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力问题是某型直升机设计研制的技术关键,本文结合该型机从方案设计到工程研制的各个阶段,针对动力问题的解决途径与实现情况进行了回顾,给出了设计分析、试验验证结果及其相关性。文中还结合球柔性旋翼和尾桨特有的动力问题解决方案,分析、探讨解决方案中的得与失,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 标签: 直升机 旋翼 动力学
  • 简介:以某机械变速器中的一对齿轮为例,首先在Solidworks中完成齿轮的三维建模和装配,然后基于ADAMS软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动力仿真.研究了在不同的输入转速下的输出转速、啮合力、时域和频域之间的相关规律.该方法为今后机械变速器齿轮动态特性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

  • 标签: 机械变速器 ADAMS软件 动力学仿真
  • 简介:在HAc-NaAc缓冲介质中,基于钌(III)对高碘酸钾氧化乙基紫(EV)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建立了简便、快速测定痕量钌的新体系。优化了试剂浓度、缓冲介质和反应温度等对测定有影响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钌在0.5~50n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差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7,方法的检出限为1.4×10-10g/mL。对25ng/mLRu(III)重复测定9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发现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天然水样中痕量钌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乙基紫 高碘酸钾 测定
  • 简介:基于营养盐、自养浮游植物、食植浮游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利用生物生长的生化机理,并考虑到海洋内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对营养盐的补充,建立了营养盐-自养浮游植物-食植浮游动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动力(Nutrition-Phytoplankton-Zooplankton)模型,运用现代非线性动力理论,对模型解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参数的变化,系统稳定性也随之变化,甚至出现分岔现象.

  • 标签: 生态动力学 稳定性研究 海洋赤潮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藻类 动力学稳定性
  • 简介:建立了支承局部共振动力模型,给出了利用振动数据进行局部共振频率预测的方法。进行了转子动力试验,试验转子含有2个盘和2个支承并固定到柔性摆架上,试验中出现单个支承外传力超限,但盘的振动位移幅值较小,且有上升趋势的现象,符合支承局部共振的特征。利用局部共振频率预测方法对振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理论预测的局部共振频率。进行了模态试验,得出的局部共振频率与理论预测吻合,同时也验证了局部共振诊断。结合模态振型对摆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消除了该处局部共振。

  • 标签: 转子特性参数 局部共振 模态试验 故障诊断
  • 简介:在神经元的生理实验中经常观察到丰富的钙振荡模式,本文详细综述了产生这些现象的钙流交换机理和各类通道调节机理,以及描述这些生理机理的数学表达式.介绍三类典型的研究钙振荡的非线性动力模型,即电压动力与钙动力相耦合的模型,多个钙存储单元之间钙流平衡的模型和考虑信使物质IP3的振荡与钙振荡相互作用的模型;并针对第一个模型简要地讨论其复杂的动力行为;最后对神经元钙振荡的非线性动力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 标签: 非线性动力学 神经元 钙通道 钙振荡
  • 简介:在实际工程领域中存在着大量接触碰撞等非连续动力问题,现有的解决柔性多体系统连续动力过程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已经无法解决或无法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基于变拓扑思想,提出了附加接触约束的柔性多体系统碰撞动力建模理论;通过设计柔性圆柱杆接触碰撞实验,验证了所提出附加约束接触碰撞模型的有效性;针对柔性多体系统全局动力仿真面临时间和空间的多尺度问题,提出多变量的离散方法,从而提高了柔性多体系统非连续动力的仿真效率.

  • 标签: 柔性多体系统 接触碰撞 变拓扑 数值仿真 实验研究
  • 简介:本文综述我国催化动力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状况,提出一些尚待开发新指示反应的设想,并介绍提高催化动力法灵敏度的两个新途径。

  • 标签: 催化 动力学 光度法 指示反应 灵敏度
  • 简介:采用频域和相空间方法分析沸腾两相流系统.用实测的声压信号重构相空间,并用最大Lyapunov数和相关维数对重构的相空间进行量化.分析这些量化参数与实际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流型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声压信号的功率谱和相空间的量化参数均与沸腾流体中的流型变化有关,有可能作为流型变化的特征参量.

