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根据OBE理念,对《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分别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并说明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

  • 标签: OBE理念 结果导向教育 服务与管理 教学设计
  • 简介:本文针对该地区农村家蚕农药中毒现状,提出了一套预防家蚕农药中毒方案,以保障蚕作安全,并总结了蚕儿中毒后处理方法,以期把家蚕中毒损失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家蚕 农药中毒 预防 处理
  • 简介:对家蚕“两广二号”正交(芙·9×湘·7)品种雌蛾在产卵期提供明暗两种处理对比试验,结果:暗产卵速度总是比明产卵快且集中,如在交配5小时黑暗条件下,产卵最快且集中,4小时内产卵量达87.61%,6小时内产卵量达97.89%;而明亮条件下,4小时内产卵40.72%,6小时内产卵83.10%。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产卵有利于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另外,各处理在明、暗条件下,对单蛾产卵量、不受精卵率发生影响不是很大,但不同交配时间处理对卵量有显著差异,对不受精卵发生有极显著差异。

  • 标签: 产卵期 光线 产卵量 产卵速度
  • 简介:相传高辛氏时代,蜀地有一蚕女马头娘,马首人身,后世祀为蚕神。《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峤极,峤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考其年代,此故事发生在轩辕黄帝之后约100年前后。古籍对马头娘记载较多,最早见于荀况《蚕赋》:“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意思是说:这不,(蚕)身体像柔婉女人,而

  • 标签: 马头娘 《史记·五帝本纪》 高辛氏 蚕女 轩辕黄帝 石刻造像
  • 简介: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桑树氮素营养研究概况。氮生理功能,土壤中氮活动及桑树吸收利用,施肥方式对桑树吸收氮影响,栽培方式对桑树吸收氮影响,桑树施氮定量方法,最后提几点建议。

  • 标签: 桑树 营养 生理功能 吸收利用 施肥方法
  • 简介:1施春肥春肥能促进芽、叶生长,不仅能提高桑园春叶产量和质量,而且肥效还可延续到夏秋季,促进桑树夏伐后发芽和枝叶生长,增加全年桑叶产量.

  • 标签: 桑树 春季 管理工作 栽培技术
  • 简介:桑苗立枯病是桑苗在苗床期间主要病害,一般在桑苗长出真叶前后、桑茎木质化之前危害,发病严重时苗床内幼苗成片萎倒死亡,损失严重。

  • 标签: 苗立枯病 桑苗 防治 苗床期 木质化 病害
  • 简介: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市蚕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桑园面积达65000亩,比2003年增加7000亩;全市养蚕22万多张,比2003年同期增加4万多张;年产鲜茧17万担;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高,蚕种供应充足,蚕茧质量有所提高.回顾近年来工作,我们主要做法是:

  • 标签: 生态蚕业 蚕桑生产 模式 业务部门 政府部门 蚕业生产
  • 简介:蚕品种“芙蓉”、“湘晖”是湖南省蚕研所选育夏用种,我省从1986年引进以来。由于在繁殖过程中存在原蚕较难养、不受精卵和生种多、繁殖系数低等问题,影响了该品种在我省推广步伐。为了做好今年秋繁工作,我部于8月15~16日召开蚕种场座谈繁殖芙蓉、湘晖有关技术问题,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钟生泉副教授,省蚕研所李宝瑜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座谈。现将若干技术问题意见整理如下,供繁殖该品种时参考。

  • 标签: 蚕品种 原蚕区 收蚁 二化性 生种 蚕期
  • 简介:本实验用4个三元杂交种、2个二元杂交种和2个原种为实验材料,4龄起蚕开始饲养,以茧层转换率、近似消化率、丝长、丝量、干茧出丝率等为指标,分别对原种、二元杂交种、三元杂交种间饲料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对食下量、食下率近似消化量、近似消化率、茧层转换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二元杂交种食下率、近似消化率高于三元杂交种,而三元杂交种又高于原种;②对于茧层转换率,三元杂交种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与原种之间差异不显著;③对于丝长、丝量,三元杂交种略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高于原种.因此,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 标签: 家蚕 饲料效率 杂种优势
  • 简介:翠屏区地处宜宾市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农村经济以近郊蔬菜、远郊水果为主。蚕桑有一席之地,但有日渐萎缩趋势。蚕业发展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样环境中发展蚕桑,需要探索引进切合实际新路子。实践表明,“组合养蚕”,用重点突破、以点带动发展方式让蚕业在远郊农村形成一村一品、一社一业格局,是一条有希望路子。“业主或准业主”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组合养蚕”方式。

