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新的医疗仪器及器械不断涌现,心胸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等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技术操作、临床经验的要求日益增高。我院手术室每年护理实习生、进修生、轮转护士、新进科护士较多,手术室工作经历少或者不同,需要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中、高年资护士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管理、科研等综合能力。因此,分层次对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分层次带教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ACS与CBL教学法在放射科实习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42例放射科实习生分为两组,21名/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教学,观察组开展PACS与CBL教学法联合,比较两组质量。结果:观察组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课堂感受更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放射科 实习带教 PACS系统 CBL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手术室护生82名,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1名。研究组护生采取临床路径式教法,参照组护生采取传统带教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生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生对于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指标掌握程度、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成绩和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法能够丰富护生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临床护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路径式带教法 手术室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临床护理教管理在提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根据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选择有责任心、和能力的教教师,制定符合实习大纲要求的、适应现代临床护理需要的计划,组织培训,总结培训效果。结果规范临床护理后,调动了教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水平,激发了护生实习热情,护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实习结束考核合格率达100%。结论规范临床护理教管理,合理有效的安排教教师,因材施教,制定并认真实施计划,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实习 护生 带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制定适合目前形势的多元化模式。方法评价现今护理教工作中存在的新挑战与新问题,找出解决新问题与新挑战的新方法。结果应用于临床护理,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结论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综合评价学生出科考试成绩较使用多元化模式前也有很大提高;卫校老师总体反馈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也凸显了学生不断社会化的适应能力的进步。

  • 标签: 多元化带教 临床护理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激励式教法对泌尿外科护理教学的影响以及应用方法。方法:以我院以泌尿外科作为研究科室,以 2016级护生作为研究,共有 80名,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实践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实践能力程度、评分更高。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激励式教法后,能够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便于全面、快速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这种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激励式带教法 泌尿外科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阶段性目标教法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4月至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教法在骨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骨科科室实习的80名护生,并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采用传统实习教法,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教法。对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急救护理、生活护理成绩分别为(22.40±1.26)、(23.05±1.59)、(21.41±2.33)、(21.99±2.39),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生骨折部位固定、静脉留置针输液、骨牵引、更换引流袋成绩分别为(22.03±2.03)、(22.16±1.46)、(21.59±2.64)、(22.40±2.30),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实习中应用临床路径教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护生实践操作成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带教法 骨科 护理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流程教法在儿科护理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间于本院儿科实习的60例护生进行研究,将这些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发,研究组实习生采用规范流程教法, 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操作成绩。结果:研究组操作评分为(87.45±5.67),对照组操作评分为(81.32±5.41),研究组操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应用规范流程教法,可显著提高实习护士的临床操作水平。

  • 标签: 规范流程带教法 儿科护理 临床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妇产科学临床中应用人性化教学法的效果。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回顾与总结,本文分析了人性化教学法对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的积极影响,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等方面。本文也指出了在实施人性化教学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以优化教学效果。

  • 标签: 妇产科学 临床带教 人性化教学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产科护生教工作中应用实习积分加周记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实习护生100名,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所有护生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名,施行传统带方法;研究组共50名,经实习积分加周记方法开展。观察及比较2组实习护生的实习成绩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的教成绩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较参考组护生显著更高,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积分加周记法能够明显提高产科护生的教成绩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 护生带教 实习积分 周记法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结合P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护生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10年在妇产科实习的115名护生,实施传统的方法,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在妇产科实习的92名护生,实施临床路径结合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教法,作为试验组,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综合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结合PDCA循环质量管理在妇产科护生临床中的应用,能确保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带教 临床路径 管理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驱动联合以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对产科实习护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实习的156名护生,将护生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护生进行PBL教学,对研究组护生在PBL教学法基础上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及核心能力,同时对培训后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核心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5.26±6.31)分及(81.29±4.6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75.19±5.28,75.76±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护生核心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时研究组护生各维度提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护生培训后护理质量的评分为(103.81±6.13)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98±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实习护生实施任务驱动联合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质量,提高护生培训后核心能力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任务驱动 PBL教学法 实习护生 带教质量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共抽选出28例学生参与此次研究,并且采用抽签的方式将这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而观察组学生则展开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综合考核成绩,并且对比2组学生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前,2组妇产科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成绩相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后,观察组妇产科实习学生的理论、实践、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服务模式,改变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为培养一线的临床储备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教学模式 妇产科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现状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崔沙沙汉化版临床护理老师有效行为量表(NCTEI)为研究工具对泰安市中心医院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实习护生及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师在"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为(6.32 ± 0.89)分,而在"护理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为(5.95 ± 0.99)分。大专生与本科生对老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护生(包括大专与本科)与老师对量表各维度及总量表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16~-2.250,P<0.05或0.01);师生对得分低的10个条目比得分高的10个条目的一致性高(共有条目数分别为2个与5个)。结论老师应能正确识别并判断实习护生的学习需求,使效果满足实习护生的期望;在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时应有针对性;应注重护理科研。

