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中期老年期痴呆患者丰富环境干预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老年期痴呆治疗的非药物干预治疗办法。方法40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且诊断为“老年期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标准化药物治疗。实验组为标准化治疗+丰富环境干预治疗。干预后通过MMSE、HAMD、BADL量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日常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老年期痴呆患者12周的丰富环境干预后,MMSE、BADL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拼图游戏、音乐治疗和运动疗法构成的丰富环境干预的非药物干预治疗的康复模式,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问题、生活质量改善有效,在延缓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病情方面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丰富环境 老年期痴呆 非药物干预治疗
  • 简介:目的对中小学班级环境和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关系及其特点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我的班级问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80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班级环境总量表及其5个维度与学业效能感总量表及其2个维度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中小学班级环境具有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良好、秩序纪律和竞争气氛较高,学习负担中等等特点。中小学生的学业效能感的平均得分在中间值以上。结论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学业效能感之间呈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中小学班级环境在总体上是融洽、有序和健康向上的,因而,是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业效能感。

  • 标签: 中小学 班级环境 学业效能感 相关 中小学生 学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的智力低下儿童采用环境刺激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诊的50例0~6岁智力低下的儿童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男童30例,女童20例,0~1岁患儿有14例;1~2岁患儿有8例;2~3岁患儿有9例;3~4岁患儿有5例;4~5岁患儿有8例;5~6岁患儿有6例,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并利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经诊断包含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情,病情发展情况不一,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早期干预训练之后发现疗效显著,并于治疗之前的检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患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们经过治疗以后再智力水平、行为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说明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在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

  • 标签: 智力低下儿童 环境刺激 早期干预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门诊外科就诊秩序,营造舒适、整洁、安全、流程明畅的医疗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方法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进行门诊外科环境的管理,制定不同阶段的明确要求和实施措施,医护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结果门诊外科就诊环境洁净,物品放置规范有序,标识醒目,取用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门诊外科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结论培养医护人员自律性,纠正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有效改进门诊外科就诊环境,提升医院窗口整体形象。

  • 标签: 5S理论 病房环境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患有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的患者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脑室外引流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脑室外引流相结合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性脑脊液变澄清的时间和第三、第四脑室积血消失的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脑室外引流相互联合对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可以快速的使引流液澄清、且拔管时间早、患者的意识恢复良好,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 脑室外引流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育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会激发很多心理矛盾,情绪波动变化较大,如果未能合理排解,在加上学业或是家庭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产生抑郁。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中的应激事件等都是青少年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将结合青少年抑郁实例具体剖析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抑郁的预防以及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家庭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指数法在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选取五家旅店客房进行,选取5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取综合指数法对所选客房的环境卫生质量进行计算,得出综合指数。结果将控制质量中的温度、台面照度、茶具细菌总数、二氧化碳以及空气细菌数作为评价指标,对于五家旅店的卫生质量综合指数加以计算,其中A旅店的综合指数为1.010,属于较差等级,D旅店属于良好等级,剩余三家旅店全部属于合格等级。结论对于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采取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属于一类客观并且有效的评价方法,将公共场所环境卫生通过计算得出综合指数,可以掌握公共场所卫生情况,保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下。

  • 标签: 公共场所 环境卫生质量 综合指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手术间环境管理质量及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进行管理,并评价管理前后效果。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目测物品表面干净、干燥、无尘、无污、无碎屑,定期化学法抽查合格,环境表面清洁卫生质量达96%。结论运用六西格玛对手术间物品清洁进行管理,可明显提高手术间环境质量与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度,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安全、洁净的室内环境

  • 标签: 六西格玛管理 物品表面 清洁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是一种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当前,新媒体环境已成为仅次于教室、课外活动场所的“第三空间”,大学生是当下最活跃的新媒体用户群体,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已经接近高校大学生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形式以智能手机为主,占96.15%,31.47%的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在5~8h之内.

  • 标签: 高等职业院校 健康教育对策 媒体 环境 心理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承德市社区老年居民居家环境适老化需求。方法应用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服务需求问卷对359位老年居民进行调查,采用率及构成比的描述性统计法分析老人对目前居家环境适老化的评价,以及对其居家环境适老化服务需求的具体内容。结果社区老年居民对其居家环境适老化的满意度评价40.8%,对居家环境中出入口、如厕、洗澡、修饰、休息这5个方面的适老化服务需求最为迫切。结论需综合评估社区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满足并提高其居家环境适老化需求的措施。

