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1986年,河北康保文化馆文物干部在土城子镇小庄子村调查文物时,从当地村民手中征集到一方铜印。铜印近方形,长5.6、宽5.3、厚1.4厘米。印钮为长方形竖钮。钮长向两侧抹削成“(?)”形,长2.8、宽1.1、高2.4厘米。印正文为汉篆字“剩员指挥第六都朱记”。印背面钮顶刻楷字“上”,钮右侧竖刻楷字“太平兴国五”,左侧续刻楷字“年七月铸”。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为宋太宗赵光义之年号。宋代军制以“指挥”为军队的编制单位,其上为厢、军,其下为都。一都五百人,置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四人,五都为一指挥,统兵官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剩员”当为禁兵、厢兵、士兵因年老或疾病,不能任征戎的,保留其军籍,削减军俸,

  • 标签: 太平兴国 剩员 厢兵 禁兵 康保县 兵官
  • 简介:在山西省第二次文物普查中,于高平中庄村发现一座古老的民用建筑——姬宅。尽管现存的只是一个单体的北房,但风格古朴,年代题记明确,是一座罕见的元代民居。建筑概况姬宅,现存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坐北面南(北偏东15°)。院内西南两面各有小屋三间,东北角另辟一门,内为一独立小院,有北房与南房各数间。整个建筑群内除姬氏

  • 标签: 高平县 建筑概况 《营造法式》 蜀柱 举折 柱础
  • 简介:永修柘林公社易家河大队,于1966年在水库基建工程中,发现明代刑部尚书魏源墓,并取出了一些文物。1972年3月,在当地党组织、革委会和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我们进行了清理。魏源墓位于永修易家河大队的黎家山。墓前有石翁仲、石马和汉白玉神道碑。墓为石构单室券棚式,墓门是用青石凿成兽首啣环双扉枢轴式门。因墓室早年被挖毁,故出土

  • 标签: 石翁仲 刑部尚书 黎家 基建工程 豆青釉 石马
  • 简介:1984年,迁西瓦房庄乡金龙口村刘长兴在挖地时,出土铜印一方,现简介如下:此铜印高3.81厘米,略呈正方形,钮上面刻一“上”字。钮高2.5厘米,钮宽0.9厘米;印面长5.4厘米,宽5.3厘米。钮两边阴刻楷书“太平兴国五年七月铸”九字。(图1)印正面篆书“雄勇第十二副指挥使记”共十字。(图2)。据《宋史兵一禁军上》记载:“雄勇旧号

  • 标签: 金龙口 太平兴国 印面 阴刻 长兴 菌包
  • 简介:1975年8月,内蒙古林西大营子乡和平村小哈达自然村儿童在村西边玩耍时发现一座古墓。这一墓葬的暴露,是由于山洪冲刷,致使墓北壁裸露而被人们发现。遗物被当地群众取出,具体陈放位置不清。文物管理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吴宗信、李学忠同志前往调查清理,并...

  • 标签: 随葬品 辽代墓葬 东后贝加尔 底径 绿色釉 色不匀
  • 简介:四川金堂收藏界知名人士史有毕先牛最近购得一枚银锭。此锭上部呈穹窿形,高28.5mm;底部呈椭圆形.长径50mm,短径33mm,周围有高4mm、宽2mm突缘一圈。因流通过久突缘已变形。这枚银锭是典型的中国银锞子造型.重量为350g。

  • 标签: 银锭 发现 名人 新疆 典型 造型
  • 简介:<正>1985年10月,四川省富顺沱湾乡福利砖瓦厂,在深挖下水道时,发现一处大型宋墓。自贡市文管处闻讯后,当即派人与富顺文管所的同志一道前往清理,兹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富顺县 宋墓 随葬物 浅浮雕 墓道 陶罐
  • 简介:滦平发现宋代铁权1993年4月,滦平大屯乡二铺村村民在收购废铁时,在大屯乡岑沟村收到铁权一件,交到博物馆收藏。铁权为方桥钮,中间一系绳方孔,束腰,双面合铸,正面阴刻铭文“明昌”二字,背面阴刻铭文“六年”二字。明昌六年(1195年)为宋宁宗赵扩年...

  • 标签: 滦平 定州市 辽金时期 兽面纹 博物馆 商业经济
  • 简介:<正>一九八四年五月底,河南省博物馆的同志在鉴定临汝文化馆馆藏文物时,发现该县寄料乡张湾村东山是一处不可忽视的第四纪动物化石点。其主要哺乳动物化石有:长鼻三趾马、野牛、鹿、犀等。同时还发现了一批打制石器。

  • 标签: 哺乳动物化石 第四纪 三趾马 破裂面 砾石层 东山
  • 简介:建筑被称作凝固的诗。“当小说和诗歌都沉默的时候,建筑还在唱歌。”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建筑,在历尽沧桑后,能够遗存到今天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中国,重要的和比较重要的文物建筑被分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受

