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3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5.2±5.2)min、(108.3±16.1)mL、(6.7±2.1)d;对照组分别为(52.7±5.8)min、(169.5±17.3)mL、(8.8±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为6.16±1.62(mmol/L)、8.48±1.9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置胎盘患者围产期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前置胎盘产妇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37例产妇均于围产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产妇则于围产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观察组37例产妇围产期并发症率、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产妇,且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观察组新生儿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前置胎盘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强化产妇分娩质量同时,保证母婴健康,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胎盘前置 综合护理 干预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生存质量和功能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护理前,症状子量表和单项测量项目子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癌术后患者 生存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6例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观察组患者重度疼痛仅为2例,其余为轻度或是中度疼痛;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患者为21例,轻度或是中度疼痛患者共有52例,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中有44例患者满意护理,2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一般,满意度为98.63%;对照组中有29例患者满意护理,3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一般,满意度为83.56%,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肺脓肿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肺脓肿的临床护理中,护理干预一方面可十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因此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肺脓肿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探讨其治疗恢复期间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得以减少,症状发作持续时间、症状发作间期缩短,ST段压低和T波倒置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0.94±0.15)次/d<(2.01±0.29)次/d、心电图ST段压低(1.04±0.75)mm<(1.77±0.85)mm和T波倒置(1.14±0.68)mm<(1.96±0.94)mm相对更低(P<0.05),症状发作持续时间(1.75±0.65)min<(2.82±0.86)min相对更短(P<0.05),而症状发作间期(5.30±0.75)d>(3.15±0.52)d相对更长(P<0.05),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90.74%>77.78%)相对更高(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对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加强检查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充分保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心电图检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72例患者(共128指)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传统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与对照组的69.44%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如肌腱粘连等发生,促进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综合护理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跌倒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1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传统基础上加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跌倒发生率5.68%,对照组跌倒发生率13.64%,两组FIM量表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现跌倒的几率较大,利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出现跌倒的几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护理干预 跌倒发生几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前置胎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医院妇产科在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及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终止妊娠时间>34周、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后感染以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终止妊娠时间>34周及胎儿Apgar评分正常例数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妊娠后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前置胎盘患者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严密的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治疗,从根本上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前置胎盘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广西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541001)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2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的观察量表(NOSIE)、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家庭护理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前后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方面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可缓解外界对患者的刺激,提高患者适应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对于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病,康复,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收取我院120例骨盆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并将骨盆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将两组骨盆骨折患者干预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康复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加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盆骨折患者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与口服艾司唑仑改善睡眠,观察组增施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与护理2周后睡眠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入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总时间以及PSQI总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期伴有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干预护理 脑卒中 康复期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患者焦虑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将7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9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甲状腺癌患者的焦虑评分和血压水平波动范围。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癌患者的焦虑评分和血压水平波动范围同对照组相比优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

  • 标签: 甲状腺癌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各类老年病人住院期间有失眠症状者60例,对其失眠因素给予问卷调查,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环境、饮食、药物以及精神是导致住院老年患者失眠的主要因素,对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以后,其症状有一定的改善,干预之前和干预之后的睡眠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老年患者失眠情况,加大临床护理力度,在深入了解患者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分析引发失眠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展开护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合理促进患者预后与临床疗效。

  • 标签: 住院老年患者 失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急性肾孟肾炎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2008年6月~2010年5月80例急性肾孟肾炎患者随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好,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住院天数为(15±7)d,对照组为(2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和积极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肾盂肾炎 心理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此段时间内我院骨科收治的10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骨科护理,而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术后疼痛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 术后疼痛 缓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搭桥合并肺叶切除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搭桥合并肺叶切除术患者9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组间恢复情况及SA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0.5)d、(5.7±0.9)d、(9.3±1.3)d,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0.9±3.3)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搭桥合并肺叶切除术患者,配合使用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焦虑的心理问题。

  • 标签: 护理干预 搭桥 肺叶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康复组则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康复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与此同时,康复组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升临床总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外伤患者 康复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