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空间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罗艺峰长期以来,在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研究中,总有一个盘桓脑际的问题,即C·萨克斯在其名著《比较音乐学》中所指出的:"在古代亚细亚高度文化的精神里,所谓音乐的作用,决不是纯音乐的,而是反映宇宙关系的一面镜子"。①...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随月用律 音乐文化 《白虎通》 中国西部 时空合一体
  • 简介:2011年初冬,由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大学宗教音乐研究所发起主办,长江师院、重庆师大、重庆文理学院加盟联办的"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渝召开,全国多所高校及文化艺术研究单位的学者180余人携文85篇参会。代表们参与研讨的热情度、认真度为近些年同类会议所不多见。会议的三场专家讲座亮点纷呈,分别从话语表达、音乐形态、研究方法角度涉及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全体代表的关注。本文就此进行简要述评。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学术研讨会 专家讲座 当代中国 学科建设 述评
  • 简介: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学家。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38年出生,孛儿只斤氏,本名扎木苏,吉林省镇赉县人。母亲是当地知名的民间歌手,擅长科尔沁长调民歌。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爱民间音乐,学会不少家乡民歌,为日后走上音乐道路打下重要基础。

  • 标签: 音乐学家 中国当代 中央民族大学 长调民歌 硕士生导师 民间歌手
  • 简介:洛地民族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史学家。祖籍浙江诸暨,1930年生于上海。1949年高中毕业即在浙江省文化(处、局)厅所属单位工作。其间1951—195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专修班学习;1990年在浙江艺术研究所退休,研究员。早年从事音乐、戏剧创作。1979年后主要从事民族文艺理论研究,着重于对民族音乐、民族戏剧、词曲的本体构成及其结构研宛。兼及古代文史研究。在音乐方面,提出"樂"本于原始祭祀,在先泰曾有自商"乐至礼至"至周"礼至乐至"的转变。指出"六

  • 标签: 中国音乐学
  • 简介:陈聆群中国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吴江人,1933年1月生于上海。1945年9月随父母到华中解放区。解放战争中,先后在动员支前民工的宣传慰问团、第三野战军文工团一团和新安旅行团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新旅”、华东戏曲研究院和上海越剧院担任乐队指挥、戏曲音乐研究和作曲编曲工作。195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本科,先后从桑桐、刘庄学习作曲。1958年参与编写《中国现代音乐史(1919—1949)》,并于1960年起,受命修订此史稿,

  • 标签: 音乐学家 中国当代 上海音乐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音乐教育家 博士生导师
  • 简介:黄旭东音乐编辑家、音乐活动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爱好者。1935年生于江苏常熟。1950年县中毕业后考入省立太仓师范,爱好广泛,尤喜音乐。1953年起担任过三年小学教师。1956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读期间曾为所在班级创作多首音乐作品,并参加校歌咏比赛。1960年分配到中央音乐学院任附中教员;1973年起在图书馆工作,

  • 标签: 音乐学家 中国当代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华东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活动家
  • 简介: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和孤立的,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作,这种发展有一个微妙的过程。在审美境界上进行技艺掌握,宣扬寄情于物,注重物体本身与内在情感之间的关系;在审美追求上,具有抽象性;在表现方式上,追求万物都可包容,在"意"与"象"中和而统一。本文通过对以上三点的探析,梳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精神,也是这种精神被当代人所接纳,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当代人的审美趣味。

  • 标签: 工笔花鸟画 传统 当代意蕴
  • 简介:文章根据作者在“传播与传承:中国音乐的历史与今天”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主要对80年代以来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进行了回顾,同时,还提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值得思考的若干问题

  • 标签: 文化地理学 中国传统音乐 地理分布 传播 思考
  • 简介:<正>曾有一首《禁烟歌》写道:“前清道光年,英人卖鸦片.害我国和民,毒物真讨厌!先贤林则徐,拒毒首当先。焚烟二万箱,就此开战端。我国打败仗,订约丧主权。从此外国人,借口例可援。割地复赔款,祸患相接连。”由于清王朝极端腐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濒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之危。帝国主义者的枪弹,震惊并刺激了我国知识界,激发了炎黄子孙反对侵略、反对卖国的强烈爱国思想感情。为了

