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我用来做文章标题的这句话,其实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当下,社会的变革,人生的无常,情感的无奈,常让我们怎一声感叹就能了之。目及之处,不经意间就能看到或在年已古稀的老人,或在意气风发的男人,或在花红柳绿的女人的脖颈、手腕上有佛珠的身影。由于这一串佛珠,你或许感受到了清丽、高雅、飘逸、雄壮、静谧,或许你感受到了阳光、忧愁、迷茫、慨叹、狂放等。每当我们看到他们时,看到他们佩戴佛珠的神情时,或者每当我们见到一串自己心仪以久的佛珠时,爱不释手有缘喜得时,我们心中自然会涌出一串串的想法,你或许会在想,

  • 标签: 人生 起源 收藏 规制 文章标题 耐人寻味
  • 简介:梁绍基是一位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艺术的老岂术家。在其创作初期,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即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Varbanov)对梁绍基有着深远的影响。(万曼是一位在装置和雕塑作品中运用织物的艺术先锋,他是最早使织物脱离墙面而在开放空间展示的艺术家之一。)

  • 标签: 艺术语境 80年代 保加利亚 雕塑作品 开放空间 艺术家
  • 简介:<正>我叫浦樱姿,今年刚升入三年级,现就读于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性格活泼开朗,常和伙伴们“打”成一片。平时喜欢看电视和童话书,也喜欢各类运动,爱骑自行车和打篮球等。动画片中的米老鼠咪咪和皮卡丘是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我也

  • 标签: 中心小学 打篮球 卡通形象 伙伴们 江苏省常熟市 网页发布
  • 简介:上海市的硬笔书法活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活跃起来。南市区文化馆和上海文化出版社联办的上海文化生活技艺专修学校于1985年创建。开设钢笔字函授,面授班。第一年报名入学的就有2000人。第二年猛增至22000人。1986年,为进一步提倡

  • 标签: 硬笔书法 上海市 书法研究 圆珠笔 出版社 中华
  • 简介:《申屠道墓志》入窆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十一月,为近时新出,志盖已佚。志高50厘米,宽50厘米,具界格,凡21行,满行21字,通篇共425字.句读如次:大唐申屠君墓志铭君讳道,字僧德,上郡金城人也。望出西平,神农之苗裔,姜雄之胤绪,夏康王之代,赐姓改为申屠。

  • 标签: 唐高宗 墓志铭 赐姓
  • 简介:美文:从您的架上绘画中感受到的一种油画语言价值的魅力,丰富了,存在着,震撼着,因为现在这种本体语言在年轻一代画家身上逐渐减少了。您文革时期的作品《永不休战》、《女委员》、《虎门民兵》都是为人知晓的,除了大家公认是“红”、“光”、“亮”及政治的工具特点之外,

  • 标签: 油画创作 语言价值 架上绘画 本体语言 文革时期 “红”
  • 简介:我第一次见到陈连富的雕塑,并不是原件,而是一份印刷精美的画册,许多作品的局部在迷离的光影映照之下,空灵如梦,温柔如春。

  • 标签: 雕塑作品 随感 虔诚 画册
  • 简介:我——就是左靖毓。今年8岁.青岛嘉峪关学校三年级学生。我喜欢扎一条马尾辫.爱旅行,爱画画。

  • 标签: 画家 绘本 三年级 嘉峪关 画画
  • 简介:李瑞清任监督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教育家,如吕凤子、姜丹书、丰子恺、李健、胡石、张大千等,他们在美术、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贡献。而在高等书法教育与书法创作卓有成就者,胡石为第一人。胡石(1888-1962年),名光炜,字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长于南京,曾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西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云南大学等大学教授。解放后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兼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主席,南京博物院顾问等。胡石先生幼承家学,5岁由父授《尔雅》,10岁曾入私塾学习。1905年3月,17岁时考取宁属师范简易科,学习数理化学、教育学等学科。1906年考取两江优级师范预科,由于成绩优秀,不到一年的时间即插班进入两江优级师范农博分类班,后因文章出众,得李瑞清赏识,遂特加青睐,并亲授传统国学,成为李瑞清入室弟子,书法得其精心教导。1910年两江优级师范毕...

  • 标签: 书家并举 学者书家 小石学者
  • 简介:我写字,严格地说,始于30年代初,我八九岁之交,小学三四年级。大多由级任老师教习字课(我的启蒙老师是李淑一先生)。刚启蒙时,我就十分投入。当时,老师只着重讲间架结构,较少讲用笔。所用书,是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学校的习字课,给我印象很深,但收获不大。正是这个阶段,,父亲开始关注我兄弟俩的写字课。曾持续了一个学期,

  • 标签: 书法活动 徐书钟 书学生涯 书法教学 书风 草书
  • 简介:砖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构建材料,带有戳印的文字砖大约出现于战国晚期,铭文为官营制陶业的官署与官职名等,具有鲜明的"物勒工名"的性质。至西汉初年,砖文内容随之丰富,其装饰表现形式也渐趋多样,特别是大型建筑铺地用方形吉砖,装饰功能尤为突出,其图式之精美、纹饰之丰富堪称我国古代文字装饰美化的典范。文章通过对汉方形吉砖图式特征的分析与归纳,尝试阐述其装饰图式背后所蕴涵的特定社会文化精神。

  • 标签: 汉代 方形吉语砖 平面图式 文化精神
  • 简介:  昨夜,翻阅杂志2005年第12期,读罢林伟波先生一文,心里顿时憋了一口闷气,一宿不曾睡好.……

  • 标签: 学书疑 无畏读 无知者无畏
  • 简介:《美术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布艺这种传统艺术是一种能够变废为美的神奇工艺.根据家庭特色和地区特点.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小学生布艺课程.阐述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收获和感悟。

  • 标签: 布艺 整合探索与创新 节日文化与教育 成果展示与拓展
  • 简介: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拓荒者:从李瑞清到胡石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事业,萌芽于20世纪初期,肇基于1906年创立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至2017年的今天,已走过整整111年的发展历程。应当说,“李瑞清——胡石”这一师生递进式组合模式,扮演了筚路蓝缕的拓荒者角色。1902年,清季推行新式教育之后

  • 标签: 中国书法 书法教育 小石中国
  • 简介:1、首先观察、归纳,画出左边的两间和右边的四间村舍,注意它们的朝向。2、画出村舍所在的小山坡,山坡上人工铺成的碎石路以及沿着小路走下去的呈现出的弯曲的小河。

  • 标签: 风景画 村小 装饰 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