  • 标签: 文物建筑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工作 保护资金
  • 简介:1985年5月,庄浪韩店乡西门村村民修房挖地基时,在距地表一米深处,出土一铁钱窖藏,共100余公斤。铁钱成串锈结在一起,绝大部分已被氧化腐蚀,残不可辨。清理出来的全系北宋铁钱,共有12个品种,均为北宋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所铸,上限为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庆历重宝”,下限为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的“宣和通宝”背“陕”小平钱。故可推断这批铁钱为徽宗宣和年间所藏。这批铁钱中,“宣和通宝”背“陕”平钱

  • 标签: 铁钱 小平钱 宣和 庄浪县 北宋仁宗 徽宗
  • 简介:1989年10月,由河北省文物局第四文物复查小分队,在平山县境内进行了为期五十天的田野调查。新发现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五十六处,其中古遗址三十四处;古墓葬十八处;石窟一处;摩崖造像一处;碑刻两通。参加这次调查工作的有王桂歧、焦庆生、任亚珊同志。现将战国时期以前文物遗存情况简要报告如下:平山地处太行山山脉东麓,是多山多陵地区。东邻冀中平原,南与井陉相连,西与山西省五台接壤,滹沱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县。在县内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水库,东为黄壁庄水库,西为岗南水库。此次调查发现的遗存主要分布在滹沱河中、下游及其支流的冶河、南甸河两岸(图一)。

  • 标签: 调查简报 文物遗存 摩崖造像 古墓葬 鼓腹 战国时期
  • 简介:松潘出土唐代开元通宝钱币莫洪贵93年8月初,位于松潘县城南门外的金蓬山下,修建黄龙饭店。挖地基时,发现石棺葬墓群,暴露数座。适逢北京考古所三位同志在此进行考古调查,协助清理三座残墓。出土人头骨保存完好,有盘口四系罐,玛瑞等器物,出土“开元通宝”一枚...

  • 标签: 开元通宝钱 松潘 人头骨 羁縻州 出土文物 出土器物
  • 简介:1977年5月间,省蚕茶研究所五·七中学孙宪老师热情地向我馆反映,他与学生一道在其学校的后山一带采集到一批石器和大量陶片,证实孙老师发现文物的地点是两处古文化遗址。遗址的范围属南昌向塘公社梁西大队,紧依抚河。(一)禅师岭遗址。距梁家渡铁桥西1.5华里许。遗址面积达5000—6000平方米,浙赣铁路正中穿过。根据暴露的断面观察和初步钻探结果,遗址的堆积只有小部分保存较好,厚达0.50—1.30米不等。

  • 标签: 陶片 孙宪 蚕茶 钻探结果 篮纹 梁西
  • 简介:荥经牛头山发现汉墓李炳中1986年12月,鹿鹤乡青华6队机砖厂在取上时发现文物。我馆闻讯即派人前往调查。确定是4座东汉砖室墓。编号86YNM;一4)据当地社员介绍,以前在该处曾多次发现这类墓葬。墓地位于严道古城遗址东北面的山坡(牛头山)下(图一)。...

  • 标签: 牛头山 砖室墓 风格特征 战国至秦汉 东汉初 古城遗址
  • 简介:最近,清江博物馆整理展出了本县挖掘的一批历史文物。展品中有石斧、石(石奔)、陶纺轮、网坠等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铜戈、铜矛,铜剑、铜钺等战国时代的兵器和生产工具;汉代的铁农具以及两晋、南朝、隋代青瓷;宋、元、明代的瓷器等文物。这些

  • 标签: 历史文物 清江县 石斧 陶纺轮 阶级教育 石磷
  • 简介:本文介绍了成武八处古遗址的复查资料。采集标本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和汉代遗物。调查资料表明,这些蝈堆遗址多为龙山至汉代长期沿用,未曾中断,为研究菏泽地区考古补充了新的资料。

  • 标签: 成武县 考古调查 史前 商周
  • 简介:1988年4月19日,笔者在托古城村云中故城遗址西门外约50米、一田间灌渠的出口处,发现一约30多平方米的古代陶器残片堆积。其中发现一件印有“云中”字样的陶罐底部,直径6.3厘米。“云中”二字位于罐底左边,为戳印阴文隶书,字迹清晰,浑厚古朴,字体结构严谨、遒劲有力,两字通高2.3、宽1.5厘米(见图)。

  • 标签: 托克托县 古代陶器 云中 古城村 字通 遒劲有力
  • 简介:玉田出土董卓无字小钱1991年7月下旬玉田供销社在旧城鼓楼南街路东建楼挖地槽时,工人王士林等于五米多深的熟土与接近生沙土地层土坑中,发现一枚正反面无文无字无内外廓的小钱,直径为1.35、穿径0.15、厚0.04厘米,重0.5克,因在干燥沙层腐蚀的...

  • 标签: 玉田县 丁福保 古钱币 实物证据 地层土 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