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在自行研制的中试设备上用氧氧化钠法-水热反应法制备出了氢氧化镁阻燃,分析了温度对制备氢氧化镁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常温合成温度,有利于常温产物的水热改性处理,使之生成形貌规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的氢氧化镁六方片状颗粒.另外,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水热改性温度.有利于改善晶体的结晶性能,提高水热改性效果。

  • 标签: 常温合成温度 水热改性温度 形貌与结构 分散性 阻燃剂
  • 简介:本试验主要利用含镁废液和铝酸钠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使之产生一种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复合产物,发挥两者的综合阻燃效果,显著提高阻燃温度,增大吸热量,满足某些高温加工材料的需要。

  • 标签: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复合阻燃剂 试制 研究 化学共沉淀法
  • 简介:通过研究抑烟荆对PVC烟密度的影响、阻燃抑烟的复配以及对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制出符合国标要求的低烟阻燃PVC型材。

  • 标签: 低烟 阻燃 聚氯乙烯
  • 简介:本专利公开的是关于具有通式为(NH4PO3)10—1000的、链状的、实质上水不溶性的聚磷酸铵的一种制备工艺。其制备方法是将五氧化二磷与正磷酸铵盐在氨气存在下加热,并且在氨气氛中连续地混合并将反应产物在200-400℃温度下经过几个小时的一段诱导期。从起始至反应完成,原料五氧化二磷和正磷酸铵经过50到150℃处理,然后反应产物经过以下的成功操作才能制成题述产品,其核心操作是:(a)反应产物在1—2毫巴的正压下,在氨气气氛下经历5—15分钟。(b)停止通氨以后,在大气压力下,上述产物中通入氮气10至60分钟。(c)经上述处理过的产物在低于大气压1至5毫巴的压力下通入氨气,使之在氨气氛中经过1至3小时,这样产物被诱导成所需的聚磷酸铵。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消耗的氨的量,较化学计量出的理论量至少过量20%(以摩尔量计)。

  • 标签: 聚磷酸铵 不溶性 阻燃 氨气 反应产物 五氧化二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