普遍。HA涂层与钛及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较低,易出现界面剥落现象;ZrO2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提高涂层和界面的结合强度,制备HA/ZrO2生物复合涂层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HA/ZrO2生物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HA/ZrO2 复合涂层 结合强度 生物活性
  • 简介:红外光谱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它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不破坏样品等特点,已在农业、食品、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有利于实现中药现代化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传统中药鉴别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有效成分测定繁琐复杂。在借鉴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技术在其它领域中的成熟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的特点,在中药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等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显示出了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红外光谱技术 鉴定 质量控制 传统中药
  • 简介:目的:建立中药陆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80:20),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15nm,流速0.8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中药陆英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各陆英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可用于陆英药材的定性鉴别。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罔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陆英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为深入研究中药陆英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陆英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熊果酸
  • 简介: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本文利用一种新型的红外热成像技术,获得40例健康青年女性和4名患有乳腺疾病女性的乳腺红外热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青年女性左、右乳腺组织的平均温度基本呈对称性分布,但右乳略高(0.11±0.16,P〈0.01),乳腺4个象限左右两侧的温差约为0.50℃。患有疾病乳腺的温度分布左右明显不对称。此外,研究初步发现健康青年女性乳腺温度分布的统计直方图基本呈正态分布,而患疾乳腺则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偏离程度与疾病的类型及发病程度有关。最后,初步给出左右乳腺的平均温差超过0.50℃提示乳腺组织潜在危险陛,为乳腺疾病的热图解读提供参考。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乳腺组织 温度分布 对称性分析
  • 简介:一个国际研究小组1月11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与恶性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尽管这项成果的临床应用仍比较有限,但将来有潜力与其他患病风险因素一道用来尽早预测哪类男性更易患恶性前列腺癌。

  • 标签: 前列腺癌 基因变异 恶性 风险因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本实验以云蔗99-601茎尖脱毒苗为材料,研究NAA,IAA,Si等物质对甘蔗生根的影响。另外,关于Si对甘蔗保绿,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甘蔗MS培养基中加入NAA2mg/L,IAA2mg/L,Si1mg/L对甘蔗的生根效果最好;Si0.4-0.5mg/L对甘蔗的保绿效果最好。

  • 标签: 甘蔗 脱毒组培苗 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