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营养健康知识现状及行为方式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卫生部《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等相关内容,采用问卷方式对 1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现状及行为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高血压患者的营养健康及防治知识总体水平不高;食盐的摄入量整体偏高,有 36.25%的患者能够坚持减少膳食脂肪、有 72.5%的患者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饮酒和不吸烟, 65%的患者注意控制体重和保持情绪稳定,坚持自测血压和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的患者仅占 16.25%和 47.5%。结论 被调查患者中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膳食结构和行为方式有待改进,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指导对患者血压控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营养健康知识 行为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60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父亲与母亲在相同教养方式上存在一致趋势,依次为情感温暖、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而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父亲(P〈0.05);男生的父亲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0.01);城市学生的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农村(P<0.05);不同职业的父亲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惩罚严厉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情感温暖因子分越高(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惩罚严厉因子分越高(P〈0.01)。父亲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在生活环境和子女性别方面存在交互作用;母亲惩罚严厉在职业和文化程度上有交互作用。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受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子女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养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5年国内外不同运动对促炎因子TNF-α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了解目前运动对细胞因子TNF-α的作用以及运动与炎症的关联。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学术网站,对TNF-α、有氧运动、力竭运动、间歇性运动等进行阐述和分析。结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与有氧运动为慢性炎症较好的选择。

  • 标签: 运动 TNF-&alpha 细胞因子 炎症
  • 简介:摘要:高原地区由于本身的地理环境、气候、含氧量等都比较特殊,在临床血液的保障这方面有着较大困难,医疗救治中,血液的保障及时、有效,都会影响着战伤救治时的最终质量。总结过往历史,从汶川地震的血液保障情况分析,建立一个科学有效、配置合理的野战血站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血液的保障效率,进而提升抢救效果。

  • 标签: 高原地区 野战血站 运作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本院中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实验要求随机挑选出96例产妇进行研究,并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组,红色球为对照组(48例),蓝色为实验组(48例)。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然分娩,对照组产妇再次进行剖宫产术。根据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长、产后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更少,同时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产妇,若各方面条件都满足自然分娩,则可以进行自然分娩,能够明显降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少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疤痕子宫 足月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本院收治的 12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 6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超声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减轻,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超声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先关因素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情况。方法 选取2019.02~2020.09与我院出生的40例巨大儿和在该期间随机抽取的120例正常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其中巨大儿作为观察组,正常儿作为对照组,探究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情况。结果 采用多元非条件的logisic回归检验方法筛选,得知妊娠期患有糖尿病、孕期体重过高或过低、母亲年龄在33岁以上或在23岁以下以及男性新生儿均能够增加巨大儿的发生几率,(P<0.05)。观察组孕产妇分娩期并发症情况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自然分娩率较低,产钳胎吸以及剖腹产率较高,对照组中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率次之,产钳胎吸助产率最低,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期患有糖尿病、孕期体重过高或过低、母亲年龄在33岁以上或在23岁以下以及男性新生儿均为致使巨大儿产生的重要因素,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应多采用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情况。

  • 标签: 巨大儿 分娩方式 剖宫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条件及麻醉方式,对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手术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有49例产妇,一组为观察组有49例产妇。对照组的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法,而观察组则实施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法,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表现在血压波动上,观察组产妇血压更为稳定,表现在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上,观察组的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麻醉阻滞效果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新生儿剖出后1min、5minApgar评分上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法效果相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产妇的血压更为稳定些,胎儿娩出时间更短,减少有创操作次数,但在实际应用中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连续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中转剖宫产 麻醉成功率
  • 简介:摘要:就医体验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课题,可影响患者满意度、协调医患关系,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随国内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除医疗科技等的提升外,就医方式、就诊服务等也在新兴网络技术的影响下不断实现更新升级。老年人、残障人士、军人等特殊就医群体或对网络技术等不熟悉,或对个性化就诊服务存在需求,对新型就医系统的合理建设提出了诉求。现结合患者实际诉求与新兴网络技术等的特点,试针对新就医方式下老年人、残障人士、军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改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就医方式 门诊服务 网络技术 特殊人群 就医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妇学校开设对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本校中挑选自愿参与实验的对象共计500名,为我校2018年-2021年初收纳的孕妇学生,并将其设定为实验组,以多种形式向产妇进行孕妇分娩方式教育,孕前、孕期的多方面科学指导。然后在同时期内挑选出450例产妇,且未参加过孕妇学校的相关指导,将其设定为常规组。两组孕产妇所接受知识教育环境不同,对比孕产妇在分娩前后的心理状况、剖宫产率以及产妇能力调查。结果:分娩前,常规组与实验组心理表现差异不明显,P>0.05无意义。分娩后,实验组对象的心理状况优于常规组,同时剖宫产率相比于常规组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意义。产妇能力反馈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意义。结论:孕妇学校对孕产妇而言能强化心理状态,改善对象的分娩方式,让孕产妇能够更好的适应角色从而保证生活质量。

  • 标签: 孕产妇 孕妇学校 心理 分娩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3-2021.3,抽取8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研究,基于患者意愿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0例)并进行不同手术(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与常规手术),对比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7.50%、术后功能恢复理想率99.5%、并发症率7.50%均优于对照组77.50%、80.00%、25.00%(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治疗中应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可提升手术优良率与术后功能恢复理想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断指再植 常规手术 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优良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