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日本日中友好协会常任理事大西广率团一行11人.于8月10—24日访华。代表团一行来访主要目的是考察了解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在京期间,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和秘书长徐建国分别会见;代表团拜会了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佛教协会,了解了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宗教政策等情况。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西藏地方政府 理事 日本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少数民族地区
  • 简介:中国-东盟关系经历25年的正式交往,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取得巨大的经贸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尚未实现的战略诉求。近年来随着双方的实力差距不断加大和受域外国家介入的南海争端干扰,中国-东盟关系在高端政治领域的发展滞缓,东盟对中国的安全疑虑不断增强。本文以包容理论分析中国-东盟关系中东盟“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二元关系格局的形成原因,依据国际关系中既有权力对崛起权力的一般包容规律解释中国为何在经济领域获得东盟的积极包容.在安全领域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包容进展。以包容理论中物理能力、身份认知、目标行为体的内部决策机制维度解释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包容的原因和双方历史纠纷、地缘基础、南海争端等变量对安全包容的负面影响,认为中国因改革开放后准确把握时机、审慎推动合作的低姿态获得东盟在经济领域的包容与信任,但随实力增长而趋于激进的行为使东盟加深中国进攻性意象的认知,加之域外国家介入、亚太地缘政治风险,要求中国应在追求大国权力地位的全包容进程中继续坚持战略审慎的心态与行为。

  • 标签: 中国-东盟关系 有限包容 身份认知 安全担忧
  • 简介:10月22-23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罗毅等一行3人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的题为“与非政府组织密切政策磋商与协调.鼓励公民参与,建立国家和公民社会伙伴关系.共同应对社会问题”研讨会。会议是为落实东盟与中日韩国家中长期合作措施之一而召开的。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社会伙伴关系 公民参与 非政府组织 印度尼西亚 社会问题
  • 简介:中国如何在南海主张不受《海洋法公约》调整的历史性权利,同时又受《公约》尊重,这是一大难题。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本身存在两个缺陷:第一,试图以单一的历史性权利规则主张涵盖整个南海海域的权利,未能解决与《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冲突。第二,以《海洋法公约》之外的法源主张区别于《公约》的历史性权利,但海洋权利内容又是《公约》框架内的事项,由此又落入《公约》的调整范围。对历史性权利的法源、性质和内容的阐明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症结所在,只有对此作出有别于《公约》权利的主张,才能落入《公约》序言“未予以规定的事项,应继续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的条款中,以此排除《公约》的适用。本文试图对历史性权利做全面解读,以此证实历史性权利是区别于《公约》权利的体系,不受《公约》调整;其次,试图处理历史性权利与《公约》权利的并存关系,以此证实历史性权利受《公约》尊重。

  • 标签: 历史性权利 海洋法公约 南海仲裁案
  • 简介:一、总量与增速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总额达1608.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4.7亿美元,增长23.4%,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其中,中方出口713.1亿美元,增长28.8%;中方进口895.3亿美元,增长19.4%;中方贸易逆差182.1亿美元,比上年的196.3亿美元略有收缩。东盟继续是中国该年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

  • 标签: 中国-东盟 贸易分析 进口来源地 预测 货物 出口市场
  • 简介:1990年12月,中国与老挝关系全面实现正常化。2009年9月19日,双方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年来,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10月26日,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第158位成员。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 标签: 中国 老挝 双边贸易合作
  • 简介:值此中国汶川“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日本社会教育团体碧波会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在日本福冈举办灾后重建儿童绘画摄影展。这次画展的作品主要是灾区儿童及中国其他地区儿童制作的.主要反映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以及灾区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表达了灾区人民不怕困难。重建家园的奋斗精神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灾区重建 儿童绘画 日本社会 摄影展 地震
  • 简介: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一是将"联合国维和行动"改称为"联合国和平行动",行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了"维持和平"、"预防冲突"和"建设和平"等诸多环节;二是重视发挥地区组织在维和行动中的作用;三是坚持性别平等,增加妇女参与维和的力度。这与联合国改革的大方向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从1990年起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主动作为,表现出大国担当,受到广泛国际赞誉。

  • 标签: 大变革 联合国 维和行动 联合国改革
  • 简介:对于处于战略防守方的中国而言,越是要向外拓展软实力,就越是要重视挖掘自身的凝聚力。凝聚力与软实力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均源于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尽管其着力点不同,却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潜力。应当注重从外人的眼光来反思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因为对中国是凝聚力的东西,对外人往往就是软实力。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历史,其“衰而又兴”的凝聚力,正是中国最柔韧的软实力。国家统一与地方文化多元发展的和谐共存,其“和而不同”的凝聚力,正是中国最亲和的软实力。即使共同经历的灾难,也会不可思议地加深各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因为正是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才会同甘共苦,共同期待未来。但是,从“协和万邦”古老理念到倡导“和谐世界”新国际安全观,并不一定意味着皆大欢喜的和平红利,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危险,因为对西方而言,这可能意味着道德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挑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应只是怀柔感化作用的代名词,还应包含和体现敢于力抗强者、主持正义、维护公正等精神内涵与道德形象,当然,这就更需要自身具备坚不可摧的凝聚力。

