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使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自1987至2009年所拍摄的CCD资料,测定了22年来该台站夜天亮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由于昆明市的快速发展,V波段的夜天亮度从约21mag/(″)2变到亮于17.6mag/(″)2,变亮超过30倍。

  • 标签: 夜天亮度 CCD 天文观测
  • 简介:本文刊载了北天空个区域(KNO10,NKO27,KNO148)的恒星相对于河外星系的自行(表4)。使用的资料由佘山40厘米赤道仪摄取(见表1)。归算方案见方程(1)。归算,剔除了大自行的定标星,同时对得系和底片对采用加权法处理。最后结果:在x和y方向,星系平均“自行”的标准差分别为±0″.0017/年和±0″.0015/年;待测星的绝对自行的标准差为±0″.0021/年和±0″.0019/年;AGK3星表星的绝对自行的标准差为±0″.0035/年和±0″.0039/年(见表3)。

  • 标签: 恒星 绝对自行 河外星系 归算 标准差 加权法
  • 简介: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实现频信标数据资料反演,获得二维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算法的可靠性,并对背景协方差矩阵的水平相关因子和垂直相关因子以及台站分布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它们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效果的影响,得到了相关结论。

  • 标签: 电离层 卫星三频信标 电子总含量
  • 简介:利用GPS双频观测量可获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ElectronContent,TEC),以监测区域上空电离层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从而可以发现不同尺度的电离层异常。该文采用2004年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SCGAN)以及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CMONC)的部分台站的观测,计算得到1年时间序列的TEC数据,来研究长角地区上空的电离层TEC的变化与活动。应用这些数据,综合利用高斯权函数和滑动平均等几种数据处理方法,重点分析和讨论了长角地区上空电离层的周日变化、周年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特性,揭示了电离层冬季异常等现象。同时,通过对1年时间序列TEC进行谱分析,得到了其相应的变化周期。

  • 标签: GPS/TEC 电离层 周日、周年和季节性变化 绝对/相对TEC
  • 简介:首先介绍了嫦娥号任务,VLBI观测网、VLBI中心的设置和处理流程,然后简单介绍了差分单程测距(delta-differentialone—wayranging,ADOR)处理方法。重点对整个任务期间的观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几次任务进行了说明。

  • 标签: 嫦娥三号 深空探测 VLBI 相关后处理 DOR
  • 简介:对于用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10组底片,用底片常数法和中心重叠法分别重新作了归算;对于饮食大时角底片的组,归算中使用在恒星常数中加进折射项的办法计入了大气色散改正。给出了15颗星的相对视和自行,以及由重叠解换算的绝对视差,对视差测定值的精度作了讨论。

  • 标签: 折射望远镜 恒星 三角视差 底片常数法 中心重叠法 归算
  • 简介:本文内容是对前一文提出正确的变质量体的运动方程及修正谬误的运动方程的一个严格证明。其证明过程,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这样,就可使前文更具有完整性。

  • 标签: 天体力学 三体问题 变质量体 运动方程
  • 简介:本文根据I型彗尾的背景材料,分析了MHD波的色散关系,探讨了螺旋波的稳定性及其演变的特征。根据初始条件的不同,有的彗尾可以产生稳定的螺旋波,有的则不然,只能是浑云状态。文章给出了理论推演,列出了观测结果,理论和观测能较好地符合。可进一步结合Hale-Bopp彗星的观测,进行对比和检验。

  • 标签: 彗尾 太阳风 螺旋波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 简介:在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定轨的过程,大气阻力摄动的影响较大。本文在比较几种常用大气密度模型误差对定轨影响的基础上,将密度改正公式引入到Geosat卫星的精密定轨。结果显示,该公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的径向定轨精度。

  • 标签: 卫星观测 大气 阻力摄动 大气密度模型 径后定轨精度
  • 简介:在2维弦论黑洞背景时空中求解了具有'tHooft的边界条件和“准周期”边界条件的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分别计算了相应的玻色子熵和费米子熵,发现它们具有同一发散形式,两者仅相差一个系数。

  • 标签: 二维黑洞 费米子熵 玻色子熵 热力学熵 二维弦论
  • 简介:采用Matlab语言开发了天文底片数字化处理软件SDAPM。利用该软件可以处理商用平板扫描仪输出的照相底片扫描文件。由于Matlab语言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使处理程序比用FORTRAN编制的处理程序大为简化。除了介绍程序的主要流程以外,还对该软件用到的一些Matlab特殊函数的具体用法(特别是曲面拟合)和如何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做了简要介绍。

  • 标签: 天文底片 数字化 MATLAB 曲面拟合
  • 简介:目前卫星激光测距(SLR)中所采用的IRV星历已经使用了近20年,近几年来随着对高轨卫星的测距和卫星白天测距的开展以及考虑到今后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需要对SLR所采用的星历进行改进,以适应SLR发展的需求。从2006年8月起国际激光测距网(ILRS)将使用一种新的可用于多种目标测距的星历——CPF星历,该星历不仅可用于人造卫星的激光测距,而且还可用于月球及其转发器等目标的激光测距。该文介绍了这种SLR新星历和应用它进行卫星位置台站预报的情况,分析了其预报精度。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卫星位置预报 IRV星历 CPF星历
  • 简介:给出了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背景下Dirac方程的退耦与分离变量,并通过适当的变换在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的视界附近找到了静止质量不为零的Dirac方程的有物理意义的解,导出了Hawking热谱公式、辐射温度和视界面方程。从而解决了Dirac粒子在Dilaton-Maxwell黑洞背景下Hawking蒸发的问题。

  • 标签: DIRAC粒子 HAWKING辐射 黑洞 热辐射 度规 量子效应
  • 简介:探讨了1+1维均匀各向同性闭宇宙模型的完全量子化问题,论证了1+1维量子虫洞能够带有Hilbert空间结构,内积可由微超空间度规导出,我们的研究表明物理的Hilbert空间是可分的,这可由虫洞解的离散正交基构造。

  • 标签: 量子虫洞 HILBERT空间 宇宙模型 量子宇宙学 引力理论
  • 简介:提出应用于人造卫星观测确定拖长星像中心的平均几何中心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将中值滤波应用于CCD数据的预处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初步验证了平均几何中心法,结果表明,与通常采用的重心法相比,此方法对人卫观测的拖长星像进行中心定位的精度较高。

  • 标签: 人造卫星观测 中心定位 中值滤波 精度
  • 简介:推导了GPS无线电掩星振幅观测反演地球大气技术Abel积分变换的天顶补偿项,定性地说明了天顶补偿项对计算过程和反演剖面的影响。

  • 标签: GPS 掩星 振幅反演 天顶补偿 Abel积分变换
  • 简介:主要介绍了对一种特殊观测类型(双星定位系统)的几何定轨方法,该方法将观测遇到的超越方程组简化成一个线性方程组和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进行解算,通过一个模拟的双星系统和一组模拟的观测值进行试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无测量误差时,对该系统用几何方法定轨的精度可以好于2m,但是当该系统的几何图形较差时,几何定轨方法对测量误差较为敏感,若测量的随机误差为10m,则定轨坐标分量的误差最大可达到400m。这时可利用阶契比雪夫多项式平滑的方法削弱随拳影响,将几何方法定轨的精度提高到40m。

  • 标签: 双星定轨系统 几何方法 定轨精度 测量误差 定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