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薪酬话题一直比较敏感,由此引发的民众不满乃至愤怒,最终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出台“限薪令”。高薪现象本身,并非源于智慧、劳动和风险,而是源于畸形的薪酬制度。限薪必须依靠刚性的制度来实现,否则,就容易陷入一种人治的循环,甚至演绎出越限越高的闹剧。

  • 标签:
  • 简介:世界各国关于薪酬的争议到目前还没有降温的迹象,这其中,金融业首当其冲成为舆论与市场人士的矛头所向。对很多人来说,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政府是否应该监管金融服务部门薪酬

  • 标签: 高管薪酬 监管 透明度 服务部门 金融业 市场人
  • 简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金融企业薪酬过高的问题正在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优化金融企业薪酬制度应该从制度层面确定价值分配的具体操作方法,解决有效激励的问题。

  • 标签: 金融企业 薪酬管理 高管 优化 具体操作方法 金融危机
  • 简介:在已经披露的银行年报中,某商业银行董事长以2285万的年薪,创下了国内银行薪酬的新纪录。其他数家商业银行的也以动辄数百万元的薪酬,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 标签: 高管薪酬 商业银行 国内银行 董事长 年薪
  • 简介:薪酬制度是公司法上的重要制度,其制度目标在于降低公司治理的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但是,传统的薪酬制度建立在两个理想的假定基础之上:董事能够代表公司平等地和谈判;薪酬标准可以独立于其他利益关系人的薪酬而确定。这种假定和现实环境不符,导致薪酬制度不能实现其制度目标,需要从程序上和实体上进行反思和重构。

  • 标签: 高管薪酬 假定 现实困境 团队理论 重构
  • 简介:【摘要】垄断的“放大效应”使垄断企业业绩对努力的敏感度大于非垄断企业业绩对努力的敏感度。本文用模型证明了,当能力相同、努力程度相同时,资产规模相同的垄断企业的业绩大于非垄断企业的业绩,主要是因为垄断企业天生被赋予的垄断优势。因此,当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业绩相同时,支付给垄断企业薪酬应该低于支付给非垄断企业薪酬。论文还用200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了垄断的“放大效应”,检验了当前垄断企业薪酬水平的合理性,最终发现目前垄断企业的薪酬相对于其业绩来说是过高的,存在激励过度问题。

  • 标签: 不足过度 企业高 垄断企业
  • 简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和完善,薪酬制度也在企业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薪酬作为员工在企业中的劳动的经济性回报,同时也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团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当中的职业经理人的选取是政府任命,而当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政府则会将增加就业、薪酬公平融入到国有企业的目标当中。本文从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治理结构、激励方式、任职时间、政府投资力度、总经理股权、是否有政治关联、是否在其他公司任职等因素讨论与国企薪酬的影响。

  • 标签: 国企 高管 薪酬
  • 简介:摘要家族以不同的形式涉入企业,并对企业实施控制。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家族控制权增大,家族企业薪酬引起广泛关注,但学者对此研究结论众说纷纭。本文为讨论家族企业薪酬制度的有效性,对家族控制与薪酬进行综述。

  • 标签: 家族控制 高管薪酬 文献综述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中上市公司薪酬的特点,提出满足薪酬特殊性、风险管理特殊性和长期激励公平性的风险控制长效激励模式。该模式由薪酬主要关联因素、薪酬基础部分和薪酬风险控制激励部分组成,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对短期薪酬、长期薪酬和福利进行调整,实现风险控制和长效激励的目标,具体涉及降低现金奖金、延期奖金机制、设定合理业绩、业绩股票组合及补充养老保险。该模式对于后危机时代薪酬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标签: 金融危机 上市公司 高管 薪酬 风险
  • 简介: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13年数据,考察地区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与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激励效应,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是否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地区市场化进程对与员工薪酬差距、尤其是非国有上市公司与员工薪酬差距的扩大具有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与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并且随着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加强,这种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更为显著。但在国有上市公司,这种激励效应反而有弱化趋势。为此,推进地区市场化进程是发挥公司与员工薪酬差距激励效应的核心,但国有企业与员工薪酬差距的扩大应同地区市场化进程及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协调。

