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被害人过错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自然人或单位,对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持续在具有时间紧凑性的前提下起到引起和推动作用的。针对犯罪人及其近亲属或者犯罪单位,作出的具有严重不当性的行为或者引发的具有严重不当性的状态。然而,当前我国刑事立法缺少被害人过错认定的明文规定,被害人过错虽作为酌定量刑情节散见于司法解释中。但认定标准缺失。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过错的认定虽然有一定标准可循,但是仍然存在程序上和实体上的不合理之处,使得真正被认定为存在被害人过错而对被告人从宽处罚的案件较少。为了减少被害人过错认定过程中的偏差,可以借鉴域外经验,以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的方式使认定标准更加明确。

  • 标签: 被害人过错认定 立法 构成要件 实证分析
  • 简介: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一些偶然、不可预见的因素常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发生人身损害。对于这些事件的处理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特征:不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因果关系是决定责任的基本条件;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宗旨在于合理补偿损失,而不是在于惩罚功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要掌握执法人员并无违法或过错责任;事件的发生具有其偶然性、不可预见性;执法行为与受害人突发性死亡或遭受重大损害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 标签: 行政执法 突发事件 人身损害 无过错责任
  • 简介:当前被害人过错在审判实践中不是大小的评价问题而是有无的认定问题,该问题恰又是决定被害人过错这一酌定量刑情节规范适用的前提。审判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被害人与犯罪人互动的行为都能认定为一种过错行为,至少被害人的适当行为、尚需证实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应排除在被害人过错认定的藩篱之外。认定被害人行为是一种过错行为必须满足两个要件:一是被害人对危害结果施加了原因力,即被害人过错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二是被害人行为逾越了社会相当性所能容许的范围,即被害人过错是一种侵害社会伦理秩序的行为

  • 标签: 被害人过错 因果关系 社会相当性
  • 简介:过错推定,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行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诉讼中,能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自己无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的行为中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其属于民法中的特殊侵权责任,对其进行研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是目前普遍化的研究方向,对于进一步了解民法上责任的承担,体现现代民法对于公平正义的维护以及合理归责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过错推定原则的概念与适用范围,提出对过错推定原则的建议。

  • 标签: 过错推定原则 独立性问题 具体适用范围
  • 简介:侵权行为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侵权责任是一种法律价值判断.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是两个不司的法律概念,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构成要件.对于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问题,学术界已经初步达成共识,而过错以及过错在侵权责任中处于何种地位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的角度分析了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与过错分别处的地位,进而得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可以作为过错的认定标准.

  • 标签: 侵权行为 侵权责任 识别能力 过错
  • 简介:侵权法归责体系建立在归责原则的基础上,归责原则的区分则建立在归责基础的区分之上。过错责任概念直接说明了责任基础在于过错,而无过错责任概念只表明责任基础不是过错,但并未揭示责任的基础。损害(或法益侵害)是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前提而不是归责基础。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基础在于异常风险注意义务之违反。异常风险注意义务违反的标准并非一般理性人标准,而是特别标准。

  • 标签: 归责基础 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 异常风险
  • 简介:网络的“放大效应”“扩散效应”“非实时性”“信息瀑布效应”催生出较大风险,基于此,其也对进入该领域的公民提出了更高的自我保护的注意义务之要求。倘若公民没有履行注意义务而导致自身法益受损结果而成为了被害人,则被害人过错对于行为人责任的影响将被纳入到考量因素范畴。被害人教义学的根基在于自主决定权的确立,在被害人自己存在重大过错的情况下,遵照“法益阙如”的原理,行为人的责任刑应随之降低。本文将网络领域被害人过错的情形总结为“不法意图型”“自招风险型”“风险交易型”和“擅闯风险型”四种,在判断具体被害人过错时,需要结合被害人的结果预见可能性与结果回避可能性进行综合考察。