  • 标签: 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近现代 思想感情 封建主义
  • 简介: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期,是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产物。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束缚,大量采用全音阶、平行和弦以及不和谐的七九各弦和叠置和弦,形成了扑朔迷离的音乐效果。在配器上,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力图精致纤细,重视音乐的色彩感和层次感,强调在朦胧的光色中对气氛和情调进行表现。

  • 标签: 印象主义音乐 法国历史文化 民族艺术
  • 简介:<正>遥远么?近百年来中西音乐交流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关于“民族性”问题的争论与纠缠仍在耳畔。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一个纯粹抽象的中华民族。我们可观察的实际上是一个由多民族、多中心、多支点形成的多源交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因此,评价什么是“中国的”音乐作品或作品体现了“民族性”与否,其标准显然带有抽象性与虚拟性。其内容可视不同的“时空背景”而变换。比如通过“救亡”与“斗争”的

  • 标签: 民族性 近百年 虚拟性 中华民族 中西音乐交流 文化人类学
  • 简介:音乐期刊是当代大众音乐文化传播中极其重要的,并具有鲜明特色的传播媒介之一。其数量繁多、承裁信息特殊、受众群体广泛,与其他音乐传播媒介在内容、形式和传播途径上都存在差异。按照内容性质,可将音乐期刊划分为学术性音乐期刊、通俗性音乐期刊和科学技术性音乐期刊三大类;深入探讨音乐期刊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和传播价值。通过对三大类音乐期刊典型性代表的分析,发现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期刊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担任着不同的社会传播功能,产生着不同的文化导向作用。

  • 标签: 中国当代 音乐期刊 分类 学术性音乐期刊 通俗性音乐期刊 科学技术性音乐期刊
  • 简介: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到清代以后的地方戏,古代的剧作家、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剧目和优美的舞台表演艺术。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和再创造的基

  • 标签: 现代戏 改编本 戏曲作品 传统剧目 历史剧 新中国
  • 简介:本文在借鉴人类学深层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乐曲“八板”为例,详细论述音乐文化既是复合、动态的系统性存在,亦有其自身的深层要素和构成因子,进而为音乐文化的研究拓展了一条具体而实用的阐释途径。

  • 标签: 文化阐释 表层现象 深层结构 八板
  • 简介:我国目前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其中文化产业因其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与较为广泛的受众面,已得到各类企业的广泛重视,而传统文化凭借蓬勃的生命力与经久不衰的历史底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传统绘画色彩体系是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特质最直接的表达,对此,本文将当下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式拓展到传统绘画色彩体系中来,结合历史遗留的传统绘画名作,从而为后期更深入的探索传统绘画色彩体系起到垫脚石的作用。

  • 标签: 传统绘画色彩体系 当代语境 应用
  • 简介:母语: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广化音乐教育改革是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在议论的话题,但由于探讨多停留在方法,形式的层面,对教育思想、教育方向、教育体系等实质问题虽有所触及,却涉及不深,对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在宏观上远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1995年1...

  • 标签: 民族音乐 学校音乐教育 国民音乐教育 中华文化 “母语”音乐 当代音乐
  • 简介:霍州书是用霍州当地方言说唱的一种说唱艺术,它仅仅流行于山西省霍州市一带。由于霍州书的行为之中具有浓厚的俗信活动性质。因此,全面考察和研究与霍州书相关联的民间习俗活动,对探讨霍州书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霍州书 文化生态 民间信仰
  • 简介:中国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先秦文献中,已经有曲艺萌芽的记载。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近千年的酝酿和培育,曲艺正式崛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发展于元明,繁荣于清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进入现代以后兴衰更替,喜忧参半。在当今社会日益加剧的变革中,非常典型地显示了低谷的趋势。曲艺的兴衰有时代发展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管理的原因。

  • 标签: 中国曲艺 自身管理 文化背景 当代 民族文化艺术 魏晋南北朝
  • 简介:音乐学术界对于钢琴演奏音色问题的研究,事关中国钢琴艺术的未来发展。当代中国钢琴演奏音色研究可以分为20世纪70—80年代的启蒙期、20世纪90年代的兴盛期、新世纪十二年的“伪繁荣”期。新世纪十二年的钢琴演奏音色研究的“伪繁荣”,更加迫切地要求钢琴艺术界乃至音乐教育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反思。

  • 标签: 钢琴艺术 演奏音色 触键 音色想象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