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为常规护理,后者为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常规护理 康复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通过对12例痉挛脑瘫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全面有效护理,保证了输液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目的。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脑瘫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8例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已确诊为2糖尿病的78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49例进行对照分析。两组均记录患者年龄及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DBP、TC和G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血尿酸等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如积极降压、降血脂等治疗,有望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瑞格列奈治疗Ⅱ糖尿病方面疗效。方法选取从2007年~2009年以来在我院心血管科就诊并确诊的2糖尿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应该接受控制饮食,注重锻炼,定期检查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1mg~5mg,餐前15分钟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12mg~100mg/次,餐前15分钟口服,每天3次,均连续治疗3个月。每月测定肝肾功能一次,测定发生低血糖的次数,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2hPBG,HbA1c等变化。结果两组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组发生低血糖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自稳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行颈椎前路减压及零切迹自稳颈椎融合器(ROI-C)置入手术的27例脊髓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9.8±10.5岁(37~74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吞咽困难发生率,采用JOA、VAS评价临床疗效。采用X片或CT评估前路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4.3±5.9个月(25~4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4.9±63.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1±35ml。术前JOA评分平均9.8±1.2,末次随访14.2±1.3;术前VAS评分平均4.1±0.76,末次随访1.2±0.63,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吞咽不适,术后3月自行消失。术后6月随访骨性融合率达96.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血肿、内置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零切迹自稳颈椎融合器(ROI-C)可安全应用于脊髓颈椎病的前路手术,并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发生率小等优点。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患者(≥60岁)简单(AO分的A2、A3、B1)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30)和手术治疗组(n=30),分别治疗。结果治疗后,手术治疗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对简单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规范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的西医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规范化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6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6%(58/67),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搜集来我院用佛手四黄汤治疗胃炎的16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佛手四黄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中医辩证,确诊患者为脾胃湿热胃炎(对症状严重者给予一定的西药治疗),服用佛手四黄汤,三剂观察其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结果167位患者中109位在口服3剂佛手四黄汤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58位患者症状减轻,所有患者在服用3~7剂后症状消失,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佛手四黄汤能够治疗脾胃湿热胃炎,临床效果较好,无副作用。

  • 标签: 佛手四黄汤 脾胃湿热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胃虚寒胃痛患者治疗中展开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法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胃痛患者作对象,随机分作2组,各5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则展开中药参附黄蒲汤疗法,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展开不同疗法后,实验组有效率94.00%(47/50),对照组是70.00%(35/50),(P<0.05);实验组各症状积分改善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脾胃虚寒胃痛患者治疗中展开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法可提升疗效,并促进机体症状积分及时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脾胃虚寒型胃痛 中药参附黄蒲汤 常规西医疗法 疗效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挑刺治疗肺气虚寒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穴位挑刺治疗,1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内服辛芩颗粒治疗,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都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挑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肺虚邪袭)疗效显著。

  • 标签: 穴位挑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肺气虚寒型 症状+体征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来庆阳市人民医院针灸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2例。按来诊顺序,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观察的病例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每个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腹针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腹针疗法能快速改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腹针疗法 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HPV亚型分布情况及高危HPV的年龄分布。方法采用专利Invader酶切信号放大法,利用CervistaHPVHRCervisat核酸杂交基因分试剂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的14个亚型DNA。结果280例宫颈疾病患者,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结果显示,104例感染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危HPV,感染率37.14%,其一种HPV亚型感染率30.00%,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则为7.14%;宫颈疾病HPV感染者中以高危HPV16、43、58、33和6感染位列前五位;在不同年龄组中以20-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宫颈疾病中高危HPV感染以16、43、58、33和6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且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核酸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未破裂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初步拟诊断为未破裂宫外孕患者30例分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未破裂宫外孕表现为子宫腔内均未见妊娠囊,子宫旁或者卵巢周围见混合包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等特异特点。经过病理观察,30例患者中未破裂为24例,已破裂为6例。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中未破裂和已破裂的敏感性分别为92.0%和90.0%,特异性分别为80.0%和50.0%。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05),特异性有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宫外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未破裂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displacedacetabularfracture,DAF)手术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02月~2012年02月,采用手术治疗DAF患者43例,男性29例,女14例,年龄26-67岁,平均41.7岁。骨折按照Letournel-Judet标准分,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3例平均随访8~36个月(平均22.3个月)。按照Matta骨折复位标准解剖复位24例,良好复位17例,复位不良、关节轮廓复位2例。骨折均获愈合,根据改良的Postel-D′Aubigne评分系统,优22例(51.2%),良14例(32.6%),可5例(11.6%),差2例(4.6%),优良率83.7%。结论手术治疗DAF可获得满意的疗效,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移位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髋臼骨折 内固定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人2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从而为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糖尿病的中老年病患者86例,之后使用X线骨密度仪测试其骨密度,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将其分成骨质疏松组(n=50即观察组)和非骨质疏松组(n=36即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患病时间,年龄、胰岛素水平、骨密度、空腹时的血糖浓度、血磷浓度,身高体重指数以及血钙浓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计算处理。结果无骨质疏松患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患病时间、年龄、胰岛素水平、骨密度、空腹时血糖浓度以及身高体重相关指数与患有骨质疏松患者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患病时间、年龄、胰岛素水平、骨密度、空腹时血糖浓度以及身高体重相关指数为中老年2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病实施防治措施时,应重点从以上几个危险因素着手。

  • 标签: 中老年 2型糖尿病 并发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配合推拿是否在治疗椎动脉颈椎病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椎动脉颈椎病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0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针灸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56例),高于对照组的76.67%(46例),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老年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47例,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其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对患者手术结局展开评价。结果对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方式后,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8±0.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低为9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三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8±0.4)年。依据相关踝-后足功能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后踝-后足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断,发现评断结果显示为优、良、差的病例数分别为19例、23例、5例,优良率为89.36%。结论对老年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骨折块类型及形态、患者骨折位置变化程度及患者软组织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内固定方式及手术操作路径。

  • 标签: 内固定 旋后外旋型 Ⅳ度踝关节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奥硝唑致重症多形红斑药疹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加强心理护理,重视皮损的护理,及时给予保护性隔离,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

  • 标签: 奥硝唑 药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红蓝光治疗。结果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对于寻常痤疮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红蓝光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红蓝光治疗 寻常型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