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芬是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s)、促炎肽和/或脂氧化酶(LOXs)的活性,从而抑制致炎性物质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及血栓素的生物合成,使缓激肽释放减少,产生显著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酮芬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定量地取决于药物的酸性,对白细胞介素-8(IL-8)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能增强其抗炎活性。酮芬的抗炎活性可能还与各种活化剂所引发的清除活性氧(ROS)、活性氮(RNS)及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突变的能力有关。酮芬因抑制COX-2活性而降低内源性PGF2α浓度,有诱导癫痫发作的潜在风险。局部用酮芬,可因为Ⅰ型游离自由基的作用而引起光敏毒副反应,还可因分子结构中分离的羧基而导致接触性皮炎反应。该文系统地综述近年来酮芬的药动学、药效学和药理毒理研究进展,重点从化学本质上揭示其产生药理、药效和毒副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设计、开发酮芬类新产品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物 酮洛芬 环氧合酶 脂氧化酶 二苯甲酮生色基团 光敏毒性副反应
  • 简介:目的比较美托尔与卡维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婺源县中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50例,按照患者接受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维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及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及TNF-α、IL-6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托尔,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 标签: 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卡维地洛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维地与美托尔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到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卡维地,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卡维地罗 美托洛尔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美托尔以及卡维地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自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间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择取76例,借助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各计38例,研究期间参照组会为其提供美托尔,而探究组则为其提供卡维地,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实施治疗后探究组患者其TNF-α、IL-6以及IL-1等指标数据皆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探究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数据也显著性高于参照组(P<0.05)。

  • 标签: 卡维地洛 慢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阿尔海默病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患者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身机体会不由自主控制出现颤动以及肢体反射功能障碍的情况[1],这种疾病是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退行性病变。阿尔海默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迟缓以及四肢僵硬的情况,对于患者的嗅觉感官和意识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并且这种疾病的临床致残率较高,所以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2],需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常规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才能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 标签: 降糖药物 阿尔兹海默病 进展分析 综述
  • 简介:1例24岁男性患者因病毒性脑膜脑炎给予阿昔韦(0.5g静脉滴注、3次/d)、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甘露醇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3次/d)、磷酸肌酸钠(1g静脉滴注、1次/d)、胰岛素注射液(6U+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注射液(2ml静脉滴注、1次/d)、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0.2g口服、2次/d)和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3次/d)等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视朦,视远物不清,瞳孔扩大,直径约5.0mm,结膜充血。停用阿昔韦,其他药物继续使用。5d后,患者结膜充血有所改善,瞳孔稍有缩小,视力有所好转。随访2个月,患者未再出现视物模糊。

  • 标签: 阿昔洛韦 视觉障碍
  • 简介:目的对盐酸厄替尼A晶型、B晶型进行鉴定,了解制剂过程对晶型稳定性的影响,确定A晶型盐酸厄替尼片的开发工艺.方法: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分光光度法(IR)、电镜扫描(SEM)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对两种晶型进行鉴定.通过XRD技术对晶型的转化进行研究,并比较两种晶型的理化性质及片剂在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差异,对片剂的工艺开发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两种晶型具有不同的晶型特征.A晶型溶解性好,溶出速度快,稳定性差;而B晶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湿法制粒中润湿剂的加入会导致A晶型转变为B晶型.结论:采用XRD、IR、SEM和DSC技术可以对药物晶型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以A晶型替代B晶型制备盐酸厄替尼片,采用干法制粒,但需改善包装,保证晶型的稳定性.

  • 标签: 盐酸厄洛替尼 晶型 X射线粉末衍射
  • 简介:患者男,56岁,因冠心病于2001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给予比索尔(博苏)口服治疗,患者口服5mg(1片),6h后即出现双耳听力下降,伴高音性耳鸣,无眩晕,于耳聋出现18h后来我院就诊,检查示双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无充血,各标志清楚,活动度好,乳突无压痛.纯音测听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250~8000Hz各频率气、骨导听力均下降.

