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罗非鱼类(Tilapia属鱼类约有100种、亚种)广泛分布于非洲内陆水域,其资源相当丰富(维多利亚湖、乍得湖等大湖泊的年产量为1—3万吨),已成为当地居民宝贵的动物蛋白源。由于罗非鱼具有味道鲜美、生长快、繁殖力强,同时能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生产动物性蛋白等种种特长,所以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在我国,以尼罗罗非鱼(T.nilotica)为养殖品种进行企业化养殖已获成功,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染色体工程 培育 繁殖力 利用 生长
  • 简介:茂名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421.87万美元,加国内1;1配套资金(折人民币),总投资为4421.9万元的海洋捕捞项目,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三年多的努力争取,世行专家八次前来考察,终于在今年二月上旬正式通过评估。

  • 标签: 茂名市 世界银行贷款 海洋捕捞项目 渔业经济
  • 简介:目前已完全证明利用草鱼作为水利渠道系统的生物法改良水土是可行的,且效果大,还可从渔业生产方面尚未利用的水域中获得高质鱼品。草鱼能够清除贮水池冷凝器热动力设备中的丛生,清除休闲水稻田中的莠草。为了除掉水稻田里的细杂草,可以养殖草鱼幼鱼。由于草鱼能除去鱼池中的丛生,因而可以显著地提高鱼池的生产效能。

  • 标签: 草鱼 草食性鱼类 鱼池 水稻田 利用 改良
  • 简介: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氨、磷等成分,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杀手”。江苏吴江横扇镇通过技术创新,尝试水循环利用。该“池塘养殖水净化与循环利用工程”通过调整养殖模式、调优品种结构来提高自净能力,再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有效控制因水产养殖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 标签: 水循环利用 水产养殖 吴江 江苏 试水 水体富营养化
  • 简介:《惠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已于近日出台实施,是广东沿海地级市首部关于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的专项规划。根据该规划,惠州“蓝色引擎”环大亚湾新区将形成“一轴、一带、旧湾、多岛”的海岸带空间结构,建设绿色海岸、

  • 标签: 海岸带保护 专项规划 惠州市 利用 市级 广东沿海
  • 简介:1994年5月到10月和1996年5月到10月对关门山水库进行了鱼产力的调查。水库的饵料生物量分别是:浮游植物3.23mg/L;浮游动物0.95mg/L;水生高等植物450g/m^2;水生底栖动物40.3g/m^2。水库的鱼产力为217.29kg/hm^2,其中浮游植物鱼产力129kg/hm^2;浮游动物鱼产力58.2kg/hm^2;水生植物鱼产力18kg/hm^2;底栖动物鱼产力12.09kg/hm^2。毛初级生产量48.01卡/m^2·日;净初级生产量11.79卡/m^2·日。合理利用途径是:充分利用水域自然饵料和优越的水质条件,突出本地区冷水鱼类的优势,以养为主,增殖、养殖捕捞相结合,提高鱼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以达到合理利用水域资源高产、高效的良性循环。

  • 标签: 关门山水库 鱼产力 合理利用 饵料生物 水质
  • 简介:黑龙江流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浮游植物有166属,浮游动物296属,底栖动物152种,鱼类105种,鱼产量平均为32万吨,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 标签: 黑龙江流域 水生生物资源 开发利用
  • 简介:黑龙江省水域资源丰富,江河众多,湖泊、水库分布星罗棋布。全省总水域面积达232.6万ha,其中湖泊、水库面积达50万ha;全省可养鱼水面73.29万ha,其中湖泊、水库可养鱼水面46.6万ha。

  • 标签: 大中型水面 开发利用 水域面积 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 HA
  • 简介:目前,江河网箱养鱼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效益都低于湖库网箱养鱼,主要是饲料利用率低。为此,笔者进行了模索探讨,取得了一些经验,主要体会如下。

  • 标签: 网箱养鱼 鱼饲料 饲料利用率 江河 经验 规模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省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到201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0.64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5.18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27.8倍和74.6倍。在渔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各地注重养殖生产方式和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

  • 标签: 养殖品种结构 养鱼 用地 开发 渔业生产 改革开放
  • 简介:1、成果简介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能与海水淡化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直接利用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一制淡水联合装置系统。该系统利用潮汐能通过水轮机直接输出轴功对海水进行增压,利用膜法进行海水淡化,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潮汐能的利用效率(比通常的利用潮汐能发电,再用电进行海水淡化,效率提高10%以上)。同时,系统还考虑将波浪能发电与潮汐能海水淡化结合起来,使水坝同时得到双重利用。另外,本项目利用反渗透海水淡化后的高压浓盐水进行发电。系统原理与流程见下图:

