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淮南煤田潘谢矿区地温状况的初步研究,划出了矿区地温异常区的分布范围和主采煤层13-1的煤层底板一、二级高温区的分布范围,并对地温场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基底起伏和地下水活动特别是石炭—奥陶纪灰岩岩溶裂隙水是影响矿区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潘谢矿区 地温场 控制因素 探讨
  • 简介:摘要近年,施工中不时遇到高地温隧道,有的岩温(深孔)达到80℃以上,而国内隧道掘进多采用钻爆法,均需用工业炸药,以往的施工经验及《爆破安全规程》1均无详细高温爆破施工技术。本文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相关爆破专著以及国内工业爆破器材的性能,结合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岩温测定情况,对高岩温下钻爆作业进行设计、现场实施、反馈效果,总结出针对高岩温的钻爆施工技术,指导高地温隧道钻爆作业。

  • 标签: 铁路隧道 高温爆破 施工技术
  • 简介:根据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0年地温和气温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开春日期与不同时期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以前一年11月的160cm地温作为前提条件对长序列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建立2个模拟预报方程。经验证,预报方程精度较高,有较好的实际使用意义。

  • 标签: 开春日期 地温 气温 模拟方程
  • 简介:本文介绍了平安驿井下地温的概况,总结分析了1994年共和几次中强地震和1995年7月甘肃永登地震震前该测点的前兆特征并通过震例分析归纳出短临异常特征及映震指标。

  • 标签: 地温 映震指标 短临异常
  • 简介:地热前兆观测的目的是要解决短临地震预报问题,1990年4月我们在张掖地震危险区选井架设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石英钻孔测温仪,开始了地震前兆观测研究。从现已取得的资料分析,在1990年10月20日景泰—天祝—古浪6.2级地震发生前(8月16日——8月17日),地温值在长趋势连续缓慢下降背景值基础上显示了最大变幅为

  • 标签: 地温场 前兆观测 河西地区 变化形态 浅层地温 测温仪
  • 简介:浅层地温能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然而,其可能产生的环境负影响常常被人们忽略。本文以地下水地源热泵(GWHP)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GSHP)系统为重点,系统梳理了浅层地温能在不合理利用时,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分析了热泵系统对地下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及微生物环境等的影响。为抑制热泵系统运行中产生的环境负影响,迫切需要对相关限制性指标及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本文总结了国外与环境有关的限制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和生态学指标),对比了国内不同地区的标准,提出我国在浅层地温能利用上,尚存在指标建立标准相对单一、法律约束力较弱、区域差异性不明显等不足之处,需加强配套监测系统建设,控制并减少环境负效应的产生。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环境 负影响 限制性标准
  • 简介: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成熟,我国城市地区浅层地温能利用正在快速发展,为了保证浅层地温能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应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进行评价。浅层地温能资源包括浅层地温能可利用量和储存量。浅层地温能利用环境评价和经济评价是资源评价中的必要内容。资源计算成果为城市区域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和地源热泵工程提供依据。

  • 标签: 城市地区 浅层地温能 地源热泵 评价
  • 简介:近年来早稻经过品种改良,抗寒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遇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时仍会造成相当程度的烂种烂秧,因此每年的倒春寒及春播温度趋势预报始终是气象部门为农业部门和当地政府决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各种预报工具和模式很多,但采用地温资料的预报工具很少,

  • 标签: 温度关系 倒春寒 春播 地温 预报工具 品种改良
  • 简介:摘要: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快,城市化建设期间,必须要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浅层地温能具有较强的可再生性,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而且储量丰富,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当前的发展态势还是非常好的。但是,该能源在实际开发以及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以至于开发利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影响。因此,本文就我国浅层地温能换热效率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在换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发展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 人口向心集聚,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升温,随之引发了城市热岛现象、地球资源紧张等问题在不同方面上阻碍了城市在生态、经济、工业上的发展;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临沧为实例,为给该地区的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依据,通过临沧进30年的地温数据,从区域尺度上重点研究导致地温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因子。

