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试验择取2019年1月29日-2020年1月29日我院所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女性为研究样本。现依照干预方式不同,将所有女性分为观察小组50例以及对照小组50例。对照小组受试者接受常规化女性盆底肌功能练习,观察小组受试者则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分析结果。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盆底功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通络活血丸中毒性生物碱士的宁的半定量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试液(450.60.4)为展开剂,稀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士的宁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有相同同颜色斑点,阴性无干扰;限量检查结果中,供试品色谱中士的宁的斑点小于对照品的斑点,通络活血丸中士的宁的检测限为5.28μ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通络活血丸中士的宁的半定量检查。

  • 标签: 通络活血丸 士的宁 马钱子碱 薄层色谱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60-02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16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84例。研究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 3个月后盆底功能和肌电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 77例( 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 56例( 66.67%),研究组的盆底功能和肌电值均高于参照组,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肌电值,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分别开展常规防控干预及联合微生物检验防控干预,就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诊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方面诊疗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应用于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与患者诊疗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院内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口腔疾病患者人数激增,因此,口腔医生便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生物学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口腔医学所涉及到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出了列举并提出了学习生物学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阻碍,最后结合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探讨了一些具体的实验学习方法。

  • 标签: 口腔医学 生物学知识 学习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需求增加,研究了其适用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pH值、氧气浓度等)下常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实验比较,探讨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在温度、湿度、pH值相对稳定的合适环境中,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然而,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基于光学化学法的快速检测方法更具优势。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检查 适用性 环境条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09月-2020年09月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纳入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行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的为观察组,实行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电针 脑梗死偏瘫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应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内收入的住院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测、观察组予以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感染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相较对照组显示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同级别感染程度的患者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的应用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加以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检测应用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9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微生物检验,比对患者治疗前后感染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轻度感染率[59.38%(57/96)]明显升高,中度[36.46%(35/96)]、重度感染率[4.16%(4/96)]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96%,高于对照组的92.70%(P<0.05)。结论基于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评估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可帮助医师进行后续治疗方案制定,对患者病情及免疫功能改善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中的检验效果及价值。方法:自2020年4月~2021年10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中随机选取19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病原微生物阳性率为92.75%,其中沙门菌占22.35%,志贺菌占49.16%,弧菌属占22.91%,其他菌属占5.59%。志贺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类型(P

  • 标签: 儿童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桑黄为中医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软坚活血、和胃止泻、排毒止血之效,广泛应用于肿瘤、妇科病、肝脏疾病治疗中,药效良好。桑黄乙醇提取物是桑黄有效成分的重要提取物,其药理学研究逐渐深入,其在临床医学领域的药效作用也逐渐明确和丰富。当前,桑黄乙醇提取物的动物实验研究逐渐增多,其对大鼠尿酸代谢及肠道微生物存在一定影响,为此,本文针对其影响展开了综述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桑黄乙醇提取物 大鼠 尿酸代谢 肠道 微生物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促进产后42天盆底功能修复作用。方法:选择在2019年11月到2022年1月我院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计有92例,单盲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普通治疗组(盆底肌训练)和特殊治疗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每组46例,比较康复结果。结果:特殊治疗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普通治疗组高,日平均尿失禁频率、剩余尿量比普通治疗组低,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电刺激 生物反馈 促进 产后42天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选择应用微生物学检验的效果。方法:均予以计算机随机化选择的方法,将本中心接受的60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人员食物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将上述的粪便等样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对6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菌类型、检出样本来源进行分析记录。结果:在各类细菌微生物检出率对照上,得出沙门氏菌占到了26.67%,与其他微生物检出率相差较大(P<0.05),而唐菖蒲伯克氏菌检出率最低,占到了8.33%,其它微生物介于两者之间;在不同细菌微生物检出的样本来源对照上,得出粪便占到了58.33%,与其他样本来源相差较大(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人员食物样本,选择应用微生物学检验有助于确定病原菌、污染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由于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性强,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与带菌动物接触,或者是食用这类食物时,都非常有可能会感染。这种疾病具有快速雾化的特点,若不及时防治,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抑制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布鲁氏菌病的特点。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月及2021年1月-2021年9月两个时段到我院检验的2000例临床标本,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分别1000例。结果:两组进行对比第一时段的血培养标准低于第二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阶段的呼吸道、粪便、其他标本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与运输等对微生物的结果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研究表明, 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临床科室提供有价值的诊断。

  • 标签: 不同时段 临床标本 微生物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其进行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并观察检验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8例患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4例患者感染变形杆菌,3例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患者感染副溶血性弧菌,2例患者感染沙门杆菌。共检出菌株384株,厨具检出182株,食品检出97株,肛拭子检出40株,粪便检出25株,呕吐物检出23株,手拭子检出17株。结论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检出导致患者发病的致病菌,从而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学情况 微生物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