  • 标签: 老年居民 居家养老 适老化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3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分析肿瘤科护士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与护理人员的年龄、护龄及职称等关系密切(P<0.05);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中自主性与生活质量生理无相关性(P>0.05);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科 护理人员 工作环境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口腔内微生态环境的改变对唾液内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尿素酶试验和甲苯胺蓝染色,对40例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唾液中Hp进行检测。结果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唾液内Hp的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χ2=81.12,P<0.001);治疗后随着CPI数值的减少,唾液内Hp检出率降低(χ2=12.83,P<0.01)。结论Hp在口腔内生长与患者牙周病微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不良牙周健康状况可能是胃肠疾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Hp 唾液 牙周炎 微生态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环境温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遵化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UAP患者,按照入院时气温分为两组在本地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3.1℃)入选的78例UAP患者为高温组,在本地最冷月份(12月,平均气温-2.8℃)入选的82例UAP患者为低温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CD62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表达水平,计算表达率(%)。结果与低温组相比,高温组的UAP患者的CD62p(9.8±1.4%比14.5±6.2%)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表达率(16.2±2.1%比48.5±5.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环境温度对UAP患者血小板活化有明显影响,低温组明显高于高温组,因此,应注意环境温度变化,必要时可调整UAP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

  • 标签: 温度 不稳定型心绞痛 CD62p 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 血小板活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治理为基础的登革热综合防控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登革热病患6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0)。甲组实行综合防控,乙组实行常规防控。分析两组对登革热防控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对各组的满意度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甲组对登革热防控知识的认知度评分为(90.22±3.67)分、对疾病防控效果的满意度为96.67%,比乙组的(82.46±3.71)分、80.0%高,P<0.05。结论合理运用以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控措施,可显著提高登革热的临床预防及控制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登革热 环境卫生治理 防控措施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丹凤县商镇中心小学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5年-2016年丹凤县商镇中心小学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进行监测,并与2014-2015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此次监测发现,与2014-2015年度相比,本次大部分监测项目评分呈上升趋势,如黑板后墙反射系数、黑板与前排课桌间距、环境噪声及控制式灯具的达标率分别从去年的53.68%,46.21%,26.82%和50.52%,上升到当前的62.63%,60.81%,40.22%,69.31%。学生身高与课桌椅配套项合格率低依然是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2014-2015年及2015年-2016年分别为19.61%和20.02%。其他监测项目与往年比保持相对稳定,具有较高合格率。结论丹凤县商镇中心小学进行连续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监测体系运行,对于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但还应对其所存在部分长期性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整改,以期获得更加完善的、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

  • 标签: 教学 公共卫生 生活环境 卫生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科环境管理与工作人员安全的相关性,提出对策,为消毒供应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借鉴。方法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严格控制污染扩散,保护院内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高环境质量。结果加强安全教育、改进工作方法,把以往的分散管理器械包变为集中管理器械包,防止或减少了污染,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污染扩散得以控制,有效地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结论消毒供应科的工作环境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供应科工作人员最大的安全隐患。加强集中式管理,保护供应室环境,防止污染扩散,是防止或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更是保护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的迫切需要。

  • 标签: 消毒供应科 环境管理 集中管理安全相关性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阴道炎病例行药物冲洗疗法、臭氧液疗法对其阴道系统中的微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方法抽选136例患有阴道炎而于2014年12月至2017年04月进入本院妇科的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组甲组66例施予药物冲洗疗法,乙组70例施予臭氧液疗法,给予甲、乙组病例疗效、阴道系统微生态环境状况等比较。结果甲组66例有效率83.33%,乙组70例98.57%,(P<0.05);甲组病例中有38例(57.58%)阴道部位乳酸杆菌指标恢复健康标准,47例清洁度处于健康状况,而乙组中有57例和63例,(P<0.05)。结论妇科对阴道炎病例进行治疗时,施予臭氧液疗法可行性强,值得推荐。

  • 标签: 妇科 药物冲洗疗法 微生态环境 臭氧液疗法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海高原低氧环境下藏、汉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70例为观察组,其中藏族35例,汉族35例,同时选取健康孕妇70例为对照组,其中藏族35例,汉族35例,检测各组藏族、汉族孕妇VEGF和HIF-1α表达情况。结果藏族和汉族ICP患者胎盘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57%和85.71%,而对照组藏族和汉族胎盘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14%和94.29%,ICP患者胎盘组织VEGF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内藏族胎盘组织VEGF表达强度低于汉族(P>0.05),而对照组内藏族和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和汉族ICP患者胎盘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43%和77.14%,而对照组藏族和汉族分别为60.00%和57.14%,观察组胎盘组织HIF-1α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藏族胎盘组织HIF-1α表达强度高于汉族(P>0.05),而对照组内藏族和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ICP患者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例数明显多于汉族ICP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汉族ICP患者相比,藏族ICP患者胎盘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藏族ICP患者的早产、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ICP患者。

  • 标签: ICP VEGF HIF-1&alpha 胎盘组织 藏族 汉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与负性情绪在通过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的改造后的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150名脑卒中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含患者75名,仅对该组患者进行脑卒中治疗干预;观察组含患者75名,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对患者家庭环境进行改造,并且开展作业疗法,为期三个月。对实施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初回家庭环境的两组脑卒中患者,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良巴塞尔指数与弗朗蔡活动指数差异均相对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回到家庭环境后的三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良巴塞尔指数差异逐渐增大,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与负性情绪在通过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的改造进行治疗之后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家庭环境改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