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月华》是回族历史报刊中学术品位最高、办刊时间最长、发行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刊物,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近年来学界对《月华》的关注也逐渐升温。文章对《月华》文本的收集与整理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月华》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月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月华》研究的设想,旨在推动《月华》整理与研究迈上新台阶。

  • 标签: 《月华》 收集 整理 研究 展望
  • 简介: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记者和作家。1929年她以法兰克福报特派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2年之久,期间撰写了大量的文字,向世界介绍当时的中国。她留下了5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其中《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是她生命最后几年的倾心力作。本文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关史沫特莱收集的朱德史料着手,探讨史沫特莱执意写作朱德传记的缘起,以及她为写作该书收集素材的艰辛过程;并通过细致比对她收集的朱德史料与《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中的相关内容,揭示了馆藏的史沫特莱收集的朱德史料就是其写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素材来源。它们既反映了史沫特莱严谨求实的创作态度,也是研究朱德其人乃至中国革命的珍贵史料。

  • 标签: 史沫特莱 朱德 伟大的道路
  • 简介:<正>两汉处于我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它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两汉时期的统治者多次向民间征集图书,先后七次组织人力整理国家藏书,使我国古代文献,赖此得以保存和流传,对发展我国民族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简述这几次图书收集整理的概貌。

  • 标签: 两汉时期 图书整理 收集与整理 《七略》 刘向 国家藏书
  • 简介:本文分析了受灾档案抢救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受灾档案抢救时的保护对策,并进一步提出做好受灾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几点具体意见。

  • 标签: 受灾档案 档案抢救 档案保护
  • 简介: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又是在思想界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人物,其著作对学术界发生过广泛影响。龚氏生当嘉庆、道光之际,其时考据之学方兴未艾,金石文字诸学号称大国,研究钱币的风气因之而益盛。继乾隆间官修《钦定钱录》之后,翁树培(宜泉),张廷济(叔未)、初尚龄(渭园)等人倡导泉学于前,刘喜海(燕庭)、戴熙(淳士)和龚自珍诸人继承于后,著书立说不绝,研究成果跨越前代。定庵

  • 标签: 古钱币 钦定钱录 翁树培 钱币学 考据之学 龚定庵
  • 简介:奔嘉,1958年6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1988年8月起,任教西南民族学院,现任西南民大藏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因明逻辑学、藏族文献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后,他己整理出版藏式传统古籍文献300多函,主编藏文书籍40多部,个人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搜集上万函的藏文文献资料,多项成果获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

  • 标签: 文献收集 藏学 探索者 西南民族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学术论文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无纸化使得档案资料的生成、流通、收集、归档、维护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而志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更趋向于在大量的电子文档资料中进行,从而使收集整理工作从过去的摘写、抄录变为现在的复制、粘贴式的指尖办公,这不仅使工作变得简便、轻松,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志书电子文档资料多且杂,加上计算机操作的突发性比较快,因此,收集整理资料存在许多技术性的问题。

  • 标签: 志书 电子文档 资料
  • 简介:当前,新一轮修志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在具体的编纂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必须经历部署启动工作、制定编目纲要、资料收集整理、总纂出版成书等阶段。然而.续志工作不论处于任何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都是重中之重,贯穿于当前的日常工作中,直至志书的出版完成之时。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拟就做好续志资料的收集整理这一核心工作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资料收集整理 续志工作 注意 收集整理工作 修志工作 编纂过程
  • 简介:《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定性为“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从年鉴资料性文献这一基点出发.下大力气深入挖掘并合理地安排、处理年鉴资料.改变目前年鉴中部分资料性不强、安排处理不当等状况。最大限度地强化年鉴的资料功能,发挥其他同类出版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是年鉴编撰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年鉴编撰工作 资料性 资料收集 文献 《地方志工作条例》 行政区域
  • 简介:太仓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馆)成立于1986年11月,2002年3月,增挂“太仓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牌子。2002年10月,经建设部考核,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现有在职职工20人,馆藏各类档案近9万卷,数字化扫描同步跟进,全面、真实地记录太仓的城市建设发展足迹。

