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动我国竹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竹产业技术升级,共同交流竹材加工利用领域重要的学术进展,深入探讨竹产业绿色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15年4月12—13日,第二届中国竹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咸宁市召开。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资源利用 咸宁市 湖北省 中国 资源可持续利用
  • 简介:9月22—26日,随着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瓮安”在贵州省瓮安县的隆重举行,绿色中国斤主题摄影联盟的摄影家们走进了瓮安县的山山水水,进行了主题摄影创作活动。

  • 标签: 摄影家 中国 瞬间 镜头 公益活动 摄影创作
  • 简介:科研院所的绿化景观设计是推进科技创新和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科研院所的美化水平,还关乎院内科研人员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以环境心理学为切入点,采用其涵盖的认知地图、场所观念、领域性研究理论,通过剖析中国林科院院区内的绿化景观现状,分析了科学研究、生活空间、社交场所等绿化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特性,以期为增强科研院所的绿化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环境心理学 绿化景观设计 环境认知
  • 简介:关于正确引导我国花卉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问题,提出三点意见,供花卉界人士研究。一、要充分认识发展花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统观念视养花为个人业余爱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无足轻重。事实上,花卉业发展起来了,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

  • 标签: 花卉生产 花卉业 正确引导 产业化方向 社会发展 认识发展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成果,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建设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又是理论探索的过程.

  • 标签: 新中国 历代 中央领导集体 生态文明思想
  • 简介:森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就森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容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森林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 标签: 森林文化 历史意义 当代价值
  • 简介:文章以全国361个县级市为研究单元,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研究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研究1996—2015年我国县级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时序上,县级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因公园绿地面积持续增长且城市人口总体下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2)差异上,县级市市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对差异在快速缩小,但绝对差异依旧显著,两极分化形势明显;3)空间格局上,县级市市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经历了"低水平基本均衡""东西部突出""东部→中西部→东北三个梯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从增长情况看,则呈现东部增量最大、西部次之、中部及东北较弱的空间分布格局。

  • 标签: 县级市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时空分异 中国
  • 简介:2017年8月25日,从科技厅获悉,“生物质能源多联产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17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进入全国总决赛。

  • 标签: 广西 创业 创新 中国 生物质能源 示范项目
  • 简介:2012年1月12日,APP(中国)在上海发布“绿色承诺”2011年第四季度报告,深入探讨拓展纸业CSR的深度与广度。

  • 标签: APP CSR 中国 纸业 承载
  • 简介:江城武汉、九省通衢,我们参加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各界代表共同倡议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发罹城市森林,打造低碳城市,应对气侯变化作贡献。我们认识到发展城市森林,打造低碳城市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碳汇能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的碳汇储备是关系城市未来的战略储备。发展城市森林是增强城市碳汇能力,提高城市碳汇储备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城市森林 低碳 调整结构 武汉 论坛 中国
  • 简介:2004年12月2日,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联合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南京林业大学向其柏教授和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被国际园艺学会命名与登录委员会及国际园艺学会执行委员会与理事会授权为国际木犀属品种登录权威。这意味着,今后全球范围内木犀属(桂花属)植物的命名,都要由中国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进行权威认证。据悉,

  • 标签: 桂花 中国花卉协会 南京林业大学 木犀属 国际登录 园艺学
  • 简介: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的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的“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的伦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质及其蕴含的“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的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却能为现代社会的环境伦理提供合理视域。

  • 标签: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环境伦理 主客统一
  • 简介:2008年12月17目下午17时,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浮壁厅,德国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就“2009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简称LIGNA展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德国汉诺威公司董事局成员StephanPhKuehne先生、德国木工机械制造商协会总经理BemhardDiir博士、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秘书长马启生先生、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符禹先生到会作了主题发言,并与各媒体记者作了交流。

  • 标签: 新闻发布会 汉诺威 展览会 中国 木工机械 林业机械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现代景观设计汲取营养和挖掘内涵的重要宝库。本文以北京大观园洒店庭院景观设计为例来分析.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及空间处理手法.并与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特性——大众公共活动空间的特性相结合.从而营造既能符合现代都市居民的需求.同时创造出亲近自然的多元化景观空间。这有助于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的创建.从而避免因盲目模仿而产生的雷同作品。

  • 标签: 中国古典园林 私家园林 现代景观设计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大观园酒店 四号庭院
  • 简介:人类文明正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文化生态与环境生态一体共生,高校教育应当契和时代要求,开发更多的文化生态课程。结合笔者讲授的文化生态课程——"北京英语导游",在文化生态学视角下,从土地的故事、爱国主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文化创新、民族文化身份、永远的高校文化生态教育等方面,探讨与时俱进的高校文化生态教育。

  • 标签: 文化生态教育 土地的故事 爱国主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文化创新 民族文化身份
  • 简介: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森林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内部优势包括资源优势、科研融合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内部劣势包括森林经营限制性因素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外部机遇包括政策利好机遇、产业承接机遇;外部威胁包括资源开发的不可预估性、市场环境的不可预知性。探索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融合的机制与模式,提出符合以科研支撑为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包括推动森林旅游景观带建设、构建森林旅游科普示范区、扩大森林旅游宣传推广、突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扩大渠道筹措资金、实施多功能森林经营模式。

  • 标签: 森林旅游 环境战略分析法 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