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在23~25℃下,给平均体质量104.2g和106.8g的回交鲤(鲤鲫杂交♀×鲤♂)和回交荷包红鲤(鲤鲫杂交♀×荷包红鲤♂)胸腔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然后观察对比了染色体核型,探讨回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结果表明,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均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四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其中,回交鲤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34,其核型公式为:3n=60m+24sm+36st+30t;回交荷包红鲤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52,其核型公式为:3n=66m+36sm+18st+30t。

  • 标签: 回交 荷包红鲤 染色体核型
  • 简介: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为对照,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为总大肠菌群的代表菌,通过大量的染色试验,初步探讨菌种菌龄、涂菌状态、碘液媒染时间和酒精脱色时间4个关键控制点对水质检验中总大肠菌群革兰氏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菌龄22-26h,涂菌状态用接种环边缘挑取少量典型菌分散涂布,碘液媒染时间20-60s,酒精脱色时间30-50s为最优方案。

  • 标签: 总大肠菌群 革兰氏染色 关键控制点
  • 简介:将性成熟的鲤鲫杂交鱼一代(F1)的雌鱼与雄性红鲫鱼杂交,获得了回交鲫子代,分析了平均体质量94.2g的1龄回交鲫子一代的细胞染色体核型,测定了其DNA含量。肾细胞直接制片法表明:回交鲫子代染色体由147条组成,即3n=147,NF=222,其核型公式为:3n=51m+24sm+27st+45t。流式细胞记数法结果表明:在20尾鱼中有14尾回交鲫子代细胞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红鲫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0%;6尾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占总鱼数的30%。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为主的回交种。

  • 标签: 回交后代 染色体核型 DNA含量
  • 简介: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四倍体诱变率最高,达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幼苗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本实验分析RNA干扰MSTN基因鲤(以下简称RNA干扰鲤,体质量为116.2g和110.3g)的染色体,测定该鲤肌肉中的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1)三组实验鱼的肌纤维密度分别为163.7根/mm-2、171.9根/mm-2和162根/mm-2,对照鱼的普通鲤(Commoncarp)为142根/mm-2,实验鱼高于对照鱼。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验鱼组间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F=0.83,P=0.44〉0.05),而与对照鱼差异显著(F=5.24,P=0.034〈0.05)。(2)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分析核型表明,实验鱼的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4sm+28st+18t,臂比(NF)156,对照鱼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6sm+28st+16t,臂比(NF)156。结果说明RNA干扰基因的插入并未影响鲤染色体组成。

  • 标签: RNA干扰 MSTN 肌纤维密度 染色体核型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小体鲟(AcipenserdabryanusDumeril)的染色体,对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表明,小体鲟染色体组是由116±4条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40m+34sm+26st+16t±mc,NF190±;采用德国PartecpasⅢ型流式细胞分析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小体鲟体细胞DNA含量为6.06pg/N,与染色体分析结果比较倍性一致。综合以上两项结果可以得出,小体鲟为四倍体鲟鱼。

  • 标签: 小体鲟 核型 DNA含量 倍性
  • 简介:构建能够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人工染色体文库可以加快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的速度.为了克隆水稻突变基因的需要,我们利用pYLTAC7载体构建了籼稻品种H359基因组的TAC文库.该文库包含41088个克隆,保存在107块384孔板中.插入片段大小在50-100kb之间,平均插入大小为77kb,推测该库覆盖水稻基因组接近7.4倍.

  • 标签: 籼稻 H359品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 基因组文库 TAC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