  • 标签: 临床护理 带教老师 有效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现状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崔沙沙汉化版临床护理老师有效行为量表(NCTEI)为研究工具对泰安市中心医院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实习护生及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师在"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为(6.32 ± 0.89)分,而在"护理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为(5.95 ± 0.99)分。大专生与本科生对老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护生(包括大专与本科)与老师对量表各维度及总量表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16~-2.250,P<0.05或0.01);师生对得分低的10个条目比得分高的10个条目的一致性高(共有条目数分别为2个与5个)。结论老师应能正确识别并判断实习护生的学习需求,使效果满足实习护生的期望;在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时应有针对性;应注重护理科研。

  • 标签: 临床护理 带教老师 有效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反馈机制为基础进行护理对实习护士综合能力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期间选取本院52名实习护士,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n=26,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26,以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护理),比较两组综合能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习护士中实施以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护理,利于培养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其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反馈机制 护理带教 综合能力 满意度
  • 作者: 陈海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徐州221000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层次实习护士与教教师,其对临床护理的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方法:本次调研中,筛选2020.11-2022.11阶段,选取临床护理教教师有效行为问卷,对院内70例护生进行调研,统计调研结果;按照期末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90分为优等生,≤70分为后进生,70-90分为普通生,调研不同层次实习护士对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客观评价结果。结果:通过实际数据研究可知,优等生,人际关系评分(3.80±0.39),教学能力评分(4.12±0.32),个性特征评分(3.71±0.27),护理能力评分(3.86±0.31);普通生,人际关系评分(3.76±0.38),教学能力评分(4.10±0.27),个性特征评分(3.72±0.23),护理能力评分(3.90±0.32);后进生,人际关系评分(3.81±0.42),教学能力评分(4.05±0.30),个性特征评分(3.67±0.25),护理能力评分(3.93±0.28),对比数据资料,三组信息相差并不明显(P>0.05),并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层次护生,他们对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估,差异并不突出;根据临床数据分析,护生对教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估以有效评价、针对性评价为主,其中,优等生,有效评价评分(4.18±0.22),针对性评价评分(4.02±0.24);普通生,有效评价评分(4.16±0.21),针对性评价评分(4.08±0.27);后进生,有效评价评分(2.73±0.36),针对性评价评分(2.47±0.24),对比上述数据,优等生和普通生对教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较于后进生具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生教育过程中,教教师要注重护生学习差异性,按照护生需求,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不同层次实习护士;带教教师;临床护理;带教有效教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征集专科、本科实习护生对老师的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我院实习护生共100名,时间2019年9月到2019年12月。50名实习护生为专科层次,纳入专科评价组;另外50名实习护生为本科层次,归纳本科评价组。分析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评分、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重要性。结果:专科评价组、本科评价组的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各项目评分,组间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专科评价组中,80.00%(40/50)的专科生认为人际关系是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的最重要维度;本科评价组中,90.00%(45/50)的本科生认为评价行为是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的最重要维度。结论:专科实习护生对老师的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更倾向于人际关系;本科实习护生对对老师的临床护理有效教学行为更倾向于评价行为。老师需要结合不同层次实习护生的个性特点,注意自身教学行为,以提高临床护理有效性。

  • 标签: 实习护生 带教老师 临床护理带教有效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