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液体治疗由于受到颅内容量的限制,原则上每天液体补充总量不得超过1L。该原则虽然有利于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却给麻醉医师带来诸如低血容量、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困难。一方面,限制液体入量和利尿作用虽可改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另一方面,又会减少脑血流量和脑组织供血。因此现代液体治疗的观念认为,循环容量既要适应手术治疗的需要,又要能够耐受麻醉(外周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手术及相关因素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变化。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预后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索胼胝体全段一切开的安全性,观察该术式治疗癫疒间性脑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37例癫疒间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经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和神经心理学综合评估后,于全麻下额部切口、经前纵裂入路显微镜下一切开胼胝体全段。依Engel分级标准评判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8~34个月,Engel-Ⅰ级3例,Engel-Ⅱ级25例,Engel-Ⅲ级7例,Engel-Ⅳ级2例,手术总有效率达75.7%。跌倒发作、强直发作、痉挛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的有效率分别为86.2%、77.5%、61.6%和40.8%。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术后并发症,缄默11例、轻偏瘫7例、颅内感染1例。其中13例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内痊愈,1例患者仍遗留轻偏瘫。结论胼胝体全段一切开安全、微创,无新发并发症;它能有效减少癫疒间性脑病的癫疒间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 标签: 胼胝体全段切开 一期手术 癫疒间性脑病 癫疒间发作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对脑卒中患者恢复运动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月间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0.32±0.10),对照组为(1.87±0.2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恢复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 运动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通过构建妇科围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管理体系,成立预防DVT管理小组,落实各级护士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设计改良风险评估表和专科护理记录单,全程监控护理实效等,逐步完善预防DVT指引,使各级护士DVT预防的专业护理能力逐步提高,DVT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DVT发病率下降。

  • 标签: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索静脉溶栓时间窗扩大到6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影响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溶栓后颅内出血特别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上海地区所有溶栓患者的数据,评价溶栓的时间、rt-PA使用剂量、溶栓后24h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的NIHSS评分、(modifiedrankinscale,mRS)改良Rankin量表及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等数据,并以NINDS研究中的安慰剂对照组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差别,对影响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结果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溶栓后24h治疗组NIHSS即得到改善的患者达到57.8%,高于对照组的39.1%(P=0.001)。溶栓治疗同样可改善患者溶栓后3个月的NIHSS、mRS及BI(P〈0.05)。另外溶栓可增加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但是不增加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仅TOAST分型与SICH的发生相关,其中心源性栓塞发生SICH的危险性要高于其他类别的卒中。结论本组数据表明卒中后6h内溶栓治疗是相对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溶栓后24h症状改善越多,溶栓后3个月预后越好,心源性栓塞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较高,在选择溶栓患者时需慎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由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16刊数字影响力100强”遴选结果日前出炉在中国期刊协会官网公布。《中国护理管理》凭借在各个资讯平台的优异表现,成为入选的三种护理期刊之·。此次百强名单分为大众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两类。大众类入选期刊包括《三联生活周刊》《瞭望》《知音》等。学术类入选期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金属加工》《中国激光》等,护理类学术期刊仅有三种入选百强名单,《中国护理管理》凭借在各个资讯平台优异的表现成为其中之一。