  • 标签: 临沧 地温特征 分析 数据
  • 简介: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为试验区,利用2009年9~10月不同深度的地温数据,分析了秋季各层地温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结果表明:秋季各层地温呈波动缓慢下降过程,变化倾向率为负值,且由浅至深向下递减,0cm的地温下降趋势显著,递减变化率为0.22℃/d;地温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过程,白天高,夜间低。随深度的增加,日较差逐步减小,日变化过程变缓,位相往后。午后达到日最高值,日出前下降至最低值;晴天时,地温变幅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层大、下层小的"锥形"形态。浅层地温对降水的响应明显,地温随着降水发生而下降,且与晴天条件下的地温垂直结构差别较大;地温与气温呈线性正相关,随深度的增加,相关系数减小,地温变幅差异减小,且位相逐层滞后,时滞效应增强。

  • 标签: 沙漠 秋季 地温 特征 响应
  • 简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自动观测逐渐代替了人工观测,主要气象要素已基本实现了仪器观测,因此自动气象观测设备的保障成为业务工作的重要部分。结合多年气象仪器维修经验,从地温传感器故障入手,分析故障原因并对地温传感器的连线方式与方法提出建议。1地温传感器工作原理地温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 标签: 地温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 数据异常 人工观测 气象仪器 传感器故障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对烟台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项目室内试验数据以及现场热响应试验数据的采集,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物理性质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室内试验数据进行修正,最后采用格罗布斯准则判定数据误差,从而建立该地区室内试验同现场热响应试验测定的导热系数之间的大致联系,为该地区未开展热响应试验的区域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地源热泵 浅层地温能 导热系数 室内试验 现场热响应试验
  • 简介:抚顺市英达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站前77方块商住楼已于2000年竣工.其楼下1~3层恒昌商厦安装的是山东海阳富尔达热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富尔达地温中央空调系统.商场自2000年9月投入运行以来,经过一个冬夏的运行,反映情况良好.实践证明该机组能出色地实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及供热水的要求.冬季,商场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6~20℃;夏季,室温可控制在20℃左右.地温

  • 标签: 中央空调运行 商厦地温 地温中央空调
  • 简介:摘要:地温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为全面掌握平鲁区近年来地温变化特征,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以平鲁区1991-2020年地温观测资料为依据,利用M-K突变检测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平鲁区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消耗的逐年增加,减少固体能源的消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和发展清洁能源已是当下发展趋势。通过了解通辽市城镇规划区浅层地温场特征为编制通辽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依据,为通辽市管理部门决策、规划和引导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通辽市 浅层地温能 浅层地温场
  • 简介:近日,在全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高级研修班上,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宁波称:我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截至2014年,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的建筑物面积已达3.6亿平方米,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能源消耗(含制冷及供暖)35公斤标准煤计算,目前我国建筑物利用的浅层地温能相当于1260万吨标煤,

  • 标签: 开发利用程度 浅层地温 建筑面积 平方 高级研修班 能源消耗
  • 简介:本文在大量钻孔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城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城市恒温带特征.全区地下水恒温带深度平均深度24.8m,温度-般15.5℃~17.5℃;冲积平原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浅、温度最高,内陆河谷盆地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深、温度最低.近山前地带基岩浅埋区,地温梯度低;沿深大断裂带和构造隆(凸)起区,地温梯度高;济源-商丘断裂的新乡-延津段、内黄凸起和通许凸起地温梯度高.通过分析地温增温率特征和地温恢复能力,得出颗粒越粗地温恢复能力K值较大,富水性越强、水力坡度越大K值越大.对影响浅层地温场的多种因素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区浅层地温场受城市、人类活动、地下水流场、地下水埋深、构造、地下水补给、排泄等因素影响明显.

  • 标签: 浅层地温场 恒温带 增温率 地温恢复能力 影响因素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