  • 标签: 网络领域 风险 被害人过错 结果预见可能性 结果回避可能性
  • 简介:<正>过错作为一般民事责任中的一个构成要件,在民法理论中居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过错的概念,却众说纷纭,各抒已见。因此,寻求一个科学、合理的过错概念虽然困难,但很必要。随着《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对国家机关的民事责任理论的探究越来越受到民法学界和行政法学界的重视,国家机关有无过错,有什么样的过错,采取何种归责原则,乃是国家机关民事责任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 标签: 归责原则 国家机关 民事责任 构成要件 《行政诉讼法》 责任理论
  • 简介:犯罪被害人在犯罪的产生、进程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犯罪学对被害人的研究相比.刑法学中对被害人所进行的研究甚少,但作为刑法学中心任务的定罪量刑中却不能不涉及被害人因素特别是犯罪被害人过错的问题。犯罪被害人过错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对犯罪人的定罪科刑。探究犯罪被害人过错,无论是对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还是在实践中对国家刑罚权的运作.无论是对贯彻宽严济刑事政策、保障犯罪人人权、感化挽救犯罪人,还是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标签: 被害人过错 犯罪被害人 定罪量刑 国家刑罚权 犯罪人 中心任务
  • 简介:被害人过错是诈骗犯罪既遂的重要条件。被害人自身素质低、社会风气不正及社会管理上存在漏洞是滋生诈骗犯罪被害人过错的重要原因。减少被害人过错是防控诈骗犯罪的重要措施。为此须健全法律制度,严密社会管理措施,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加强社会预警等,才能有效减少诈骗犯罪。

  • 标签: 诈骗犯罪 被害人过错 预防控制
  • 简介:适用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条件由法律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无过错责任原则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用

  • 标签: 原则问题 无过错责任 责任原则
  • 简介:被害人过错会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产生重要影响,应当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其适用的法理依据有责任分担说和应受谴责性降低说等。其范围界定需要从主体、主观、行为性质以及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法律效果包括影响犯罪成立、导致犯罪人刑事责任免除以及导致犯罪人刑事责任减轻等。我国目前仅把被害人过错作为酌定情节存在诸多不足,应当在借鉴域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刑法总则中对被害人过错做出明确规定。

  • 标签: 被害人过错 过错界定 犯罪人 刑事责任
  • 简介:2014年7月9日公布的《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2014-2018)》(以下简称《纲要》)其第四部分"加大人权司法保障力度"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司法过错追究机制,统一司法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那么,在法理上,何为司法过错?司法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如何构建司法过错追究机制?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和一些困惑,以供大家批评。

  • 标签: 过错责任 追究机制 审判委员会 主审法官 语义分析 法理分析
  • 简介:适用无过错责任的非凡侵权行为的免责条件由法律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法律有非凡规定的情况,无过错责任原则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用

  • 标签: 原则新问题 新问题探究 无过错责任
  • 简介:专业人士作为社会某些领域的专家可以并且应当以自己独立的身份为社会提供服务,法律不应当强行要求他们在某种组织中从事其专业服务。他们在提供其专业服务过程中应当对自己的委托人或者该种委托人之外某些第三人承担合理的注意义务,否则,即应承担法律责任。对其委托人而言,其行为可以同时产生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对第三人而言,其行为仅仅产生侵权责任。如何防止专业人士的责任过重是现代法律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

  • 标签: 侵权责任 第三人 承担 过错 现代法律 应当
  • 简介:医疗过错的民事责任承担,是适用过错后果责任或只限于医疗事故责任,自《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实施以来,不仅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对病员和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及至医疗行政管理理论,医疗立法理论诸方面发生了碰撞.本文通过对16例医疗纠纷的总结分析,探讨医疗纠纷需适用过错后果责任而不只限于医疗事故责任。案例来源笔者于1994年底从临床和医疗行政管理、医学情报调研生涯转到执业律师的5年,在接爱咨询、受理承办的医疗纠纷案例中,属有明确的过错事实并直接造成损害的后果,或有明确的过错事实并致使贻误诊疗时机而不能得到应有的

  • 标签: 医疗纠纷 过错后果责任 处理原则
  • 简介:目前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制度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必要转变为过错责任原则,并对于具有过错行为模式进行类型化处理。在侵权人无过错的情况下应当赋予权利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对于损害赔偿数额应当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制度改进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领域贯彻了民法的一般原则,体现了专利保护特殊性的要求,充分利用了TRIPs协定所带来的灵活性并借鉴其他国家专利立法经验,也是解决我国目前损害赔偿领域无过错原则适用当中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专利侵权 损害赔偿 无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
  • 简介: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以及违法原则等归责原则皆存在某些"先天不足",无法作为行政不作为的归责原则。法国公务过错原则、德国公职义务标准、英美混合过错原则在处理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方面将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客观化,以适应怠政现象违法认定和责任负担的司法适用需要。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确立过错推定原则来指导行政不作为的归责适用。

  • 标签: 行政不作为 归责原则 过错客观化 过错推定 行政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