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干预对患者心理精神状态产生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 116例早期乳腺癌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采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保留乳房手术方式(实验组, n=58)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 n=58)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及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干预,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精神情绪。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心理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各自 43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没有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过程中,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积极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个性化心里护理 乳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 训练考核已不单纯是受训者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心理能力的较量。从了解情况,增强考核信心;明确考核目的和任务,形成良好的考核动机;落实考核方案,抓好表象训练和虚拟训练等方面入手,全面抓好考前心理准备,实现考核目标和任务。

  • 标签: 受训者 考前 心理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应用 针对性心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 我科收治的 72 例肺癌手术 患者,随机 将所有患者等 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将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干预后,相比与常规组,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 ( P< 0.05) 。结论:给予肺癌术后 患者针对性 护心理干预 ,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培养其树立积极性的生活态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 标签: 心理韧性 心理护理 肺癌
  • 简介:摘要: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未来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的繁荣稳定。文章基于质性分析视角,调查目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进而着重从学校的角度提出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包括建立具有公安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拓宽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服务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

  • 标签: 质性分析,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烧伤整形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并分析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 86例烧伤整形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 43例),将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 43)例,对比两组患者在 DAS、 SDS、健康知识理解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为烧伤整形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烧伤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有效性。结果:研究分析了我院妇产科在 2018年 3月 ~2020年 2月期间收治的 76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与联合心理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情绪状态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SAS评分( 42.82±3.87)分, SDS评分( 41.26±3.26)分,低于对照组数据, P< 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 94.75%( 36例),流产率 5.26%( 2例),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 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先兆流产患者可以减轻负面情绪,确保继续妊娠,降低流产风险。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先兆流产 应用效果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 40例慢性湿疹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指标、护理满意度、瘙痒症状减轻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心理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瘙痒症状减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慢性湿疹患者 心理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部队官兵心理咨询模式及干预疗效,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驻疆某部四个连级单位共 203名官兵,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进行测评基础上,各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相比,实施四种心理咨询模式:模式一是讲授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实施小组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模式二是讲授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实施小组心理咨询;模式三是讲授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模式四是实施个别心理咨询。结果 四种心理咨询模式对官兵心理健康干预都具有一定效果,但模式一效果最佳。结论 不同模式的咨询效果不同,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 标签: 集体 心理咨询 效果评价 SCL-90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是以人为中心的,而医学人文关怀则体现在对病人生理特点及身心健康的关注上。重视病人的不同情况,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作为所有护理工作的参考,尤其是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对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文关怀 产科 心理护理
  • 简介:3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卫生院 2621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20 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 60 例,另一组为观察组 6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 ( 23.61±4.89 ) vs ( 38.27±4.35 ),( 24.31±5.64 ) vs ( 38.17±5.23 ) } ,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心理状态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 / 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是对血液进行的一项体外净化过程,这一过程因为不能根除疾病,所以需要长期进行,这就导致了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 [1] 。为了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本文特选取 120 例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60 例血液透析患者,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龄最小 32 岁,年龄最大 52 岁,平均( 42.1±3.1 )岁;对照组 60 例,男性 32 例,女性 28 例;年龄最小 33 岁,最大 51 岁,平均年龄为( 44.0±3.5 )岁。所有患者病程 0.5~5 个月,平均( 3.5±1.3 )个月。其中尿毒症例 4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0 例,多囊肾 10 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 )确诊疾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且对血液透析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 2 )除需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疾病外,无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3 )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流畅清晰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的患者;( 4 )熟知本研究在,自愿参与,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5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 [2] 。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 生活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保持床单元的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加强患者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尽可能解决患者合理的生活请求。    1.3.2 心理护理  护士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温柔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各种问题,消除其产生的紧张心理,因治疗过程较长,治疗过程中,多言语鼓励患者,通过现身说法为患者介绍预后良好的病友,以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 饮食护理  嘱患者家属多为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低盐低脂的饮食,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透析期间,患者严格控制饮水量,多吃优质蛋白及含钙较高的食品,少吃豆制品、坚果类等含磷、钾高的食物。    1.3.4 健康教育  通过多媒体、健康宣传册、护理板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为患者讲解有关于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透析间期,嘱患者规律休息,可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以自身不感到疲惫为宜;冬季注意预防感冒,避免感染。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通过 SAS 焦虑评分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判断,分数低于 35 分表示心理健康,分数高于 65 分表示重度焦虑;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判断,总粗分上限是 41 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 P <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上的比较  干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   

  • 标签:
  • 简介:【摘要】疫情不仅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此时各地学校纷纷复学,在此形势下,学校加强心理危机干预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综合关于加强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要求,对疫情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提出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 标签: 疫情下 学校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呼吸内科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以我院 60 例呼吸内科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估结果无差异(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呼吸内科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此文通过对学校适应不良症学生心理干预的个案案例的介绍、分析、和思考,探究了这种心理问题的成因、干预措施和理论依据,揭示了应对此类心理问题的一般方略以及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预防措施。

  • 标签: 学校适应不良症 学生 心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本院一共收治 118例拔牙儿童,按照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将患儿分为两组, A组患儿给予基础护理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B组患儿给予基础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B组患儿的拔牙恐惧度、拔牙依从性评分、拔牙期间疼痛评分、平均拔牙时间与 A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小儿拔牙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儿的拔牙恐惧度,促使患儿配合拔牙,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拔牙疼痛。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基础护理 小儿拔牙 拔牙恐惧度
  • 简介:摘要: 在部队中,士兵的心理健康也是士兵素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部队中士兵的心理 健康也是影响军队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保证军队建设的质量,则需要加强对士兵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对士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部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简单参考。

  • 标签: 部队 士兵心理健康 现状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心理学家把糖尿病所引起的心理问题称之为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以此提高护理工作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视。人是生物 -心理 -社会的有机整体,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又会影响糖尿病的预后,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