  • 标签: 比索洛尔 中毒性耳聋 冠心病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比索尔、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尔治疗,实验组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尔、螺内酯治疗,对比2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缬沙坦联合比索尔、螺内酯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尔治疗的总有效率(7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其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比索尔、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缬沙坦 比索洛尔 螺内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接受奥他定滴眼液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普拉芬滴眼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整理眼科收治患者病历,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资料抽取72份进行分析,患者术中接受护理不同均分,2组各36例,参照组为单一奥他定滴眼液治疗患者,研究组为联合应用普拉芬滴眼液治疗患者,总结不同方案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差异,分析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患者在研究组接受治疗后,达到了更高的有效性,对比出现统计差异(P<0.05)。患者在研究组接受治疗后,有更低的几率出现不良反应,对比呈现统计差异(P<0.05)。结论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接受奥他定滴眼液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普拉芬滴眼液,能够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效果,促进治疗有效性的提升,同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适合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奥洛他定滴眼液 联合治疗 普拉洛芬滴眼液 不良反应
  • 简介:昔芬是第二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骨组织中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在乳腺组织和子宫内膜中则有抗雌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发现它还有预防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breastcancer)的作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流感样症状、潮热、小腿痉挛、外周水肿、宫腔积液及胆囊疾病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有静脉血栓栓塞和致死性卒中,不同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完全相同。长期使用雷昔芬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突发事件危险无显著影响,也不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雷昔芬降低临床椎骨骨折(clinjcalvertebralfractrue)和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与增加静脉血栓栓塞和致死性卒中的风险相当,临床医师在选用该药时应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 标签: 雷洛昔芬 临床椎骨骨折 浸润性乳腺癌 静脉血栓栓塞 致死性卒中
  • 简介:1例63岁女性,糖尿病史4月,口服格列吡嗪和阿卡波糖治疗,一直无不良反应。后因患单纯疱疹给予泛昔韦0.25g,3次/d口服。首次用药2h后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检查排除肠道感染。停用泛昔韦,改用阿昔韦0.5g,1次/d静脉滴注,格列吡嗪和阿卡波糖继续服用,同时给予补液及对症治疗,第2天头晕和胃肠反应症状完全消失。继续静脉滴注阿昔韦4d,单纯疱疹全部结痂,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泛昔洛韦 头晕 胃肠反应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芬待因(可待因+布洛芬)的镇痛作用及其组方分析。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等毒理和药效试验,观察芬待因及其各组分的镇痛作用,用金氏法分析药物相互作用性质。结果可待因和布洛芬按13:200配方其镇痛作用增强,同时也能增加布洛芬的抗炎作用,毒性下降。结论芬待因的组方是合理的。

  • 标签: 洛芬待因 镇痛 抗炎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美托尔治疗心衰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美托尔。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尔可以提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心衰
  • 简介:目的观察卡维地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于患者血脂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I、II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八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卡维地治疗(研究组)和美托尔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及其糖脂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9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疗效均令人满意,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疗效评定相似。治疗组患者的血脂、血糖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安全可靠,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降压作用与美托尔相似,但其对于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疗效更优,更适于合并血脂、血糖代谢功能紊乱的高血压患者。

  • 标签: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高血压 胰岛素 血糖
  • 简介:阿尔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药在治疗阿尔海默病方面具有多途径、多方式、多靶点作用的优势,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香豆素类、酚酸类和木脂素类等中药成分针对阿尔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中药活性成分用于治疗阿尔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 活性成分 综述
  • 简介:阿尔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对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在此从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两方面总结其发病机制。在遗传因素方面,发现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早老素基因,载脂蛋白ε4基因,Tau蛋白基因,早期即刻基因等在发病过程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巴沙星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巴沙星对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与有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巴沙星的杀菌作用,观察巴沙星的抗菌活性影。结果巴沙星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具广谱抗菌活性,尤其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活性优于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巴沙星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MBC与MIC相一致,在体外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结论巴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临床应用前景好。

  • 标签: 巴洛沙星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活性 琼脂稀释法
  • 简介: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具有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临床用于疼痛或炎症疾病的治疗.目前市场上NSAIDs制剂多为口服剂或栓剂.由于已经发现口服NSAIDs后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副作用,而且在治疗术后疼痛或因癌症引起的疼痛时,多数无法口服药物,因此,有必要研制NSAIDs的静脉给药剂型.

  • 标签: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临床应用 胃肠道功能紊乱 非甾体抗炎药 静脉给药 化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