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限制婴幼儿双前臂的运动。方法将婴幼儿罩衣进行改制。结果约束唇裂术后患儿双前臂。结论避免了唇裂术后患儿双手触碰伤口。

  • 标签: 约束罩衣 唇裂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是脑外科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急救手术。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的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食物返流流入气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食管反流 护理
  • 简介:摘要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显著影响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常见心律失常,并随年龄而增加,对年龄较大的手术患者,护士应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房颤对患者的危害。

  • 标签: 老年腹部术后 心房纤颤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ICU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从护理角度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肺部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脑出血术后病人的致残率,提高其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方法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及家属的护理能力,采用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让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结果本组术后3个月自理能力较术后1个月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综合文献报道的脑出血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论这种方法可降低脑出血病人的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恢复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20例胃肠道、食道及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护理干预措施与疼痛控制情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 标签: 疼痛 普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回收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6例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46例自体血回输患者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方便、经济、安全,并有效避免了异体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关节置换 回输 自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预防措施,及早发现治疗,做好术后功能恢复指导。方法对93例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的诊治及术后功能恢复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治疗93例,89例达优良效果。结论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做出诊断,进行手术松解挛缩筋膜,术后加强功能锻炼可达理想效果。

  • 标签: 臀肌筋膜挛缩症 预防 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便秘问题不容忽视,应当早期评估、早定计划、早期干预,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措施,因人而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 标签: 肝癌 介入术 便秘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威利坦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于术后当天口服威利坦片400mgBi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天肛门水肿程度。结果治疗组术后第2、4、6天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威利坦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效果好。

  • 标签: 威利坦 混合痔 术后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不同年龄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方法ASAⅠ~Ⅲ级下腹和下肢择期手术病人500例,按年龄段分为两组(A组380人,年龄为14~60岁,B组120人,年龄为60~90岁),分别给予A组术后硬外首剂注入吗啡3mg,再接PCEA泵(0.45%罗哌卡因100ml)。B组术后硬外首剂注入吗啡2mg,再接PCEA泵(0.36%罗哌卡因100ml)。结果A组与B组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均取得满意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病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中的应用疗效是确切的、可行的。

  • 标签: 罗哌卡因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后应用加兰他敏对老年患者全麻下早期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手术且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200(男105,女95)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加兰他敏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15%,对照组为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对加兰他敏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论术后肌肉注射加兰他敏能降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的POCD发生率,并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实验验证。

  • 标签: 加兰他敏 认知障碍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本科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谵妄的发生机制,总结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文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3天并发谵妄,经治疗护理意识恢复正常,股骨颈骨折经康复训练痊愈出院。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谵妄是常见的并发症,提高对此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及预防,其预后是满意的。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谵妄 术后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CPR术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和脑复苏的护理。认为患者抢救成功护理的主要经验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序、系统的护理监测及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得以生存。

  • 标签: 药物过敏 心跳骤停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认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通过病情观察,呼吸机辅助呼吸,良好的气道管理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程度,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术后护理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高危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适当的冲洗引流、控制感染、针灸治疗腹压增高等防治手段和护理措施。结果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前列腺术后必须及时处理膀胱痉挛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康复操的临床应用,使乳腺癌术后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恢复自信心,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设计了一套康复操。按不同阶段指导病人锻炼患肢功能,并设计功能锻炼计划实施表及效果评价表(患肢五围及功能恢复情况)来观察效果。以尽早进行术后综合治疗。结果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康复锻炼的情况成正比。本组125例乳腺癌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患侧上肢的功能达到健侧或患侧术前水平者115例,占92%。结论康复操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运动,增强了患者的主动锻炼意识,促进病人术后恢复,缩短了术后治疗时间。

  • 标签: 康复操 乳腺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灌肠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术前灌肠组(60例)与不灌肠组(60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前1小时血钾变化情况和术后肠功能、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不灌肠组术后肠鸣音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灌肠组(P<0.01),不灌肠组术前1小时静脉血清钾均在正常范围内,灌肠组血清钾25.00%(15/60)低于3.5mmol/l,不灌肠组和灌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妇科腹部某些手术患者,术前不灌肠为宜。

  • 标签: 外科手术 肠功能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科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发生率、形成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7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观察其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形成,分析血肿形成原因,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5.4%,发生血肿主要原因与操作不当、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够和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有关,发生血肿的病人经过有效护理血肿均能良好吸收。结论按照穿刺部位血肿的形成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血肿的发生率,降低介入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介入术 股动脉损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