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车前草(PlantagoasiaticaL.)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我区吉安县永和乡,人工种植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吉安县永和乡种植车前草4000余亩,发生车前草褐斑面积达1500余亩。一般丛发病率达20~40%,穗轴发病率10~30%,发病最重的锦源村委,种植车前草600余亩,发生车前草褐斑面积达90%以

  • 标签: 重要生产基地 PLANTAGO 调查初报 泥沙质 病害流行 叶柄病
  • 简介:通过选择5种药剂,在屏南县康里村大塆脐橙园开展了脐橙溃疡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脐橙春梢、夏梢、秋梢和果实的溃疡均有防效,依据防效提出春梢、夏梢以20%噻菌铜(龙克菌)、47%春雷·王铜等铜制剂防治为主,秋梢及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前以靓果安等生物制剂为主,铜制剂为辅的防治方针,以期为屏南脐橙溃疡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脐橙 溃疡病 防治效果
  • 简介:为有效控制芝麻茎点枯发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研究几种防治处理对芝麻茎点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前分别用75%敌磺钠和0.5%硫酸铜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苗期、盛花期和盛荚期喷施48%瑞枯霉,盛花期和盛荚期喷雾叶面肥氨基酸对芝麻茎枯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约为84.49%。播种前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并结合苗期、盛花期、盛荚期相应药剂处理能有效控制进贤芝麻茎点枯的发生。

  • 标签: 芝麻 茎点枯病 防治效果
  • 简介:目前南方大部分稻田采用连作耕作制度,并且滥用农药现象严重,这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探讨稻田轮作对减轻稻田、虫、草害的生态作用,本试验以长期水稻连作为对照,根据14年田间定位试验,详细研究了稻田轮作对水稻、虫、草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稻田水稻的病虫草害。稻田轮作处理的早稻纹枯病发病率平均比连作处理低10%,病情指数低0.4%;晚稻纹枯病的病株率平均比连作处理低17.7%,病情指数低13.3%。轮作处理的早晚稻稻曲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也都低于连作处理。轮作处理所受虫害比连作处理要轻,轮作稻纵卷叶螟造成的白叶率和二化螟造成的白叶率明显低于连作。轮作处理的杂草生长情况比连作处理弱。

  • 标签: 长期定位试验 稻田轮作 病、虫、草害
  • 简介:2016年,江西省南昌县和新建县的直播水稻出现大面积的斑块状枯黄,调查发现这些水稻的根部具有根结,同时从土壤当中分离到大量的根结线虫2龄幼虫。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自这2个水稻种植地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确定该根结线虫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graminicola)。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是水稻产区一种重要的线虫病害,在我国江西则是首次发现。

  • 标签: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 水稻 鉴定 江西
  • 简介:往年江西油菜菌核发生在成株期,一般茎秆上要在3月底4月份初出现斑,4月底5月初才会出现死秆。2015年在婺源两乡镇油菜苗期发现重发菌核,始期在2014年12月,次年1月达到重病期,出现严重死苗现象。在江西,油菜苗期重发菌核系首次报道。本文描述了油菜苗期菌核症状特点,调查了不同品种对苗期菌核抗性的差异。

  • 标签: 婺源 油菜菌核病 首次发现
  • 简介:连续3年在江西省境内,对松枯梢的分市、危害及病原菌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病原鉴定。结果证明松枯梢遍布我省6个地区、10个市及30余个县的火炬松林、湿地松林,从苗木到幼树仍至大树均可发病.发展迅速,危害较严重.已有成片死亡、马尾松发病很轻。该病害病原苗是Diplodiapinea(Desm)Kickx。

  • 标签: 松树 枯梢病 分布 病原菌
  • 简介:水稻褐鞘是南方稻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为10~16%,感品种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为了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调查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0年10月水稻黄熟期、当病情稳定后,在上高县李家村对该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

  • 标签: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黄熟期 南方稻区 李家村 调查分析方法
  • 简介:由茎枯病菌(PhomaasponaqiSacc)侵染芦笋幼茎、嫩梢而造成的危害,在全国各芦笋产地都有了报道。在防治技术上,以清除病残株,集中一段时间留母茎结合化学药剂保护法,在生产上进行应用,起到有效的防病作用,并得到暂时控制病害之目的的。原则上,病害防治提倡预防为主,即在

  • 标签: 茎枯病 病害防治 子器 菌丝体生长 PHOMA 幼茎
  • 简介:将木霉(Trichodermaspp.)菌株Tr14、Tr25、Tr85分别制成含2×10^8g^-1孢子的单菌株、双菌株(Tr14+Tr25;Tr14+Tr85;Tr25+Tr85)或三菌株(Tr14+Tr25+Tr85,TM3)复合可湿性粉剂(WP),用于防治草莓枯萎(Fusariumoxysporumf.sp.fra-gariae)的室内药效生测试验。结果表明:经TM3WP200倍,30%精甲?噁霉灵WP1500倍以及Tr14+Tr85双菌株复合WP处理的草莓苗,在发病率(IOD,%)和防治效果(ERDC,%)上,无显著差异,但它们(IDO/ERDC)都显著地低于(P≤0.05)或高于(P≤0.05)经单菌株200倍、其他双菌株复合WP200倍、以及空白对照处理的草莓苗。继续将TM3WP分别用于2016、2017年上海、北京、福建和重庆的两年四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经TM3WP100、200倍、以及30%精甲?噁霉灵1500倍处理的草莓苗,其两年四地的IOD值和ERDC值,都显著地低于(P≤0.05)或高于(P≤0.05)经TM3WP400倍、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以及空白对照处理的草莓苗。

  • 标签: 木霉菌 草莓枯萎病 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
  • 简介:园林植物白粉是由白粉菌科的真菌引起的病害。植物患病后,不仅使植物失去原有的观赏价值,而且发生严重会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摸清南昌地区园林植物白粉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在进行实地调基础上查,初步鉴定出南昌园林植物白粉26种,分布在19科植物上,同时对该病提出防治对策。

  • 标签: 园林植物 白粉病 防治
  • 简介: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只死亡的最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诊断该病的方法主要是胶体金快速检测试板法,虽然检测方法较简便快速,但其敏感性较差。通过对NCBI网站GenBank发表的CPV-2基因组序列的分析,选择该病毒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对阳性病料扩增及扩增产物测序,与NCBI发表的相关基因对比,同源性在99.8%-100%,成功建立了特异性、灵敏度高的PCR方法,最低只需2.5PgDNA模板。在对28例可疑CPV病例检测中,本方法检出25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率为89.28%;胶体金检测板检测出20例阳性、8例阴性,阳性率为71.42%,证实PCR方法比胶体金检测更敏感。

  • 标签: 犬细小病毒 PCR 检测方法
  • 简介:从土壤中筛选的经抑菌实验证明对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nelumbicola)有拮抗作用的细菌3-b,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和pH条件得到发酵液对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32℃pH7的条件下用PDB培养液培养得到的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为18mm。该培养条件的获得为进一步开发防治白莲腐败的生防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镰刀菌 生防菌 培养条件 筛选
  • 简介:芝麻茎点枯是芝麻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的田间抽样方法,提高调查病株率的准确性,笔者于1990年进行了该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一、研究方法1.在芝麻成熟期,该病病情稳定,选择不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类型田7块,每块田调查250~310个样点,每个样点为10株,记载各样点病株数,绘出田间分布实况图。

  • 标签: 芝麻茎点枯病 抽样技术 分布型 发病程度 聚集分布 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