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后,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所产生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输血前后24h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数值进行记录,并做好相应的统计学比较工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后,所有患者的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原数值较输血前有明显降低,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较输血前有明显增加,输血前后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大量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输入后,会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降低,所以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大输血后,应当密切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状况进行观察。而对于危重病患者,则应当采用血栓弹力图对患者的凝血状况进行动态记录,必要时可以为患者进行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血的补充,避免患者由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出血风险。

  • 标签: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血小板变化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3例(82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胬肉侵入角膜内程度分为≤3.0mm组、3.1~4.5mm组和>4.5mm组,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比观察各组的屈光状态以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结果3组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和平均散光度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内程度与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和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呈负相关(r=-0.732和r=-0.673,P<0.05),与术前平均散光度则成正相关(r=0.845,P<0.05)。术后各组平均裸眼视力、平均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平均散光度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越多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角膜散光情况,提高视力。

  • 标签: 翼状胬肉 屈光 散光 角膜缘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杓型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较杓型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消失可导致心室壁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血管靶器官损坏,临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各种贫血患儿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小儿贫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际标准酶法检测96例各类贫血患儿血清中的LDH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白血病(AL)(初诊病例)、溶血性贫血(HA)及巨幼细胞贫血(MA)的LDH水平均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IDA)、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LDH水平增高不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脱氢酶测定在贫血的辅助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贫血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间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观察研究,分析总结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胃黏膜活检病理结果状况。结果肝胃不和型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80.0%检出率最高,胃络淤血型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65.0%最高。且肝胃不和型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较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淤血型更高(P<0.05)。胃阴不足型患者肠上皮化生检出率30.0%最高,脾胃湿热型患者检出率20.0%最低。胃络淤血型患者淋巴结增生检出率33.3%最高,胃阴不足型检出率5.0%最低。脾胃湿热型患者Hp感染检出率66.7%最高,胃阴不足型检出率30.0%最低。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变化及Hp感染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证型 胃黏膜 活检病理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用血情况及血液检测指标。方法在2014年8月~2017年2月这段期间,于本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无偿献血者中选取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献血者提供常规血液项目检测,在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对比两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P<0.05;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得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P>0.05。结论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初筛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献血者 血站检测 指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内未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小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IgA、IgM、IgG、G3b、G4),C3b、C4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在急性期的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状态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分别为(1.06±0.12)、(0.72±0.18)、(7.23±1.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实验组患儿在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指标为(61.43±4.86)、(40.32±4.13)、(1.18±0.15),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且有部分的B淋巴细胞失调,因此积极调节小儿免疫状态,对患儿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变化规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cacid,Hc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检者血浆中Hcy,维生素B12(VitB12)和叶酸(folicacid,FA)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17.15±4.63µmo1/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2.62)µ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浆FA和Vit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男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高Hcy血症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同型半半胱氨酸 脑梗死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变化情况加以探讨。 方法 本研究针对我院于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44 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各种症状(干涩、异物、灼烧等)干眼症,以及相关实验数据: 泪膜破裂时间(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 CFS)、泪液分泌实验( SI t)、下睑泪河高度实验( lower eyelid tear river height)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手术前各项数据,术后各时间点的症状均有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但经过较长时间恢复后, BUT 数据与术前对比基本接近,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从 CFS 数值、泪液分泌时间、下 手术后 30d开始, BUT值跟手术前水平持平, P>0.05。对比术前,术后 1d 、 3d 、 7d 的 CFS数值、 泪液分泌时间、 下睑泪河高度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超声乳化技术作为眼科较为成熟的技术,属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对于白内障患者眼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白内障吸除术 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contact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术前、术后眼前节参数、拱高及角膜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40例(74眼)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观察,使用iTrace像差仪测量角膜曲率K1、K2值,角膜像差参数角膜总像差(CTA)、角膜高阶像差(CHOA)、角膜低阶像差(CLOA)。使用Pentacam眼前节全景分析仪测量前房角宽度(300~900方位)(ICA)的变化。使用眼前节OCT检查测量前房深度(ACD)的变化、ICL拱高的变化。结果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角膜波前像差参数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前房角宽度较术前明显变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ICL拱高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植入术使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参数发生改变,改善了患者的视觉质量,ICL拱高位置也比较稳定。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眼前节参数
  • 简介:微量元素对人体起着特殊的生理作用,其既是人体内所必需的元素,也作为金属离子与自由基产生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细胞呼吸、细胞氧化作用及DNA和RNA的复制.

