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在朝鲜,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重要的医院致病菌。而且大多数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分离株已归类于VanA表型-vanA基因型的菌株。2001年,我们在某大学医院经历了一次vanB表型-vanA基因型的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爆发流行。这是朝鲜来自人的vanB-vanA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首次报道。

  • 标签: 朝鲜 替考拉宁 低等耐药 中等耐药 vanA基因型 万古霉素
  • 简介:目的选择性评价并探讨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应用较广的齐拉西酮、利培酮、喹平治疗首发和继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铁二局职业病防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10例,分为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及喹平组,每组70例,各组包含首发及复发性患者各35例。其中齐拉西酮组:20~80mg/d,2次/d;利培酮组:4~7mg/d,2次/d;喹平组:400~1000mg/d,2次/d,疗程8周,分别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首发组各类药物使用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中,齐拉西酮组疗效与利培酮组和喹平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喹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及喹平相似;齐拉西酮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和喹平相当,总体疗效优于利培酮和喹平,推荐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

  • 标签: 齐拉西酮 利培酮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问MRSA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2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100例和对照组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4.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测定值为(62.256±7.0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为(86.22±7.45)mg/L(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值为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万古霉素用于治疗MRSA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替考拉宁的疗效,前者能有效降低患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患者预后效果较佳。

  • 标签: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关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的45例病例,随机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22例)及万古霉素对照组(23例),对两组的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82.6%(P>0.05),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6.4%、8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8.7%(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组的临床效果、细菌学清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万古霉素组相比无差异,说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MRS安全、有效.

  • 标签: 去甲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感染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究富马酸奎平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纳治疗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实施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其富马酸喹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总治疗效果上90.70%(3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在安全性和耐药性方面,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受性上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青少年分裂症患者实施富马酸喹平治疗后取得显著成效,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率,安全性以及耐受性表现均较良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富马酸奎硫平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安全性和耐受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小剂量喹平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 方法:选定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 40例研究,分为观察组 2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喹平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 20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 评分,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 DA)和 5-羟色胺( 5-TH)表达水平差异。 结果:观察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 SAS 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 S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递质 DA、 5-T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 DA、 5-TH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小剂量喹平联合帕罗西汀片联合可明显改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 标签: 喹硫平 帕罗西汀片 性焦虑症疗效 血清神经
  •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细菌生物膜(BBF)的活性及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体外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抑制BBF浓度(MBIC)和最低BBF消除浓度(MBEC);活菌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KCs);体内试验采用小鼠MRSA全身感染模型,尾静脉给药保护小鼠后测定半数有效剂量(EDso);建立免疫低下小鼠MRSA大腿感染模型,记录尾静脉给药24h后大腿组织菌量的变化.结果: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临床分离的60株MRSA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MBIC值与万古霉素相当,敏感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体内试验中,利奈唑胺对全身感染小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EDso小于万古霉素与阿莫西林;对免疫低下MRSA大腿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也要优于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结论: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分离的MRSA临床菌株体内外活性均较高,尤其对MRSA的细菌生物膜也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利奈唑胺 最小抑制细菌生物膜浓度 最低细菌生物膜消除浓度 半数有效剂量
  • 简介:目的:观察4-甲基哌嗪-1-二代甲酸-(3-氰基-3,3-二苯基)丙酯盐酸盐(Hy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小鼠肉瘤180和肝癌22及人胃癌异种移植裸鼠肿瘤模型,观察Hy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通过口服灌胃给药,不同浓度Hyd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抑制率可达到46.4%~59.6%(P<0.01~0.001);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抑制率可达到39.3%~51.6%(P<0.05~0.001);对裸鼠人胃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率可达到18.1%~59.0%.结论:Hyd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和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人胃癌裸小鼠异种移植性肿瘤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4-甲基哌嗪-1-二硫代甲酸-(3-氰基-3-3-二苯基)丙酯盐酸盐 肉瘤S180 肝癌H22 人胃癌异种移植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糖铝和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前所有患者予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治疗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糖铝和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疗效应用症状积分来评价。结果治疗组4周末症状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8%,治疗组中焦虑抑郁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糖铝和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优于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对伴有抑郁或焦虑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较佳的疗效。

  • 标签: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与单纯化疗对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95例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HPAZV/7~10DZV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入左氧氟沙星0.2g,丁胺卡那0.2g,异烟肼0.2g。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免疫功能、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和症状的消失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以及CD4+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INF-γ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4、INF-γ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发热、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对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化疗,不仅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失,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化疗 支气管镜 局部药物注射 耐多药肺结核
  • 简介: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40例,研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清除细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其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 标签: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