  • 标签: 地区市场化进程 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 公司绩效
  • 简介:托马斯·皮凯蒂(ThomasPiketty)在《21世纪资本论》第九章中提到一个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前1%人群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而同一时期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并未出现这一局面。皮凯蒂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标签: 高管薪酬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民总收入 形态 定价 英语国家
  • 作者: 桑红莉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7-17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7期
  • 机构:AnalysisoftheInfluencingFactorsofState-ownedEnterpriseExecutiveCompensation桑红莉淤SANGHong-li曰唐枢睿于TANGShu-rui(淤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7;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哈尔滨150027)(淤SchoolofManagement,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27,China;于PostalServicesBankofChinaInformationNetworkManagementCenter,Harbin150027,China)
  • 简介:财政部4月9日发出通知,规范国有金融机构管人员薪酬分配秩序。通知明确,国有金融机构在清算2008年度管人员薪酬(指税前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社会保险、各项福利等,下同)时,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的90%的原则确定。在此基础上,2008年度业绩下降的国有金融机构,管人员薪酬再下调1O%。对于2008年经营业绩降幅较大的,

  • 标签: 高管薪酬 分配秩序 财政部 高管人员薪酬 国有金融机构 经营业绩
  • 简介:本文研究了家族成员(定义为与控制人存在血缘关系的)与非家族成员薪酬契约差异及其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家族成员,家族成员能够获得更高的现金薪酬,然而家族成员获取的超额薪酬对企业未来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家族成员的超额薪酬现象在家族成员参与董事会比例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薪酬一业绩敏感度和股权激励等非现金薪酬在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家族成员的超额薪酬水平并非由薪酬一业绩敏感度差异或者不同的股权激励水平所致。综合上述发现,我们认为家族成员的超额薪酬给家族企业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

  • 标签: 家族成员高管 非家族成员高管 家族化管理 超额薪酬 公司业绩
  • 简介:利用2005-2013年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从静态和跨期两个维度实证分析银行薪酬结构与风险倾向,以及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与业绩挂钩的薪酬结构体系,导致银行更愿意冒险,为获得高薪酬而从事高风险的贷款业务,导致银行风险承担增加;在风险大的银行里,更容易扩张贷款业务,获得更高的薪酬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着跨期的关系,上一年的薪酬支付、业务规模、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当年的决策。

  • 标签: 商业银行 高管薪酬 贷款业务 风险承担
  • 简介:21世纪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持续增长,一些上市公司爆出领取天价高薪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强烈不满。虽然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下发了一些规定,以遏制薪酬的无节制增长,但作用还是很有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薪酬制度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导致上市公司薪酬制度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着重对完善上市公司薪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 简介:本文选取2009~2013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从高管人员的货币薪酬、持股比例、薪酬差距三个角度入手,实证探析薪酬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管人员的货币性薪酬越高越有助于企业绩效上升,较高的持股比例能够对公司的业绩发展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薪酬差距的扩大同样也可以推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 标签: 高管货币薪酬 高管人员持股比例 高管层薪酬差距 公司绩效
  • 简介:国企薪酬及其管理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国企薪酬失控,主要原因是国企管自定薪酬、缺乏科学评价机制、薪酬信息不透明以及监管缺失。要找到一个既能满足国企的合理要求,又与他们的实际贡献相匹配的薪酬管理办法,必须深化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披露机制。市场经济不反对高薪,但高薪要合乎法理和公平原则。

  • 标签: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 失控问题
  • 简介:研究股权集中度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薪酬激励的影响,对于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09—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对象,分析了股权集中程度对于薪酬以及薪酬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对薪酬绩效敏感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大,说明大股东控制在薪酬激励效果中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

  • 标签: 股权集中度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