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研究组患者行医护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行医护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常规护理 食管癌 焦虑抑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实施医护护理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医护模式的41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天平均血糖水平(MGL)、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护理可以更好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颅脑损伤 血糖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护模式在先心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分别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来院接受先心手术治疗的84例患儿的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12月份我院开展医护模式后,接受先心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医护模式开展模式后(观察组)与开展前(对照组)各项手术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转中尿量、自动复跳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80%,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3.33%;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4.04%)高于对照组(82.14%),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模式在先心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帮助手术快速、安全完成,优化术后相关指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天数,提升手术医生和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有72例需急救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8),对照组行常规的临床急救模式进行急救,研究组行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急救,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70.3±15.4)min,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3.5±1.1)分,研究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42.8±13.2)min,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4.2±0.5)分,组间比较(P<0.05)。结论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中应用,缩短了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认可,是临床可以推广应用的抢救模式。

  • 标签: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救护理质量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分析我院236例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1.22±4.66)分,对照组评分为(59.35±5.7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数上,观察组8例,对照组67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满意度上,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4.91%,对医师满意度为93.22%,对照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73.72%,对医师满意度为64.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 胸外科管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护理意义。方法选用2014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8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抽取1~68位数字,抽取到奇数的患者分至A组,抽取到偶数的患者分至B组,即每组34例患者。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医护护理,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结果B组患者经医护护理后,骨折部位活动功能恢复评分高于A组患者,水肿、疼痛、化脓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护理方法增强了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 标签: 骨科 术后康复 医护一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5月我院268件手术器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器械清洗管理,另选取2017年6-10月我院268件手术器械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供应室管理,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供应室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各医院进行学习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管理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急救中应用传统模式,实验组急救中应用急救路模式,观察两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住院前死亡率、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开展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其能够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患者生存率。

  • 标签: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重型颅脑损伤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创伤骨科病区医护微信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6月采用传统医护分开交接班模式。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在病区创建微信交班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每日责任护士在床边交接班后在微信群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微信交班,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将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我评价、患者满意度以及平均交接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在病区医护微信交接班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我评价、患者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平均交接班时间缩短至36±3.7分钟。结论在医护微信交接班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能够提高医生与护士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即时性,提高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以及沟通表达能力,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SBAR 医护一体 微信 交接班
  • 简介:摘要总结513例严重刨伤病人采用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救治的体会,包括将120院前急救科、急诊科、ICU整合为急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专科抢救小组;建立危重医学科人员准人手册;量身定制急救设备如同ICU的“移动ICU”救护车为避免院前院内交接时遗漏重要病情,节省书写与交接时间,设计了选择填写式绿色通道危重病人交接本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通知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到现场急救,各环节在信息上提前告知下站做好准备,为创伤急救节约宝贵时间;院内急诊科按伤情预测评估、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监测生命体征、伤情处置、术前准备、检查、转送等组成急救小组分工合作;急诊科与CT室、手术室、ICU、相关专科做好相应的衔接;转运中做好病情监测与生命支持。本组病人急救有效抢救时问为(39.28±6.87)min,抢救成功率85.9%。认为采用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病人进行急救与护理,使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治、ICU及专科治疗,较好地协调相关科室.避免了多科会诊带来的抢救时间延迟和处理上的冲突,缩短黄金抢救时间,显著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严重刨伤 无缝衔接 一体化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4+X”医护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4+X”医护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出院后生活质量、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较短,生活质量、知识掌握水平和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4+X”医护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升护理工作总体效果,降低住院时间,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医护一体化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病区医护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的促进。方法选取本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医护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责任制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七知道、患者躯体检查、护士专业操作熟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基础护理、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医护操作配合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可促进护士积极观察患者的病情,提高医护之间的配合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责任制 整体合作 综合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探讨“医护药信息”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运用“医药护信息”模式体系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正确率。结果应用“医护药信息”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口服药发放流程改进前后患者给药事件比较及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医药护信息”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正确率。

  • 标签: &ldquo 医药护信息&rdquo 一体化 口服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护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运用医护护理流程,并对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痴呆及抑郁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痴呆及抑郁情况的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护理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痴呆水平、抑郁情况具有紧密的关联度,在运用医护的护理流程后,能使护理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的心情处于舒畅的状态中。对于患者的治疗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中被大力的进行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超急性期脑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通过护理模式后在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护理模式。从心理状态改善及生活质量状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通过护理模式后在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显著,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存在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卵巢癌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管理模式在降低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作用价值。方法2015年我肝胆外科开始实施医护管理模式,将2015年1月至12月肝胆外科手术70例患者为观察组,2014年1月至12月6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士对于深静脉血栓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8.9%,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护士对于防治深静脉血栓知识知晓率为100.0%,对照组为70.0%,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成立医护的管理体制可以降低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并提高护士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管理 肝胆外科 深静脉血栓 防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学、做”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健康评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大专实习生109例,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6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在《健康评估》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教、学、做”教学法。结果实习后实验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教、学、做”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健康评估》专业教学中能提高实习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ldquo 做一体化&rdquo 教学法 高职 《健康评估》 专业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护管理在降低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选取病例,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产科综合病房中的6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综合病房中的689例患者对观察组,采用医护管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感染率,分析感染部位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和手术切口最常见。结论在妇产科综合病房实施医护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妇产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室与供应室模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以及供应室的模式中采取品管圈活动(观察组),2017年2月—2017年5月则采用临床常规的管理方法(对照组)。经过定时间的实施后,对比两组管理方式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方面的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在进行研究前的手术室以及供应室的基本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定的可比性。研究后发现,观察组对于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所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室与供应室的模式应用效果较传统的管理方法更为显著,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防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本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施行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措施,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措施,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对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