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心脏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心脏功能可以给健康的体质提供重要的保证,同时,运动健身往往以提高心脏功能为目标,而且心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运动健身的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影响着运动健身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运动健身时必须对心脏功能进行科学的评定和监督。

  • 标签: 运动健身 心脏功能 运动心电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 简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有时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更重要。”爱迪生的前半句名言曾经让中国的传统教育为之痴迷.多少学子在此理念驱动下,吃尽了苦中苦.成为人们羡慕的“人上人”。

  • 标签: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 绿地 传统教育 爱迪生 灵感
  • 简介:上海复旦大学11月6日披露,该校专家与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等合作,时经3年多,创建了全球首个统一标准的心脏细胞器蛋白质图谱库。

  • 标签: 全球心脏 创建全球 图谱库
  • 简介:文章对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院内科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19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和护理总结。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临床观察、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重要护理环节,为同行在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护理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正>医生做手术需要给病人打麻药,要耽误很长时间。我想发明一种手术时病人不会感觉疼痛的手术刀,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可减少病人的痛苦。点评:你的点子要是成了,运用同样原理,打针也不疼了。真妙!

  • 标签: 手术刀 无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的原则和措施。方法对我科近4年所做的11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9-18)min,出血量平均(70±5)ml。术后第1天患者可适度下床活动,5-7d出院。所有患者切口愈合好,瘢痕小而隐蔽,无不适感,美容效果好。随访3-36月,局部无肿块复发。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隐蔽、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可根据患者要求在临床开展,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正确护理,是该手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证。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手术 护理/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体现则是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要尊重和爱护病人。而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科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则更为高。因此,高质量的护理依赖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同时也需要科学的管理。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
  • 简介:一项新研究发现,注射流感疫苗除了可以避免罹患流行性感冒,如今又多了个好处,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中风、或其他令人不适的“心血管状况”的风险。

  • 标签: 流感疫苗 心脏病 中风 风险 死亡 流行性感冒
  • 简介:摘要:STM32单片机是慢性心脏病监测系统的主控芯片,主要用来测量人体的心率、血氧、血压以及体温等数据。该监测系统包含了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个是用于收集、处理、操作的硬件部分,另一个是用于与用户进行交流的软件部分。数据处理单元由STM32F103C8T6为主控芯片组成;数据处理单元由心率血氧模块、血压模块以及体温检测模块组成;控制单元由显示模块组成。人机交互单元是通过WiFi模块ESP8266和OneNET云平台进行连接。

  • 标签: STM32F103C8T6 WiFi模块 慢性心脏病监测系统 云平台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生心脏急救培训情况与相关法律意识情况,探讨北京高校开展心脏急救培训的对策.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共调查京内高校共10所高校882名大学生.结果被调研非医学类大学生参加心脏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急救证书197人,占22.3%;医学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急救证书83人,占医学生的35.5%.89.6%的学生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相关培训.仅有18名(2%)的学生了解关于保护急救员的详细法律条款,而97.3%的学生都支持制定保护急救员的法律法规.结论北京高校大学生心脏急救培训情况与相关法律条款认知情况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有心脏急救培训普及化、规范化,大量增加AED等急救设备在公共场所的配备数量,加快保护急救员的立法进程等措施和对策才能促进急救知识传播,继而才能使高校大学生成为危急时刻自救、互救的主力军和中坚群体.

  • 标签: 心脏急救培训 大学生心脏急救 救助人权益保护 社会急救免责 法律意识
  • 简介:摘要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心脏疾病除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之外,心脏康复也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够促进冠心病手术之后的康复,还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并减少冠心病发作的频率。加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康复知识教育十分的重要。

  • 标签: 冠心病 康复治疗 知识普及
  • 简介:【摘要】目的:传统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关于胎儿先天心脏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对比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 2020 年1月至 2021 年 1 月进行产前系统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 120 例妊娠期孕妇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年龄 19~45 岁,平均年龄(28.14±4.32)岁;孕周 12~32 周, 平均妊娠孕周(23.68±4.98)周。由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检查。分别选择迈瑞 DC-N2S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与三星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分别对 120 名患者进行检查,将进行二维彩超筛查该 120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进行四维彩超筛查的该 120 例患者为研究组。分别观察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阳性、阴性预测结果,对比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结论: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较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更高,更有利于孕妇妊娠期对于胎儿先天心脏病检查,并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控提供强力的筛查数据及科学依据,保证了胎儿的预后。

  • 标签: 胎儿先天心脏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筛查 对比分析
  • 简介:华佗众所周知的发明是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使用方法是让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割掉病变部位,再行缝合,最后敷以“神膏”并进行伤口包扎,“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华佗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医学史上外科的开山鼻祖”,“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术和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医、中药,尤其是我国古代中医药的认识问题及有关华佗的史料较少,华佗医术又已失传等原因,学术界对华佗究竟是不是世界上首创开腹术的医学家,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在华佗之前,古代印度就发明了麻醉药和开腹术。其依据是苏联彼得罗夫主编的《医学史》中记载: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的医学案例中,就有当时的医生用曼陀罗花等植物作为外科手术麻醉剂的记述。另外,在古印度佛经《女耆域因绿经》中记载:耆域拜阿提梨宾迦罗为师学医,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他精研解剖学,能治疗人体脏腑中的许多疾患,如炎弥长者的肠胃疾病就是他进行了开腹手术治愈的。—个男子因骑马坠地将死。是他施开腹术进行肝脏复位而得以生还等等。

  • 标签: 外科手术 华佗 中国医学史 古代印度 药用植物 麻醉剂
  • 简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自然也概莫能外。当人们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或者想要更完美时,整形美容术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翻阅史料可以发现,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经有关于整形美容术的记载。而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体的整形美容术最初都是从耳环、鼻环、文身和人造图案等形体装饰开始的。

  • 标签: 整形手术 古人 整形美容 生活实践 汉代以前 耳环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手术室关爱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机体应激反应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耐受性的优良率(97.69%)比对照组高(8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7,P<0.001);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31%)低于对照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1,P<0.001)。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平稳患者心率和血压,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术室患者 手术应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方法本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应激指标水平(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和手术指标(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路径 应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是应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建筑工程、工业设计、电子游戏、军事培训等诸多领域迅猛发展.心脏外科手术难度高、操作复杂、学习时间漫长.缺乏手术经验的心脏外科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或者通过观看手术录像了解手术基本规程,导致心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周期长、培养质量差.作者提出利用VR技术结合三维心脏解剖三维图像数据建立心脏手术模型,让心脏外科研究生在电脑模拟的虚拟世界里自己动手完成手术,有利于缩短心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周期,造就更多的心脏外科手术人才,使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专业规范安全的治疗.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心脏外科 医学教育 研究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