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的临床诊断高度依赖于神经影像技术,其影像特征改变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腔隙及腔隙性卒中、脑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等,反映了继发于小血管损伤的脑组织改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特殊的磁共振成像(MRI)序列、功能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CSVD的临床诊断中。因此,加强对CSVD影像特征性改变的认识和定义的理解,统一影像的获取和评估方法,对于CSVD的临床诊断、疾病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神经影像 临床诊断 影像获取 影像评估
  • 简介:骨病变的种类繁多,鉴别诊断相对复杂,但首要的是区分良恶性。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骨病变的诊断不再局限于X线平片诊断,CT和MRI的作用愈加重要。平片与CT都是用X线成像,两者显示的均为病变密度的改变,前者是重叠图像,后者是断层图像,但两者所显示的征象基本类似,有些征象可相互通用,如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死骨等。MRI在骨关节系统的普遍应用,对检出早期病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MRI非压脂序列对正常骨髓内脂肪信号被病变的替代和压脂序列对病变内水分的增加相当敏感,但其信号改变与平片及CT大不相同,如骨质的高密度影在MRI各个序列上均呈低信号,而在X线平片和CT上不能显示的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在MRI压脂序列上则能够清晰显示。之前,有些依靠平片和CT作出正确诊断的患者,术前MRI检查却误诊,如将良性骨肿瘤合并周围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误诊成恶性骨肿瘤,原因就在于对MRI征象的认识不足[1]。本文对具有良恶性骨肿瘤鉴别意义的征象进行总结,希望能提高影像和临床医师对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骨疾病 诊断显像 诊断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在股骨头无菌坏死早期诊断的差异,以便更及时地发现股骨头无菌坏死。方法选取了128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患者,分别进行X线、CT检查。结果X线检查确定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113例,疑似病例7例,未见明显异常病例8例。CT检查确定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125例,无疑似病例,未见明显异常病例3例,后经MRI检查,确诊此3例均为股骨头无菌坏死。结论在股骨头无菌坏死早期影像诊断中,CT比X线更为有效,能够更早地发现股骨头无菌坏死。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并且逐渐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治疗方式主要依据临床分期,相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预后差异较大。影像因其无创、定量、快捷、动态、可重复的特点,可以为宫颈癌的诊断、预后等提供便利,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决策。笔者将从影像的工作流程、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影像组学 子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部外伤影像检查及临床价值 。 方 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 自 20 16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炎型肺癌影像诊断及临床表现,探讨及其诊断特点。结果12例肺炎型肺癌中9例患者多有咳嗽,以白色泡沫痰为主,痰量较多。发热8例。3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肿瘤大小约1.1-4.2cm。肺周边10例,肺门部2例。病理显示支气管肺泡癌8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肺炎型肺癌多位于肺周边,首诊易误诊为肺炎,尤其是肺间质性肺炎。以支气管肺泡癌多见,抗炎或抗结核无效,需病理确诊,以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突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14例肱骨髁上突患者的影像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2~86[33(22,48)]岁,髁上突位于左侧肱骨8例、右侧肱骨6例。14例患者均行数字化X线摄影(DR),其中6例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测量和计算肱骨髁上突的相对长度比(肱骨侧位DR片髁上突长度与髁上突根部肱骨横径比值)、距肱骨内上髁的相对距离比(肱骨髁上突距肱骨髁上的距离绝对值与髁上突根部肱骨横径比值)、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观察基底宽或窄、尖端指向以及有无骨髓腔与软骨帽。结果14例患者变异侧肱骨下段前内侧见骨性棘状物突起,相对长度比为0.44±0.13,距肱骨内上髁相对距离比为1.87±0.28,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为63.60°±21.20°。14例肱骨髁上突均为宽基底,前端尖细、指向内上髁,骨性突起的境界清楚,密度略低于或基本等同于骨皮质密度,未见软骨帽及骨髓腔。结论肱骨髁上突的特征性影像表现为距肱骨内上髁3~8 cm处肱骨下段前内侧,起源于肱骨骨皮质的鸟嘴状或棘状骨性突起,基底较宽,尖端较细并指向肘关节方向,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无骨髓腔与软骨帽。

  • 标签: 肱骨 肱骨髁上突 遗传变异 数字化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脊柱骨折影像检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X线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4%,X线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76.8%,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X线,比较差异具有计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X线诊断来说,脊柱骨折的CT影像诊断价值较高,但是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因多不需手术治疗,可首选X线检查;对于重度脊柱骨折患者,应采用CT诊断,值得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影像学检查 临床对比效果
  • 简介:摘要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在反复发生急慢性损伤的基础上,造成踝关节的肌腱、韧带、关节软骨进行性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伴随过度的背屈和跖屈运动引起相邻组织的撞击、挤压、磨损,导致患者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根据发生撞击综合征的部位和主要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MRI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主要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程度,以及合并存在的其他病理改变,同时还能进行鉴别诊断。本文从相关解剖结构、撞击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和影像诊断要点等几个方面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癌主要指的是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影像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肝癌的影像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波、血管造影以及CT和MRI四种方式,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这四种影像检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肝癌 影像学检查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9-01
  • 简介:摘要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作为一种异质性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关于老年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以往诸多研究往往强调其发生与血管损害、神经炎性等改变相关。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经影像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与脑结构、脑功能及脑代谢改变关系密切。影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日臻成熟,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临床诊断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更直观的可视化证据,且可以减少因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误差。现影像已广泛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神经生物机制研究中,这为老年抑郁症的诊治及评估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法。作者对影像在老年抑郁症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影像学 脑结构 脑功能 脑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布加综合征影像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影像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临床应用。结论肝的静脉阻塞性病变可认为是布加综合征的变种,与经典的布加综合征不同,它没有下腔静脉和大的肝静脉的闭塞,其主要病理改变与炎症病变后的窦后静脉闭塞有关。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花斑状表现,肝的周围部及肝静脉附近延迟强化。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胃14例,小肠3例,升结肠1例。肿瘤平均直径6.8cm。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12/18),腹痛(11/18),消化道出血(7/18),肠梗阻(2/18)。主要影像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肿块内出血、坏死、囊变明显,但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IST的消化道造影及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定性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瘤内出血 坏死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慢性I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亦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及情感障碍。研究表明ID涉及大脑广泛区域的异常。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ID的研究,能客观、间接地反映大脑结构和功能活动异常,可为阐明ID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客观影像依据,为I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神经影像生物标记。因此,该文就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在ID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了解其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失眠症 结构影像学 功能影像学
  • 简介:影像指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分析大量高级定量影像特征,从而对疾病进行诊疗。这一概念诞生不足5年,但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热点,涉及多类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和评估,并取得了相当乐观的结果。今后影像组学会基于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获取标准、稳定的特征并完成验证,从循证医学角度应用于肿瘤的精准医疗。该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影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标签: 影像组学 肿瘤学 超声
  • 简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影像检查是诊断IBD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包括X线钡剂检查和CT、MRI,其不仅可确诊IBD、鉴别CD与UC,还能评价病变的累及范围和严重程度;判断有无肠外并发症.并对临床疗效进行随访。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影像学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