  • 标签: 中国期刊 护理管理 学术类期刊 护理期刊 社会科学
  • 简介:目的为提高经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围手术护理要点、护理内容及处理方法。制定合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措施,以及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并认真地组织实施。在护理的过程中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及时的治疗及积极的护理,本组78例患者出院时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其中Ⅰ级43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7例;死亡5例。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护理对改善经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可有效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 标签: 脑出血 清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中药熏洗与穴位敷贴相联合的方法。对比换组患者在乳腺癌化疗期间的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66.67%)高(P〈0.05)。结论:通睡眠时间与质量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过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有效降低化疗期间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足疗干预 乳腺癌化疗期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围术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术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h、24h和48h的VAS评分为(4.6±0.6)分、(3.0±0.5)分和(1.6±0.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总分及各项目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可加强应用。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术后疼痛 甲状腺手术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急性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脑出血90d#i后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5月,连续入组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就诊的发病24h之内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2h内进行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信息。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与DWI异常可能的相关因素,并分析DWI异常与90d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95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11例出现DWI异常,弥散异常发生率为11.8%。DWI异常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多数无临床症状(9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DWI异常相关的因素包括:微出血病灶数目[优势比(oddsratio,OR)1.0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1)1.00-1.17;P-0.04],脑叶出血(OR5.84;95%CI1.27-26.96;P-0.02)及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OR0.94;95%CI0.88~0.99;P=0.04)。脑出血后急性DWI弥散异常的发生和患者短期(90d)预后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4)。结论脑出血后急性微出血病灶数目、脑叶出血,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与脑出血后急性DWI异常的发生相关,急性弥散异常的发生和脑出血患者90刮每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脑出血 弥散加权像 短期预后
  • 简介:近年来.我国各地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专科相继成立并逐步开展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手术.术后癫痫的发生逐渐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虽然国外一些机构已出版了对重型颅脑外伤后癫痫预防的一些指南.但是.我国各地对脑外伤后和术后癫痫的处理仍很混乱。鉴于此,在国内神经外科同道的支持和关心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等单位牵头,组织全国数十家三级和二级医院神经外科,先后完成两个关于术后癫痫预防及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 标签: 外科围手术期 外伤后癫痫 神经外科 治疗指南 预防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简介:1对象与方法2009年3月-2012年12月解放军150医院神经外科治疗面肌痉挛123例,其中男56例,女67例;年龄28-75岁,病程6个月-17年,平均4.6年;病变位于左侧58例,右侧65例。病人均在全麻下经小脑脑桥裂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1]。2结果术后痉挛完全消失112例,痉挛明显减轻11例。大部分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2—3d后症状均得到改善。1例脑脊液漏导致颅内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死亡病例。

  • 标签: 面部单侧痉挛 小脑脑桥裂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一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及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颈段6例,胸段4例,腰段2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结果: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恶性间皮瘤、高分化血管肉瘤各1例。术后病人神经功能改善11例,无明显变化1例。病例均随访4~16个月,无肿瘤复发,无脊柱畸形发生。结论显微镜下一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的同时,为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多数病人需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

  • 标签: 脊髓肿瘤 内外沟通性 显微外科手术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总结艾滋病患者颅内病变行立体定向活检术围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艾滋病患者颅内病变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配合规范、注意事项及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监测、预防用药与心理干预等内容。结果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病理结果示脑弓形虫病2例、真菌感染2例、星形细胞瘤1例、脑囊虫病1例、胶质细胞增生1例。术后随访1个月~4年,1例完全康复,5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死亡。未发生手术人员职业暴露。结论医护人员加强对艾滋病的了解,掌握艾滋病的防护措施,了解术中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可提高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理的检出率。

  • 标签: 颅内病变 艾滋病 立体定向活检术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例1:女,56岁,因右侧面部反复发作性、阵发性针刺样疼痛18年、加重10d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见右侧半上、下唇痛温觉减退。颅脑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术见双侧桥脑小脑角区见长T2异常信号,DWI呈略等信号,病变延伸至桥前池以及右侧环池,考虑胆脂瘤可能。

  • 标签: 胆脂瘤 桥小脑角区 双侧 一期手术
  • 简介: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围术骨折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疼痛护理。对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围术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 标签: 疼痛护理 围术期骨折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病变部位及膀胱尿动力学方法探讨其相关联系。方法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筛选卒中患者,据梗死部位分组,入院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记录其排尿日志,对焦虑障碍与排尿障碍的发生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统计额叶损伤患者的发病率。结果额叶卒中组比非额叶组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urinarytractdysfunction,LUTD)发生率高约1.75倍,额叶卒中组比非额叶组卒中后焦虑障碍(post-strokeanxietydisorder,PSAD)发生率高约2.16倍。尿动力检查提示:LUTD伴焦虑障碍者膀胱活动度明显增高。结论卒中后焦虑障碍及排尿障碍较为常见,且额叶卒中的发生率更高,以储尿排尿障碍为主。患者的排尿异常与其高级脑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卒中后情绪等因素相关。尿流动力学改变多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但症状与尿流动力学表现不完全一致,必要时应做此检查以利于进一步治疗。

  • 标签: 卒中 下尿路功能障碍 焦虑障碍 膀胱活动度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全护理运用到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中,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出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106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施以手术全护理,比照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总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总分与SAS总分、SRSS总分都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全护理运用到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辅以护理后,能够促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以提升,还可以增强患者的生命质量,成效较优,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全期护理 睡眠质量 价值 影响
  • 简介: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并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陛心脏病发病和死亡。2006年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theStrokePreventiollbyAggressiveReductioninCholesterolLeveN,SPARCL)研究的发表,使他汀类药物成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之一。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胆固醇作用外,还有多种降脂外的生物学效应,如参与抗栓、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等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卒中 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