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草场是牲畜活动和采食物的场所,是发展畜牧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本省草场辽阔,自然条件各不相同,特别是水热条件的明显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草场和同一类型草场的不同分布。同时,由于年内四季水热组合差异很大,牧草生长的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因此,气候不仅是影响牧草生长发育、牧草产量与牧草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划分季节性草场类型的主要指标。可见,分析牧草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从气候条件分析各地的牧草情况,对合理安排载畜量,防止草场退化,提高草原生产力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年降水量 气候条件分析 草场类型 牧草产量 牧草品质 牧草生长
  • 简介:依据环湖地区中心的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以设计土壤潜在吸水系数,土壤潜在吸水量、降水指数和水分订正系数的计算为基础,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选择水分订正系数对生长季≥0℃的积温进行订正,得到气象积值,并根据数学生态学理论得出了环湖地区天然牧草群体生长动态数值模拟表达式。

  • 标签: 青海 天然牧草 数值模拟
  • 简介:温度是影响牧草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处理和常温发芽方式进行发芽试验,分析低温处理对两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种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加快了起始发芽时间。对于大针茅而言,低温处理和常温发芽的种子发芽势从开始发芽到最后都体现了由慢变快再变慢的趋势,温度处理对其发芽历期的影响不很明显。而克氏针茅低温处理和常温发芽的种子发芽势却体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经过低温处理的种子发芽势逐渐变慢,发芽历期长,常温发芽的种子发芽势逐渐变快,发芽历期短。

  • 标签: 发芽率 发芽势 低温
  • 简介:该文在总结我省黑风天气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河西走廊黑风天气的形成原因,并研制了一套黑风短时预报、临近订正方法。用该套方法对70年代后的9次有影响的黑风个例进行了试报,结果短时预报空报1次,临近订正预报全部报对,无空、漏报现象。该套预报方法具有推理简单、实用性强、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使用等特点。

  • 标签: 河西 黑风 成因 预报
  • 简介:利用1961—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陕西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陕西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陕西冬季气温主要呈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型,低温年,500hPa高度场我国西部存在稳定的负距平,垂直方向呈准正压结构,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P)与第一模态时间系数的相关性最显著。中高纬地区海温可能是影响陕西冬季气温的主要强迫因子,西北太平洋海温负异常,黑潮区、热带印度洋、北大西洋海温显著偏低,有利于陕西冬季气温偏低,且这些关键区海温的异常信号,在前期夏、秋季已经表现明显,对冬季气温预测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冬季气温 海表温度异常 遥相关 陕西
  • 简介:1990年8月初,永泰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连续三天(8月1日至3日)暴雨,过程总雨量达到367.6mm,其中8月1日降水量达到183.9mm,突破了该县三十年来日降水量的最大值,暴雨引发了洪涝灾害,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50万元。

  • 标签: 暴雨成因 日降水量 特大暴雨 洪涝灾害 最大值 雨量
  • 简介:WMO/GEO国际沙尘暴预警系统专家会议于2007年11月7-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次会议由WMO/GEO,WMOSDSRDP项目主办,西班牙国家气象研究所、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承办。共有来自欧美、亚洲和非洲的近100名专家和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 标签: 预警系统 沙尘暴 太平洋区域 评估系统 国际 亚洲
  • 简介:青海省环湖地区天然牧草返青通常用气温稳定通过O°C或3°C的指标进行预报,在该地区是不适宜的。本文分析了天然牧草返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应用蒸散理论和灰色理论进行预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牧草 气象 返青 预报
  • 简介:介绍雷电对石油化工企业仪表系统的危害。分析陕西榆林市石油石化企业仪表系统的防雷安全检测(查)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石油化工 仪表系统 防雷 措施
  • 简介:对舟山春季海雾的气候特征、环流特征及成因作了初步分析,归纳出春季海雾形成前的3种天气形势:倒槽前部型,高压底部型,入海高压后部型.在对海雾生成时的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春季海雾的一般规律,为海洋预报和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春季 海雾 特征研究 成因分析 舟山市 环流特征
  • 简介:通过对咸阳机场1992年1月~1996年12月5年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咸阳机场雾的一些年、日变化特点,同时通过分析形成雾的天气背景、层结以及雾源等,发现稳定的层结和地面适宜的风向风速是咸阳机场雾产生的必要条件,而渭河和泾河是造成雾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雾源 逆温层 雾预报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05年8月14日-15日玛沁强降水的分析,发现这次降水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都兰、格尔木的风向与达日等地的风向形成切变,抬升气流上升而产生的。

  • 标签: 暴雨 玛沁地区 成因分析 强降水
  • 简介:2011年(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除个别省份外,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2011年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 简介:用天气学和统计方法对9806号台风路径近海西折进行了分析,并同7708号台风等历史个例对比,得出西风带调整、东环副高加强、低层东北气流的盛行和其他台风的活动是9806号台风近海西折的主要原因,也是台风西折后持续朝偏西方向移动的原因,这些工作为以后预报类似台风拓宽了思路。

  • 标签: 台风路径 海西 天气学 西风带 副高 预报
  • 简介:在对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乌井村雷公坛自然村的雷电灾害实地调查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雷灾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雷电防护对策及建议.

  • 标签: 雷电 灾害 调查 分析
  • 简介:本文据化隆县"95.9.27龙卷风"目击者观察到的实况和县站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今后预测这种灾害性天气提供参考。

  • 标签: 龙卷风 物理特征
  • 简介:2018年春季,我国旱情总体较为严重,区域性特征明显。旱区主要位于华南大部、江南南部、西南中部、华北东南部和东北北部地区,除东北旱情较轻外,其余旱区以重到特旱为主。降水严重偏少(多时段仅为同期1~4成)和高温长时间持续(多时段较同期偏高2~4℃)是受旱严重区域的主要特征。东亚季风偏弱和西太副高位置偏南是造成今春干旱的主要原因。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东亚夏季风较往年持续偏弱,并与副高位置持续偏南共同作用,使东部和南部海洋上空的水汽春季不利于输送到华南、江南和华北地区,造成干旱持续发展。而西南地区3月受高压系统控制旱情较重,4至5月随降水增多,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干旱面积呈不断减少趋势。

  • 标签: 2018年春季 干旱状况 成因
  • 简介:2014年(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国主要存在3大干旱区,分别是长江以北的中东部旱区、江南和华南旱区以及西南旱区。其中,中东部旱区春旱和夏末秋初旱较严重,江南和华南旱区主要是秋旱,西南旱区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旱情较为严重。旱区农业、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2014年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