  • 标签: 蚕业发展 农村发展 业主 蚕桑 城郊 农村经济
  • 简介:关于蚕的人工饲料研究已有很长历史,在昭和35年(1960年),以桑叶粉为主体的人工饲料首次在全龄饲育获得成功。当时作为参与以茧质问题为中心制丝技术改良研究笔者,对于人工饲料在养蚕业应用,虽然也有迷惑感觉,但是,因此而可以实现全年养蚕,制丝工厂也能全年获得新鲜蚕茧,可以设想,制丝工艺将更加合理化,生丝品质也可得到格外改善,所以,对人工饲料发展前途抱有很大期望。其后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在此其间,开始在蚕丝试验场,以后在各大学,县蚕单试验场,民间企业等都进行了多边研究。在获得

  • 标签: 人工饲料育 丝质 茧质 四分之一世纪 制丝 民间企业
  • 简介:丝绸产业是我国原料“比较优势”很突出产业。但由于缺乏著名品牌等因素,导致丝绸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局面。要依托原料比较优势,培育品牌、技术等竞争优势,促进我国丝绸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丝绸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地位。

  • 标签: 丝绸 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升级
  • 简介:作者1987~1992年调查研究了我省各蚕区桑红叶螨天敌种类,初步鉴定为2纲8目15科■其中食螨瓢甲、食螨瘿蚊、食螨蓟马、小花蝽,植缓螨分布广,数量大,为控制该螨优势种■同时研究了各种天敌在我省盆地内部各蚕区分布状况,通过室内饲养测定了几种主要天敌对该螨日捕食量,计算出天敌指数,可用于该螨发生预测。估计未来种群扩张或收缩。

  • 标签: 桑红叶螨 天敌 捕食作用
  • 简介:《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主办专业科技期刊,创办于1964年。其前身是广西区蚕业指导所主办《广西木薯蚕简报》(1964年)、《广西蚕业简报》(1965年)。1966年正式创刊,刊名为《广西蚕业通讯》,1994年更名为《广西蚕业》。《广西蚕业》至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0期(含简报58期)。回顾《广西蚕业》四十年来发展历程,凝聚了多少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为之撰稿、审稿、编辑所付出辛勤劳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

  • 标签: 《广西蚕业》 发展历程 1966年 1994年 技术推广 科技期刊
  • 简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每个蚕种场面前关键问题,只有保证蚕种质量,种场才能有生存希望,才能有效益,有了效益才能有发展.当前随着农村原蚕点规模扩大,家蚕病死蛹时有发生,后期死蛹增加,势必降低公斤茧制种量,严重影响了蚕种场经济效益,已成为目前蚕种生产上急需解决问题.本人在原蚕点工作经常碰到饲养水平较低和饲养条件较差一些原蚕户,饲养原蚕后期死蛹率都比较高,甚至是整批种茧质量不合格,不能制种,而且往往发病严重又是饲养张数较多农户,对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为此,结合本人20多年来在蚕种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与教训,探讨一下防治家蚕病死蛹一些方法.

  • 标签: 家蚕 制种 防病消毒 贮桑室卫生 种茧运输 饲养管理
  • 简介:早在2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桑属植物。人类利用桑属自然资源历史,也已有5000年左右。古丝绸之路记载了我国人民植桑养蚕,缫丝纺绸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时至今日,蚕桑业发展更大。就陕西省安康地区而言,1987年蚕茧产量已达5270吨。1988年安康县有桑园7.9万亩,桑树3510万株,计划1990年产茧量达到2500吨,悠久

  • 标签: 蚕桑业 蚕茧产量 古丝绸之路 植桑养蚕 产茧量 桑属
  • 简介:“地界桑”是我县蚕农在承包耕地分界处各自栽植一行桑树,此种栽桑,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和耕作,又能促进耕地单产多收,是一种粮、桑、猪立体农业综合开发较好模式。这种栽桑形式在我县试点后,已显示出它积极作用。与“四边桑”或大行间作桑相比,各有千秋,它有它优点和实用价值,受到蚕农欢迎,很快就在全县发展起来。

  • 标签: 栽桑 粮食生产 立体农业 发展蚕桑 七村 一村
  • 简介:蝇蛆病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病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一种蚕病,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病造成损失约占整个蚕病损失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 标签: 蝇蛆病 家蚕 防治 体内寄生 夏秋蚕 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