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8月17日在中国·广西·北海市召开,李建明教授代表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筹储组致开幕词。

  • 标签: 国际会议 应用心理学 学术交流 会议纪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围手术期尤其护理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情况做详细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胫骨平台骨折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术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0例,行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高效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并在第一时间内给与信息反馈。方法通过数据库设计、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化分类、反馈、查询、统计分析等步骤构建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结果通过网络上报系统的不良事件共45例;事件发生事件段7am~11am占10例,11am~2pm占5例,2pm-9pm占11例,9pm~7am占19例;建立起护理部和科室根据不良事件的类型及原因建立PDCA改进项目32项。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网络化上报系统的构建简化并规范了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实现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良性监管。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上报系统 网络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对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与呼吸训练,观察组还实施健康教育微信平台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3个月后肺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FVC值、FEV1值以及FEV1/FVC值均较同组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FVC值、FEV1值以及FEV1/FVC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微信平台模式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健康教育 微信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针高举平台U型固定法对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需要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留置针固定方法,观察组进行高举平台U型固定方法,对比分析两组3d后情况(贴膜的卷边发生率、留置针接头处局部皮肤受损情况、该时间段内留置针受正常物理摩擦影响对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程度、贴膜卷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U型固定法在留置针固定中可有效降低贴膜的卷边发生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局部皮肤损伤;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高举平台U型固定法 老年患者 留置针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筋活血洗剂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消肿、膝关节功能等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4周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1、2、4周消肿程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筋活血洗剂方可有效缓解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筋活血洗剂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和常规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IV骨折疗效比较。方法从2009年06月至2013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SchatzkerⅠ-IV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共102例,其中关节镜辅助治疗48例(关节镜组),常规手术治疗共54例(常规组)。所有病例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结果2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伤口愈合时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比常规手术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能有效的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常规手术 Schatzker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方案进行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0月中所接收的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中任意选取30例为本次研究主要对象,盲选其中15例,按照常规前侧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15例患者则按照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加以观察。结果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HSS评分以及VAS评分均存在有显著优势,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且不易导致其在术后产生并发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后踝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信息平台应用于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护理延伸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随机选择147例为观察组另外14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由糖尿病教育护士开展电话护理延伸服务,观察组在常规电话护理延伸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性网络咨询服务。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饮食干预、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为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中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并降低近期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网络信息平台 2型糖尿病 护理延伸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联合微信平台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9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结合微信平台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并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法联合微信平台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PBL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法具有比传统教学法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验组通过PBL教学方法联合微信平台的应用,理论和实践技能成绩平均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认可并乐于参与PBL联合微信平台教学。结论PBL教学法联合微信运用于护理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PBL 教学法 微信平台 护生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网络平台延续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网络延续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网络平台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情况;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评分、用药知识掌握评分、饮食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网络延续组患者出院后遵医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网络延续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评分、用药知识掌握评分、饮食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网络延续组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网络平台延续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提高用药知识掌握度、饮食知识掌握度,改善其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网络平台延续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壮筋续骨汤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单纯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2例则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壮筋续骨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一般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最早负重训练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壮筋续骨汤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其疗效显著提升,对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壮筋续骨汤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在消化内科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出院后实施根除HP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两组HP感染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HP基础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好的有36例,对照组的有28例;两组HP基础知识知晓率比较,实验组知晓感染原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的分别为38、39、35、37、40例,对照组知晓感染原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的分别为28、27、24、27、28例;两组之间的差别经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弹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提高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HP基础知识的知晓率。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及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两项检查,CT组确诊率为100.00%,X线组确诊率为84.4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得出左侧骨折患者58例,右侧骨折患者29例,双侧骨折患者3例,经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94.44%。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晰的显示胫骨平台的解剖形态,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X线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采用排钉内固定疗法联合植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4年内收治的28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所有患者均采用排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术后3d与术后1年后倾角、内翻角以及股胫角具体情况。同时,对比所有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的HSS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3d以及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股胫角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中HSS评分明显要高于术前的HSS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排钉内固定联合植骨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关节面发生二次塌陷,达到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排钉内固定疗法 植骨法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延伸护理服务对反复发作痛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反复发作痛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远程协助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结果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较之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评分较前有所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运用微信平台延伸护理服务可有效减轻反复发作痛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伸护理 痛风 反复发作 自我感受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在手术后接受常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手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幅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迅速控制术后疼痛,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和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使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综合护理 膝关节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慢病管理中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210例慢病管理状况,均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慢病管理,评价患者实施慢病管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施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明显好转,P<0.05;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92.34±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2±5.49)分,P<0.05。结论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慢病管理可更好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病管理 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 生活质量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经手术确诊的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计算机断层扫描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48%(22/27)、100%(21/21)、89.58%(43/48);磁共振成像诊断分别为100%(29/29)、100%(19/19)、100%(48/48),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查在周围软性组织变化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错位程度、关节面坍塌程度、骨折部位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是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