  • 标签: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 太仓市 城建档案工作 科学规范 纪实 创新
  • 简介: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是文物保护工作中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早在1961年,国务院就在《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里提到,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保护标志、保护机构、保护范围、记录档案,这些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记录档案。它还是摸清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家底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为在战争、灾害、盗窃等情况下,文物遭到破坏后对其进行修复、维修、追索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记录档案 建档工作 备案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 不可移动文物
  • 简介:19世纪中叶,一辆木制的手摇纺车,叮叮咣咣降生在中原农家。造就它的,是个走乡串户的能工巧匠。这工匠也许没喝过多少墨水儿,更没什么商标意识,好像没想过要把自己的名字或什么标记镌刻在纺车上。这辆纺车虽无名号,质地却很精良。用着轻巧顺手,出线又细又匀,绞劲儿恰到好处。嗡嗡嘤嘤转起来,眼见线穗子一圈儿一圈儿朝外胀。正因为如此,曾祖母出嫁时,指明要她心爱的纺车当做嫁妆。我没见过曾祖母。我父亲也对他奶奶印象不深。但是在我们那一带,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有个麻奶奶。曾祖母小时出天花,落下一脸白麻子。眼看着眼角长出皱纹,要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得已跟了我曾祖父。据说曾祖父一表人才,却穷光蛋一个。曾祖母过门当天,就支起了她心爱的纺车。第二天,又打开梳妆匣,拿出了多年攒的体己,让曾祖父买下村头二亩猪拱地,一股脑儿栽上了果木树。白天,她拧着小脚,用瓦罐掂水,一棵一棵地浇;晚上,吱吱咛咛的纺车总是响到月亮落。她烧饭,总是用手举着柴禾,让火苗不远不近刚好燎住锅底。这是让柴禾充分燃烧,避免浪费热力。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几十年下来,他们便把二亩猪拱地翻成了几十亩田,我祖上也就...

  • 标签: 纺车档案
  • 简介:长期从事雕塑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作品追求质朴、纯粹、原创,多次获国际艺术大奖。主创1997年中央政府送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为人民大会堂、总政歌舞团、江西安源路矿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山东沂蒙革命纪念馆以及十多个城市创作大型主题性或标志性雕塑。出版《雕塑艺术宏层说》等多部专著及文集。策划多项国际雕塑大展,并任学术主持和艺术总监。

  • 标签: 人物档案 革命纪念馆 香港特别行政区 雕塑创作 雕塑艺术 人民大会堂
  • 简介: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通过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分类成分分析,提出用厨余垃圾生产有机肥的方法,使农村生活垃圾真正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 标签: 农村生活垃圾 厨余垃圾 资源化 有机肥
  • 简介:打开手机微信查找“附近的人”,然后把他们的头像或者相册中的图片保存下来,这是美国艺术家媚潇(MichelleProksell,自取中文名媚潇)这两年乐此不疲的事。

  • 标签: 艺术家 照片 朋友 收集 中文名
  • 简介:1987年4月15日,河北省围场县裕太丰乡贺家营村农民孙玉在自家院内挖土时,发现一件青铜兽首弯刀,县文物管理所得知后,将此件文物征集并收藏。青铜兽首弯刀:柄端铸有扁体五角兽首,眼眶凹入,眼球凸出,颈下有环形鼻钮一个,以便悬挂。柄横剖为椭圆形,中部两测有14条凸弦文,刀柄与刀身衔接处有突出的“一”字形栏,背宽厚似弓形,刀身略长,近尖处有血槽。通长25.7,身长13.8,柄长11.9厘米。

  • 标签: 弯刀 文物管理所 太丰乡 角兽 鼻钮 文物征集
  • 简介: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谱写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为实现自己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不懈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其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其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让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案卷,追寻95年来我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足迹。

  • 标签: 党建 档案 党的思想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