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先天性肝外门腔静脉分流(Abernethy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Abernethy畸形并下消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男性,20岁。反复间歇性便血20年。重度贫血貌,外周血WBC2.0×109/L,RBC2.6×1012/L,HB41g/L,PLT125×109/L;粪红色软便,OB(+++),血液(++);经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部血管彩超、腹部CT血管重建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行结直肠周围血管离断和直肠下段曲张静脉缝扎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年,生活质量好。结论Abernethy畸形分为Ⅰ型和Ⅱ型,Ⅱ型患者肝外门静脉广泛扩张并导致门腔静脉分流,以下消化为主要临床表现。

  • 标签: ABERNETHY畸形 下消化道出血 影像学检查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对不明原因的消化(OGI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65例不明原因的消化患者做胶囊内镜检查,详细观察统计分析其影像资料。结果6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胶囊内镜摄片时间平均为507min(480~545min),检查过程中均无不适,6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本组65例内镜检查结果阳性48例,一例可疑阳性,16例阴性。小肠多发溃疡并出血17例,空肠憩室并出血6例,空肠肿瘤6例,回肠出血3例,缺血性肠病2例,小肠血管瘤2例,小肠crohn疾病5例,血管畸形2例,Meckel憩室1例,空肠息肉3例,NSAID相关性小肠病1例,诊断阳性率73.85%(48/6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检出率较高,对不明原因的消化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脑外伤患者术后合并上消化的最佳护理方式,为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外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消化止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各自护理后,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再出血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脑外伤患者术后进行系统性护理,包括密切的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呕吐物、大便的颜色及性状,尽早的对上消化进行诊断及处理,全方位的进行预防,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外伤 老年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康复
  • 简介:目的为探讨B超与胃镜检查对预测门脉高压性消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选的54例肝硬化患者均经B超与胃镜检查,以了解门静脉的内径大小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结果门静脉内径大小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11,P<0.05),门脉扩张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消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77,P<0.05)。结论B超门脉内径大小与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可作为门脉高压消化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 B超 门脉 肝硬化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病人女性,7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加重7天于1999—04—06入院,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未用葡萄糖溶液。入院第2天9pm频繁恶心、呕吐、出现神志不清,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呼吸28次/min,心率112次/min,血压17/10kPa,浅昏迷,双肺布满干湿性罗音,肝颈静脉回流征(+),血糖16.8mmol/L,尿酮体(+++),PCO25..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肺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 症状 抢救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非静脉曲张性消化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镜止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2.7%,髙于对照组的78.0%(P<0.001)。研究组输血量(414.93±49.75)mL、止血时间(2.17±0.59)d、住院时间(6.23±0.5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Forrest各分级的治疗成功率均髙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技术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效果好,输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技术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抢救护理流程再造在急性消化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急性消化出血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流程,护理组采用抢救护理流程再造,对比两组止血效果,记录两组止血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mmHg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患者呼吸道误吸发生率、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止血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止血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mmHg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呼吸道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抢救护理流程再造用于急性消化出血中,可促进患者抢救效率提升,并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开展运用。

  • 标签: 抢救护理流程再造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病例:患者女,61岁,因“间断黑粪伴暗红色血便3年,加重5d”于2013年1月21日收治入院。患者3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黑粪,伴暗红色血便,每次约50~200mL。发作时间间隔为1个月至半年不等,每次发作均排3—5次黑粪,并伴暗红色血便,有时成形,有时不成形。便前偶有腹部隐痛和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渣样物或血凝块,便后腹部隐痛可缓解。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小肠 出血 诊断
  • 简介:消化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既往去多采用内科或手术治疗。近年来,采取胃镜下止血,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已逐渐成为消化出血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良好规范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将我们近年来内镜治疗消化出血病人2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经内镜治疗 护理体会 治疗效果 胃镜下止血 临床常见
  • 简介:目的:探究ICU患者行CRRT并发应激性消化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34例处于ICU并实施CRRT的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功能得到控制有25例(73.53%);间断性血液透析患者5例(14.71%);自身脏器管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有2例(5.88%);经济负担过大导致出院有2例(5.88%)。结论:探究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行CRRT并发应激性消化的影响因素,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ICU患者 CRRT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剖腹探查对急性消化出血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急性消化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因急性消化出血住院,并最终行剖腹探查的9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出血定位、病因及相关辅助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成功定位出血灶者63例,术前诊断未明者29例,经剖腹探查确诊者24例(82.8%)。剖腹探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者87例(94.6%),其主要病因为小肠憩室(24例)和小肠间质瘤(17例);手术治愈84例(91.3%)。结论剖腹探查对急性消化出血可取得较满意的诊治效果,但术前尚需完善出血定位检查为手术提供依据,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探查。

  • 标签: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剖腹探查 内镜 诊断 病因
  • 简介:目的评价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急性消化出血的疗效、适应证以及初步探讨其疗效相关因素。方法采用OlympusHX-5LR—Ⅰ钛夹置放器和MD850内镜用金属钛夹对20例急性消化出血病人在内镜下作钳夹止血术治疗。结果20例急性消化出血病人均经钛夹治疗获即时止血,止血成功率为100%,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急性消化出血具有高效、快速、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治疗 内镜下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止血夹 并发症 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围手术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90例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比率;门脉高压控制时间、消化停止的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门脉高压控制时间、消化停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者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减少再出血发生率。

  • 标签: 双介入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围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胃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消化的疗效,探讨其优点与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入选的108例溃疡性消化患者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胃镜治疗组(57例)与常规治疗组(51)例,胃镜组于入院12h内行胃镜下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止血,常规组予静滴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冷生理盐水等内科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输血例数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胃镜组术中即时止血率100%,2例胃镜下血管裸露患者术后48h内发生再出血,该行外科止血,5例溃疡面较大者出现钛夹脱落。常规组10例内科止血效果不佳者改行胃镜止血措施,8例成功止血,2例改行外科止血。治疗中,胃镜组输血比例(1.8%)明显低于常规组(11.8%)(P〈0.05);治疗48h后两组总体止血效果构成差异显著(P〈0.05),胃镜组总体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常规组(84.3%)(P〈0.05),平均住院时间[(5.4±1.7)d]显著低于常规组[(7.7±2.1)d](P〈0.05)。结论胃镜下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与放置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消化具有协同止血作用,较常规内科药物止血效果明显提高,且极大减轻了外科手术率。

  • 标签: 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肾上腺素 钛夹
  • 简介:我院于1994年2月至1997年2月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治疗32例肝硬变上消化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男29例,女3例,年龄28~64岁。按1995年5月北京第五

  • 标签: 脑垂体后叶素 洛赛克 效果分析 化道出血 治疗肝炎 消化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