  • 标签: 营养性贫血 儿童 头发 微量元素 含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药的现状、趋势,并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药库电脑中的《药房药品销售》为依据,对我院2015年~2016年口服糖尿病药品使用品种、用药频率(DD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对于开具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用量总量、DDD值、DDDS值及DUI值,其2015年用药总量最多的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吡嗪缓释片,至2016年,用药总量最多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美脲胶囊,且DUI值均在1以下。结论用药频率排序反映了我院糖尿病患者用药趋势,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 口服药品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为(126.54±11.02)、CKMB为(22.49±2.47)、LDH为(164.29±12.58)、Mb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最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指标 心肌梗死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ALT、AST、ALP、GGT、T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AL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能及时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生化指标 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免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分钟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伤后立即、3小时、8小时各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到伤后3小时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伤后8小时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小时才出现明显的水肿,水肿呈现逐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的高峰的出现。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合并症 海水浸泡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ALB、TBA、CHO、CHE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为参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肝功能(ALB-白蛋白、TBA-总胆汁酸、CHO-血清胆固醇、CHE-血清胆碱酯酶)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研究组ALB、TBA、CHO、CHE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ChildB级、ChildC级ALB、TBA、CHO、CHE水平与ChildA级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ALB、TBA、CHO、CHE等肝功能指标,可鉴别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判断肝脏损伤程度,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及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糖尿病 血糖控制 护理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手移植病人术后外周血粘附分子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三例手移植病人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粘附分子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术前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术后病人外周血粘附分子CD4、CD28、CD8、CD54、CD11a的水平明显降低,以术后一周为最低;术后维持期上述粘附分子水平逐渐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而CD8、CD11a的水平继续升高,CD11a回升到术前水平,而CD8则明显超过术前水平(P<0.001)。结论:免疫抑制剂对粘附分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种异体手移植病人术后无明显排斥反应与临床观察相符,提示粘附分子可作为排斥反应的检测指标。

  • 标签: 同种异体手移植 术后 临床意义 粘附分子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X3与急性脑梗死(ACI)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溪市中心医院和沈阳二四二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ACI患者为AC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1例为正常对照组。病例组于入院第2、7、14天,对照组于体检当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TX3水平。并且在病例组中分析血清PTX3水平与NIHSS评分、梗死部位、面积大小的相关性。结果ACI组血清PTX3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PTX3水平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P<0.01)。ACI患者PTX3水平与糖尿病、高血压、房颤、颈动脉狭窄以及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5)。ACI患者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与PTX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患者PTX3水平与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可为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Pentraxins 3,NIHSS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声带息肉伴咽喉返流患者手术前后嗓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声带息肉伴咽喉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嗓音学分析软件(德国艾克松,XION型)对患者手术前后嗓音予以分析。结果术后Jitter(0.52±1.62)、Shimmer(1.75±0.58)、RSI(3.89±2.35)、RFS(4.70±1.75)明显低于术前(0.62±1.99)、(2.45±1.16)、(7.43±3.12)、(6.69±2.65),P<0.05;术后SPL(73.45±5.15)、MPT(9.97±2.03)明显小于术前(68.15±6.05)、(8.45±2.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声带息肉伴咽喉返流患者意义重大,可纠正、改善患者嗓音质量,采用嗓音学指标分析,可客观了解患者嗓音质量,在评估手术疗效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声带息肉 咽喉返流 嗓音学指标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