  • 标签: 波浪能 潮汐能发电 浓盐水 广东海洋大学 成果简介 海洋能
  • 简介:为了掌握虹鳟鱼饲料中蛋氨酸的利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个喂养实验。准备了5种实验饲料。1号饲料,是一种基本饲料,以含50%的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源。2号—4号饲料,分别依次在基本饲料中加入0.5%,1.0%,和1.5%的L—蛋氨酸而制成。5号饲料,以含50%的蛋清蛋白作为蛋白源。喂养加入蛋氨酸饲料的鱼,在其肝部和肌肉中积累了大量的蛋氨酸。与此相对的是,肝中的牛胆碱含量只受喂养实验的轻微影响。通过加入蛋氨酸至1.0%,提高了鱼蛋白质净利用率(NPU)。然而如果加入的蛋氨酸量达到1.5%时,鱼的NPU值反而低于1.0%时的水平。该实验结果表明:虹鳟鱼通过一个转硫作用将蛋氨酸转变成半胱氨酸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以含大量蛋氨酸饲料喂鱼时,蛋氨酸不能充分利用

  • 标签: 虹鳟鱼 饲料利用率 蛋氨酸 硫氨酸 胱氨酸
  • 简介:用37尾雌和14尾雄松浦镜鲤CyprinuscarpioSongpu构建37个血统明确的全同胞家系,同池、同条件养殖。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进行子代群体(1318尾)的亲权鉴定。9个位点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各位点均为高度多态(PIC〉0.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42,观测杂合度为0.755。亲本基因型信息的模拟分析显示,利用9个标记将子代分配到亲本对的成功率可达100%。实际鉴定结果:1287尾个体准确鉴定到配组的亲本对,鉴定成功率为97.6%。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提供的标记和检测方法可用于松浦镜鲤的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和家系亲缘追溯,也适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监测。

  • 标签: 松浦镜鲤 微卫星 家系 亲缘关系
  • 简介:利用人工种植的饲草养鱼,以草换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也是降低养鱼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除了苏丹草、黑麦草、苦荬菜、紫花苜蓿、聚合草、三叶草等常见品种外,又逐渐引进、开发了几种渔用饲料草新品种。本文作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六种渔用饲草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及利用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新品种 渔用饲草 栽培 聚合草 利用 苦荬菜
  • 简介:1、成果简介本成果是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A010700007)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推广专项资金项目(A200905K02)的取得成果,项目以技术集成研究为主,重点研究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互补为能量提供端、利用反渗透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其中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向海水淡化装置提供稳定电能为核心关

  • 标签: 风光互补 反渗透技术 成果简介 攻关项目 科技推广 专项资金项目
  • 简介:以彭泽鲫为母本、黑龙江野鲤为父本进行杂交,将杂交一代(F1)的生长速度、抗病力、群体产量、经济效益、同工酶、生物学性状等与双亲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F1)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生物学性状及同工酶谱与母本彭泽鲫相似.

  • 标签: 彭泽鲫 黑龙江野鲤 杂交利用 生长速度 抗病力
  • 简介:本实验筛选出30个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微卫星标记在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is养殖群体中表现出多态性,并利用这30个标记来评价白斑红点鲑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在随机采样的32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43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06-454bp,标记的等位基因数(No)为2-11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35-7.161个,观测杂合度(Ho)为0.094-1.000,期望杂合度(He)为0.121-0.87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16-0.846。群体的5项遗传多样性参数平均值分别为4.767、3.006、0.423、0.568,及0.524。统计结果显示:白斑红点鲑养殖群体处于高度多态水平(PIC=0.524≥0.5)。经χ-2检验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表明白斑红点鲑群体处于平衡状态,仅11个微卫星标记显著偏离了遗传平衡,其中OMM1112、OMM1130和OMM1231等6个标记表现为杂合子显著缺失(P〈0.05),而OMM3006、OMM3044和OMM3144等5个标记表现为杂合子显著过剩(P〈0.05)。本实验从近缘种中鉴定可用于白斑红点鲑遗传分析的共显性标记,评估白斑红点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引进种种质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白斑红点鲑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结构
  • 简介:日本鲑科鱼类种类多,生态类型复杂,名称繁多,对我国水产工作者参考文献及开展中日学术、技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根据日文文献中一般分类标准综述了日本鲑科鱼的各类名称、生态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提供水产同行参考。

  • 标签: 日本 鮭科 生态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