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999年9月至2009年8月住院的CRF并发恶性肿瘤患者,与同期住院的非CRF患者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2006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CRF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部位分布、发生时间等。结果2324例CRF患者中46例并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0%,9例(19.6%)为规律性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发生,35例(72.9%)在CRF后2年内发生。恶性肿瘤的部位主要是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并发恶性肿瘤时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CRF恶性肿瘤患者。结论CRF患者发生恶性肿瘤风险高于一般人群,应重视老年人、CRF后2年内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肿瘤筛查。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恶性肿瘤 透析 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所有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肾康注射液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肾康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接受基本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 对两组患者经相关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 41.12±7.10)分、( 32.50±6.52)分和( 50.47±8.20)分、( 44.20±7.12)分, 均较治疗前( 61.20±8.52)分、( 50.20±8.23)分和( 61.33±8.75)分、( 50.32±8.19)分明显改善( P<0.05), 实验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十分有益。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肾衰竭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45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每组患者45例,。结果研究者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供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浊清颗粒剂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aster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肾浊清高剂组、肾浊清低剂组、尿毒清组。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结果治疗后肾浊清组、尿毒清组均能降低大鼠肾组织中αSM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肾浊清高剂组与尿毒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浊清颗粒剂能抑制肾组织αSMA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9年02月-2020年11月本院纳入的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并给予其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参照组的血压水平明显降低;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早期慢性肾衰竭 高血压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现状一般,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贫血情况、病程、住院时间及心理状态为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住院时间及心理状态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睡眠质量一般,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患者个人客观原因所导致的心理因素,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作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葵联合肾衰宁在慢性肾功能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8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葵与肾衰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中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49%。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58.54%。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与肾衰宁联合使用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确切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衰宁 慢性肾功能不全 黄葵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9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患者成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继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评判标准SAS与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肾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慢性肾衰竭在治疗时,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11月在我院就诊的 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按照治疗的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考组,每组 35例,研究组的患者采取的是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参考组采取的是血液透析的治疗。结果: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检验指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参考组,在超敏 c反 应蛋白对比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参考组;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4%,显著优于参考组的 88.57%( 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可以在日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广泛使用这种方式。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2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低温透析组及常温透析组,分别用36℃、37℃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前后体温、血容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透析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温透析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与常温透析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透析能减少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对超滤的耐受以清除更多的液体,低温透析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 透析 低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血肌酐)、BCN(尿素氮)、CCr(内生肌酐清除率)和TP/24h(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r、BCN、CCr及TP/24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慢性肾衰竭 尿素氮 血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应用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给予其常规护理,进而增加心理护理,观察并对比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数据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家庭管理路径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纳入2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护理,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家庭管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肾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肾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肌酐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肾小球滤过率较之对照组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家庭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家庭管理路径 肾功能 自我管理能力
  • 作者: 刘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2例在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进入我院进行慢性肾衰竭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需要将所有的研究样本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并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心理干预模式,针对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生活质量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患者。结论: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操作时,优先选择心理护理措施是可以控制负面情绪的发展,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慢性肾衰竭;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调查,收集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相关的研究和临床资料。根据研究结果,归纳总结出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因素有多个方面。首先,透析机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透析机器的质量直接影响血液透析的效果,包括溶质清除率、溶液浓度调节等。其次,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对于护理质量至关重要。合格的护士或医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操作透析设备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此外,患者自身的情况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例如,患者的血管通畅情况、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透析效果。结论:为了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医院应选择优质的透析机器,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确保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按时到院进行血液透析,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不同的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研究样本: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样本来源:我院肾内科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慢性肾衰竭患者;对其中4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命名为常规透析组;对另外40例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将其命名为透析滤过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常规透析组患者相比,透析滤过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经统计学分析后可知P<0.05,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其能够更加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透析方式 慢性肾衰竭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