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也由单向的引进阶段,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的双向发展阶段。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在初创阶段,为了更有效地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企业,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在各国进行跨国经营的运行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对外国企业在印度进行跨国经营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贸易心理

  • 标签: 跨国经营 印度政府 跨国公司 外国企业 政治环境 法律环境
  • 简介:在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化未能达到吸收过剩劳动力、减轻贫困和使各地区经济较均衡地增长的预期目标。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大规模进口替代措施往往导致了高度资本密集技术的使用,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以及由于严重依赖进口而使国际收支的失衡更加恶化。鉴于上述情况,发展中小型企业就被看成是促进工业化的另一种较合适的供选方案。总的说来,有活力的中小型企业部门不仅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还有助于赚取外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将技术知识传遍整个经济。这些企业通过把那些闲置不用的储蓄、劳动力和原料吸引到经济生产中去而促进了国内资源的筹措。它们除了供应低收入消

  • 标签: 中小型企业 亚洲发展中国家 创造就业机会 进口替代 过剩劳动力 利息率
  • 简介: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本、跨国社会网络和企业家的作用等方面。文化因素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印度历史和由此形成的独特历史文化积淀。

  • 标签: 印度 软件企业 国际化 社会文化因素
  • 简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学者甚至将东亚经济40年的高速发展归结为东亚文化对企业的驱动力,认为企业文化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台商企业与港商企业、大陆企业一样,其民族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 标签: 企业文化 台商 东亚经济 企业内部 港商 大陆
  • 简介:近些年越南企业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增速最快的市场。多年来的政府管制使越南企业债券市场在市场规模结构、市场基础设施构建及市场定价等微观运行环境长期受到影响。越南政府的主导及推动作用直接促进了短期内越南企业债券市场的强势发展。未来越南企业债券市场在面临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将拥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 标签: 越南 企业债券 管制 政府主导 发展
  • 简介:尽管目前俄罗斯整体投资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但由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金融体系脆弱、税法繁杂、官员腐败、两国文化差异较大等原因,中国企业对俄投资仍面临较大的国家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文化风险。因此,企业对俄投资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语言,准确把握企业经营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转移、降低或规避风险。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直接投资
  • 简介:一、概况战后,日本企业利用战争赔偿这块敲门砖打开了同东南亚地区开展贸易的大门。从1951年度以来,日本又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三十年来,日本投向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直接投资累计额(截至1980年10月)即达70亿美元上下,1951—1964年度的十四年间只有1.2亿美元,但截至1978

  • 标签: 累计额 东盟国家 战争赔偿 对外投资 东南亚地区 出口贸易
  • 简介:前言1987年是印度尼西亚经济转换点的一年。这一年,非石油天然气出口超过石油天然气的出口,工业制品出口开始急剧增长。从1987年到1990年,印度尼西亚迎来了经济极大繁荣。这是印度尼西亚首次经历以工业制品出口为主导的高增长,同时,证明名副其实地消除曾经依赖石油的经济结构。印度尼西亚摆脱了高成本结构和受批判的内向型经济,

  • 标签: 天然气出口 工业制品 成本结构 内向型经济 出口产品 银行借款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哈萨克斯坦“祖国之光”党政治局委员、“故乡”企业家联盟理事会主席佩鲁阿舍夫率领的代表团一行6人于6月24—28日访华。在北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和副部长陈凤翔分别会见了代表团。代表团还拜会了全国工商联。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广州参观访问。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代表团 企业家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访华 联盟
  • 简介:2004~2013年,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国投资合作得到全面发展。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与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 标签: 马来西亚中资企业 投资 影响
  • 简介:俄国第一批女企业家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作为早期走入公共领域的妇女代表,她们深受法国大革命后迅速在欧洲蔓延开来的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脱胎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将为妇女争取劳动权和协助其经济独立作为企业创办的首要任务。为使俄罗斯中下层妇女摆脱束缚,获得社会身份,以特鲁勃尼科娃等为代表的上层社会精英女性,利用自身在地位、财富和能力方面的优势,大胆闯入男性主导的国家经济领域,创办了俄国第一批专门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的劳动企业:缝纫工场、书店、印刷所、出版社、翻译公司等。她们的实践活动为“走出家庭”的妇女提供了生存方式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妇女群体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进一步推动了俄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 标签: 俄国 妇女 企业家
  • 简介: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庄为玑、林金枝编纂的《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一书(以下简称《选辑》)即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选辑》一书搜集了近代(1840—1949年)海外华侨、国内归侨或侨眷投资于国内资本主义企业(工业、农业、矿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的历史,综合了各地的调查资料(包括口访、座谈会记录、调查报告),摘录了有关图书、杂志、报纸资料以及华侨投资厂矿企业保存的纪念刊、会议录、报告书、帐簿等文

  • 标签: 华侨投资 南洋研究所 企业史 海外华侨 庄为玑 房地产业
  • 简介:美国布鲁金斯学会1992年出版了《走向全球》一书,总结了西欧国家帮助中、小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作者是美国学者威廉·E·诺斯德佛特。现摘介如下:作者称,1987英国海外贸易董事会就阻碍该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主要障碍是它们国际参与愿望较差,缺乏必要的知识及执着的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中、小企业往往认为繁琐的海关申报手续、各种出口文件、资金短缺、语言方面的困难等是制约其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其实不然。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的活动,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去研究国际市场、不断调整产品和资金结构、培养专业人才进行

  • 标签: 国际市场 资金结构 资金短缺 海外贸易 海关申报 资源密集型
  • 简介:推动美国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的力量与因素主要有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化、科技革命的兴起、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的重大革新和美国政府管制的放松,其中以信息技术进步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导力量与因素,是其它力量与因素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 标签: 美国企业 兼并浪潮 全球化 技术创新 企业组织 政府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