  • 标签: 凝聚力 软实力 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转型,这是认识21世纪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最重要的关键词。在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发展模式及生产、生活方式以至国际格局和国家关系模式、人们有关战争与政治、战争与和平关系的观念,都将发生转型式的新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也将与世界转型进程同步,在经济、政治及生产、生活方式以至价值观、国际观等方面转型。中国转型不但是世界转型的一部分,也是世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世界转型的性质、方向与总进程。鉴于转型是21世纪大趋势,中国须适应世界转型大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模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以至价值观念,制订相应的国家大战略。本文在分析世界及中国的转型趋势、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中国为适应世界转型趋势所应采取的国际战略,尤其主张中国应及时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以及调整国际观和国际政治观。

  • 标签: 世界转型 中国与世界 国际战略 大战略
  • 简介:马歇尔计划在二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1948—1952年间,美国通过该计划对受援国进行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总计130多亿美元,相当于1947年(该年马歇尔发表演说并提出该计划)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4%左右,

  • 标签: 马歇尔计划 美国外交政策 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 二战后 受援国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将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越关系正常化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开放和发展机遇.广西位于中国与东盟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左右逢源,既可以利用东南亚和国内两大市场来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也可以利用东南亚和国内两地资源来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还可以利用东南亚和国内两地的资源和市场来发展旅游业,甚至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东南亚和国内的资源、东南亚和国内的市场与广西的地理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促进广西的发展.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广西应如何抓住机遇,拓展与东南亚的合作.

  • 标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广西 地位 作用 交通枢纽 民间文化交流
  • 简介:“一带一路”的宗旨是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发展相对接,共建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快推进区域内教育合作发展。其目标是通过合作办学,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体制机制融合,实现人力资本提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实现从教育融合到文化融合,到构筑起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笔者认为,海南省可以成为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优选目的地。

  • 标签: “一带一路” 命运共同体 教育合作 人文基础
  • 简介:Inthefourdecadessincethelaunchofreformandopening-up,underthestrongleadership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Chinahaswithstoodthetestsofchangesbothathomeandabroadandbecomemoreconfidentinitsownpath,theories,system,andcultur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lepreviousChineseleadersputforwardtheirrespectivediplomaticideasinthetheoreticalinheritance,accumulation,summarization,development,explorationandinnovationofdifferentstages,theXiJinpingDiplomaticThoughtisacomprehensiveexpressionofthemallandfurtheradvancesChina’sdiplomacy.AtanewstartingpointundertheguidanceoftheXiJinpingDiplomaticThought,China’sdiplomacyismakingneweffortsandcontributionsto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andthebuilding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 标签: further 外交理论 改革开放 CULTURE under 中国
  • 简介:中国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已成一门"显学",且对相关研究、安全现实与安全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40年(1978-2017年)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整体上历经了酝酿与显现、阐释与呼吁、反思与深化、建构与拓展的过程;研究内容丰富且不断出新,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类型;与国家决策的关系呈现"被忽视——边缘性——中心圈"的发展轨迹;研究驱动包括学理驱动、技术驱动、事件驱动、政策驱动和环境驱动;形成了涵盖组织机构、学生培养、知识传播、政策咨询和学术网络的制度化研究态势。在学术上具备了学派与学科的自觉,推动了安全思想的"范式转型"与"安全文明"的重塑,在政策上牵引着安全治理实践更加综合化与国际化。然而,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专业性、科学性、国际性不足,未来非传统安全研究需要在全球安全的研究格局、元问题与分析框架、理论体系与学派自觉、方法论与量化研究、议题深究与国际对话上有新的持续推进。

  • 标签: 非传统安全研究 总体国家安全 共享安全 安全文明 中国学派
  • 简介:科技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迫切要求中国与俄罗斯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为此首先要研究俄罗斯科技对外合作态势,才能使中国及早采取相应的操作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客观评价俄罗斯科技实力的世界地位,跟踪研究俄罗斯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必须全面提升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把对俄科技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必须把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优先领域,采取激励政策提高对俄罗斯科技合作水平;必须按照国际规则来加强科技合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必须在分配知识产权时保障创造性利益,又要为此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必须促进两国科技合作从低水平向大规模纵深发展,切实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科技合作与经贸合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科学技术 产业化经营 知识产权
  • 简介: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重要国家,乌克兰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该倡议框架下与中国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贸易和人文领域的全面合作。但就地缘政治环境而言,乌克兰在短时间内很难摆脱俄罗斯的压力,顿巴斯冲突和族群矛盾使得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困难重重。因此,尽管中乌合作拥有较好的历史基础,但面临的诸多挑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东欧地区的安全困境、合作规模及方向、乌克兰的政治状况、"弱+弱"合作模式的瓶颈等,均对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构成负面影响,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是未来推进双方合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 乌克兰 俄罗斯 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