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开胸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就引起呼吸道并发症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护理敢于,将2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分析病发症形成原因,行相应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老年患者 开胸手术 呼吸道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收治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对应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ICU2016年—2018年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纳入研究对象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诱发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护理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例数得到严格控制。结论有创呼吸机是当前对ICU收治老年病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其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因素有多种,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健康。

  • 标签: 有创呼吸机 下呼吸道感染 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巢肿瘤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464例,根据术后病理不同分成两组,一组为卵巢良性肿瘤266例,另一组为卵巢恶性肿瘤198例。对比卵巢良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卵巢良性肿瘤(P<0.01)。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应尽早防治,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卵巢良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下肢静脉血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妇年龄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对新生儿以后的器官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中有效及时的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诊断也极为重要。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很多,多种因素相互存在,相互影响。至于新生儿窒息与产妇年龄的相关性如何,目前研究较少。本课题以我院妇产科初产妇和新生儿科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与产妇年龄的相关性,以及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性,为今后产妇分娩过程中有效避免新生儿窒息发生提供更多根据,同时在产妇年龄以及分娩方式这两个因素对新生儿窒息诱发危险因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临床中为做好孕期系统保健,适时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残障儿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 标签: 产妇年龄 分娩方式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防治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进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心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手术状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现低血压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积极做好防治护理措施,及时观察产妇的血压、面色、脉搏等变化,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保证母子平安,帮助产妇早日康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在妊娠结局及对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8月本院进行分娩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经子宫下段横切手术(1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ark手术(18例);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点及出血量;分析患者疗效报告。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点数量显著少于参照组,观察组术围期出血点显著少于参照组,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观察组综合有效率88.9%,参照组综合有效率66.6%,观察组综合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00,P<0.05)。结果改良Stark手术方案更适用于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 妊娠结局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纵隔、胸腔双引流在防治食管癌手术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到我院胸心外科治疗的17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引流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纵隔、胸腔双引流组94例,术后经纵隔、胸腔双引流对照组81例,术后行常规单纯胸腔引流。对比两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胸腔残余积液发生率等。结果纵隔、胸腔双引流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1%vs.2.4%,P>0.05)。纵隔、胸腔双引流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胸腔残余积液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纵隔、胸腔双引流在食管癌手术中无法改善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机率,高效的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手术 纵隔 胸腔双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半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半月,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比观察组的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白内障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头孢类药物使用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方法通过临床资料,筛查出我院2013年9月—2016年6月的130例过敏史中,不存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但又发生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观察病患临床反应,分析其患病原因。其中不良反应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替安以及头孢哌酮等头孢类药物。结果在接触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后,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呈多样性,和患者自身年龄、居住环境、自身情绪、日常饮食、用药质量以及不良习惯等都有关系。结论头孢类药物临床应用逐年增加,医护人员务必充分重视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注意到用药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确保药物剂量是在规定要求中,了解药物使用患者的疾病史,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头孢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危孕产妇围产期使用预防保健干预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方法随机选取116例就诊于我院的高危产妇,依据管理方法不同随机分组常规组58例,使用一般传统管理方法。干预组58例,管理方法为在常规组基础上,建立高危专案,定期追踪,根据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干预组高危孕妇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率、胎儿窘迫率相比,干预组要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预防保健干预措施对高危孕产妇围产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可有效降低高危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围产期 预防保健 高危产妇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抢救室2016年9月-2017年2月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总结使用无创呼吸机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并施行相关护理。结果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包括体位管理不到位,舒适度降低,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呼吸机参数调节未循序渐进和气道阻力突然升高。50例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10min~0.5h内发生人机对抗,通过护理措施,患者均能较好配合无创通气。结论改善人机对抗可有效提高无创通气治疗性,改善急性左心衰的症状。

  • 标签: 无创通气 人机对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降低泌尿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泌尿科3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具体效果。结果实验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跌倒、坠床、压疮高危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有效降低泌尿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泌尿外科 不良事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首次复诊采用逐步退后预备法和大锥度预备法对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逐步退后预备法和大锥度预备法,比较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反应的情况。结果采用冠向下预备法病例在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逐步后退法。结论首次复诊冠向下预备法比逐步后退法可以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首次复诊 逐步退后预备法 冠向下预备法 根管治疗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研究对象90例,均为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将90例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4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18个月观察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8.88%,对照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26.65%,两组数据经统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腹膜透析 相关性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并针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新生儿,采集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本次65例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42例(64.52%),菌血症10例(15.38%),其他感染4例(6.15%),口腔感染5例(7.69%),胃肠道感染3例(4.62%),皮肤感染1例(1.54%)。分析感染因素,与新生儿体重、胎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体重、胎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护理中应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规范操作,改进护理措施,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4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施以内科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心绞痛心绞痛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1.29%,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8.71%(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1.29%(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冠心病日常护理中施以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性心理,降低心绞痛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循证护理 心绞痛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预测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额贴式探头监测患者的SPO2,分析SPO2与PO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为23%,且与SPO2的高低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SPO2≧95%时,POCD发生率为0,SPO2﹤95%时,POCD的发生率为40.0%。结论SPO2监测是预测老年患者POCD是否发生的安全、无创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经皮血氧饱和度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近视因其并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发生率正逐年增加引起大家关注,全世界有1.53亿视觉障碍的患者,屈光不正约占49%,而近视独占鳌头。近视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社交、就业等方面,更严重的是这些影响会伴随其一生。我国学生现阶段近视率为60%,发病率上升的同时发病年龄也不断趋于年轻化,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未来将有更多人面临视力丧失的严峻问题。传统观念认为近视与年龄、视近距离、父母是否高度近视等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降低小学生近视发生率的新观念。目的探讨户外活动对青少年近视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检测表、VEP等检查筛选2013年在重庆市奎星小学、大坪小学、巴蜀小学、大同路小学新入学小学生1000(排除先天性白内障及青光眼等眼病,裸眼视力均为1.0上)人,将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纳入对象从入学开始每周额外增加14小时户外活动;对照组无任何人为影响。从2013年9月起测量对照组和实验组纳入对象的视力,并登记在案,以后每年9月测量一次,连续3年,最后将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中的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户外活动 减少 青少年 近视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误吸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持续改进QC小组,通过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认及标准化等十大步骤的实施降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误吸发生率由14.2%下降至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误吸的发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吞咽障碍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2016年9月—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全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骨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规范护理行为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发生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