  • 标签: 沸腾两相流系统 LYAPUNOV指数 相关维数 相空间 热稳定性 流体动力学
  • 作者: 任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300)【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29-02尿失禁就是病人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就会排出尿液。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尿液都是由肾脏排除,流到膀胱处,由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储存尿液过多人们便会感觉到尿意,之后进行排尿;而病人在尿液储存期间就会出现膀胱压高于尿道压的情况,之后便会出现尿液失禁。所谓的尿动力学的检查其实就是检查人在储存尿液以及把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相关肌群的反应是怎样的,之后经过分析来判断出病人的病情。尿动力学的检查是诊断患有不同尿道系统病症的病人们一项很重要的检查。此次文章就尿动力学检查在尿失禁诊治中的意义,和评估治疗尿失禁病人的医治方案的影响做出相关探究。1尿动力学的检查原理根据身体不同部位的检查可以把尿动力学检查分成两部分(上尿路尿动力学和下尿路尿动力学),此次探究是针对下尿路动力学的。尿动力学检查原理包含了在储存尿液的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对于膀胱和尿道内尿液的压力,和在排出尿液的时候对于膀胱和尿液的压力以及尿液排出时的速度,借助现代的各种医疗器械对相关部位进行检查。最后检测出来的结果,对于确认病人的病情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样能很好的对人体泌尿系统进行观察。2尿动力学的检查方法首先,要记下病人在自由的排出尿液的时候,其尿液的流动曲线。其次,让病人坐在专用的检查椅上,把检查管放到病人的尿道和肛门里,之后通过检查管往病人的膀胱里注入0.9%的氯化钠液;在给病人注入氯化钠液期间,要注意对病人的感觉进行询问,并记录下病人有不同尿意时膀胱状态,再让病人做出三种不同程度的咳嗽,记下这种状态下病人的漏尿点压力值;当病人有了迫切的排尿感之后停止注入氯化钠液,记下病人的膀胱容量,和病人在排出尿液时的流动曲线。通过医疗器具对病人的有关肌群进行观察,之后整理好相关资料,以便于医护人员做出尿动力学的诊断。在对病人做完检查之后,要嘱咐病人要多喝些水,而且对于之后会发生的尿频、尿痛或者是尿血等情况,要告诉病人这都是属于正常的现象,过段时间这种情况便会自动消失。3尿失禁患者进行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和主要指标3.1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在尿失禁诊断中的意义对于女性患者的尿失禁情况一般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即急迫性尿失禁(又称UUI)、压力性尿失禁(又称SUI)、混合性尿失禁(又称MUI)以及充溢性尿失禁(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了一个呼吸动力时滞微分方程模型X(t)=1-ax(t)x^n(t-τ)/[1+x^n(t-τ).通过利用一种映射方法得到了该系统平衡点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所得结论优于已有的结果.

  • 标签: 时滞微分方程 平衡点 全局吸引性
  • 简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按自身对照法在六只家兔身上,对卡马西平单用及与尼莫地平合用中卡马西平浓度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合用尼莫地平后卡马西平药物动力模型稍有改变,而单用与合用卡马西平,其半衰期(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消除率(CL),表布容积(Vd),峰浓度(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尼莫地平 卡马西平 药物动力学 抗癫痫药
  • 简介:摘要结合部队实际,为有效指导训练,提高训练成绩,从生物力学角度,运用刚体转动定律、质心定理等物理学知识对单杠卷身上及屈身上加以分析,第一把单杠卷身上的动态过程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出其转动惯量,得出力量是基础、姿势是关键的结论。

  • 标签: 生物力学 刚体转动定律 质心定理 单杠卷身上 单杠屈身上 转动惯量
  •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液后丹参素在骨骼中的分布动力,同时探讨药效学部分相关组织中药物分布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对血清、肾和骨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甲醇-1%冰醋酸(8:92)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280nm处检测,液质联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液后在血清、肾和骨中检测到丹参素,用所建立的方法绘制了其经时血药浓度曲线、肾药浓度和骨药浓度柱形图。结论大鼠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液后,丹参素可以在其抗骨质疏松相关组织中快速分布,其血药动力类型属二室模型。

  • 标签: 丹参素 血药浓度 骨浓度 肾浓度 药代动力学 质谱
  • 简介:采用TG、XRD和SEM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900~1050°C条件下攀枝花钛铁矿的氢气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在900°C恒温还原过程中,还原产物为铁和金红石,当温度高于1000°C时,亚铁板钛矿开始形成。在还原过程中,元素镁会逐渐富集并影响金属化过程。同时,讨论了局部化学反应和相关的还原动力过程,反应控速步骤为扩散过程。由计算可知,在所选实验条件下,氢气还原攀枝花钛铁矿的表观活化能为117.56kJ/mol,高于合成钛铁矿还原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

  • 标签: 攀枝花钛铁矿 合成钛铁矿 氢气还原 动力学 控速步骤 镁元素迁移
  • 简介:通过分析用户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用户创新行为,构建了用户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对该模型中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运用系统动力的方法对虚拟算例进行模拟和分析;然后深入分析了用户创新主体的行为机理,并探讨了用户创新的促进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在用户创新系统中,由于用户自身参与创新的动力作用非常有限,企业要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创新补贴和奖励,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企业与用户的策略选择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选择参与用户创新的策略,另一方也会逐渐参与进来;政府的外部激励对于用户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 标签: 用户创新 有限理性 演化博弈 行为机理 系统动力学
  • 简介:以制造业为背景,在分析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方法,构建产品质量系统动力模型,以Vensim仿真软件作为平台,对产品质量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期间,产品质量表现出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文中的研究为企业有效地改善产品质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标签: 产品质量 系统动力学 仿真模拟
  • 简介:摘要为使高校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拉近科技与经济的距离,校企合作,作为高校与企业合作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现实意义出发,采用系统动力对影响校企合作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校企合作系统动力模型,并利用vensim仿真软件进行动态仿真,研究了校企合作系统的系统动力演变机理。结果表明提高校企合作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强化企业实力是提高校企合作水平的关键,为校企合作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校企合作 系统动力学 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