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不是一个唯名论者,而是一个唯物主义实在论者。唯物主义实在论的根据是抽象辩证法。马克思的抽象辩证法不仅是认识论中的抽象,还包括现实中的交往抽象和历史抽象(即现实抽象),是交往抽象和历史抽象的经纬相织,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自然史和人类史得到真正的统一。

  • 标签: 抽象辩证法 交往抽象 历史抽象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唯物主义实在论
  • 简介:马克思主义兼具对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对资本的逻辑进行批判的双重功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创造性的制度实验相一致的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的基础和核心。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考虑过如何为市场经济制度的正义性进行规范和辩护,所以,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便需要对两个问题作出回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从其产生之初就以否定市场经济制度和批判资本的逻辑为目标的理论,是否可能包含关于市场经济制度之正义性的正义理论?第二,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以科学认知的方式揭示社会历史之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其中是否可能包含作为规范理论的正义理论?

  • 标签: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正义理论 建构
  • 简介:本文探讨和发展了雅克·拉康的'资本主义话语',将它与马克思的理论相结合以分析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本文同时吸收了马克思与拉康的观点,主张必须与危机的症状性特征建立联系,而不是倒错地迷信资本主义具有永恒自我更新的能力。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的教学当中,拉康力图解决一直沉寂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前提问题,他提出价值——这种根植于人类劳动的、资本主义特有的抽象——源于无意识,换句话说,源于工人本身内在固有的创造性知识,只不过这种知识已经被无意识能指所过度决定。在拉康看来,资本主义的抽象给自己设定了历史任务,那就是将人类知识的无意识实质转换为看起来可计算、可量化的价值以便交换并从中获利,以废除人类知识的无意识实质。对这一困境的分析使我们在探讨当前危机时能够注意到,资本通过剥削人类劳动产生利润的能力正在消失,当前的危机与这种能力的消失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有关。本文对与今天的绿色资本主义的'创新悖论'相关的这一困境加以探讨,并提出以下观点:与相信新一轮的科技攻势所具有的变革能力相对应的是一种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否认。

  • 标签: 危机 价值形式 马克思 拉康 绿色资本主义 否认
  • 简介:马克思在《19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这三部著作中阐述了生态世界观,这于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具有强劲生命力和重要现实意义的一种写照。

  • 标签: 马克思 生态世界观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正>人民军队现代化思想是无产阶级建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思想,是由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建军学说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在领导苏联红军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了无产阶级军队现代化理论的初始形态。其主要内容是:(一)“必须拥有高度技术装备”,“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二)必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强调“没有科学是无法建设现代化的军队的”;(三)必须建设“拥有军事专家”、具有高度组织纪律、集中统一的正规化军队,实行编制体制现代化,以便在战争中以最小的牺牲取得最大的胜利;(四)必须善于吸收和大胆利用旧军队中的军事专家,使其在党的监督下向红军

  • 标签: 军队现代化建设 军队建设 人民军队 武器装备现代化 编制体制 现代战争
  • 简介:作为党和国家最高决策人的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他的人口思想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影响。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人口增长的现状,研究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标签: 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同志 人口思想 人口增长 决策人 领导
  • 简介:<正>一20世纪后半叶,随着信息技术和跨国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了被西方学者称之为"跨国资本"的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文化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打破了原来闭关自守的狭隘界限而走向开放和多元,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新格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文化 经济全球化 詹姆逊 文化工业 跨国资本
  • 简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本质和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心理学探索文化差异问题有借鉴意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以及经济方式影响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中,都能发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目前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文化心理学进行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未来在解释文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强理论批判性时可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文化历史理论 活动理论 文化心理学
  • 简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社会制度、社会管理、政治体制的价值判断,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 简介:2016年7月30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高层论坛——'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吉林延吉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学与研究》等相关学术刊物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是《马克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创新 发展
  • 简介:[受访者简介]亚历山大·布兹加林(Алексадр.Бузгалин1954—),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理论家、左翼社会思想评论家,前苏共二十八大中央委员,'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协会主席,《抉择》杂志主编,领导了一系列左翼政治运动,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的左翼运动组织者和召集人,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又称'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奠基者和核心代表人物。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经济研究和经济哲学、全球化转型进程、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俄罗斯和其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战略 苏联解体 文化异化
  • 简介:赵士发教授新近出版的佳作《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著》),可以说是他数年前出版的《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的续编,或者说是其中基本论点的深化和具体化。故《新著》最鲜明的创新点,是依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现代化新视野、新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这里既彰显了著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拓展,更显示了著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的新思想、新方

  • 标签: 中国化 中的马克思主义 化理论
  • 简介: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重大命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 标签:
  • 简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增强社会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各族群众中的认同和接受状况。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是一个民族成分众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较多的区域。

  • 标签: 西部民族地区 重大战略课题 民族问题 接受状况 宗教问题 信息传播技术
  • 简介:毛泽东哲学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活动一般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系列观点的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组成部分和世界观基础。毛泽东哲学思想反映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辩证唯物主义是他哲学思想的总貌;另一方面,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解方式内向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一次返回、接近,实践唯物主义是毛泽东哲学的重维度。毛泽东哲学是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之间的哲学理论,将毛泽东哲学看作单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或单一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不符合实际的。

  • 标签: 毛泽东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