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Perley等发现,即使在相同的血糖浓度下,口服葡萄糖后刺激胰腺8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多于静脉给予葡萄糖后分泌的胰岛素。这提示肠道可能释放对胰岛素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因子。直到近年才发现并命名该因子,称之为肠促胰岛素激素(incretin)。它包括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peptide,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

  • 标签: 肠促胰岛素激素类似物 二肽酶-Ⅳ抑制剂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研究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从而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患者52例,平均57.5岁.患者的诊断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选取非子宫内膜癌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平均59.3岁.所有入选者均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内切酶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观察ER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RFLP用Pp(PvuⅡ)和Xx(XbaⅠ)来表示.同时对人雌激素受体基因上游的高变区二核苷酸(TA)重复序列进行纯化、克隆和序列分析,阐明该重复序列的重复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当中的分布情况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实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65.4%,对照组为44.2%,OR值:2.38(95%CI1.08~5.25),P=0.048;P基因型,OR值:1.09(95%CI0.49~2.43),P=0.84.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另外,TA重复序列在两组当中也存在着重复次数多态性.结论实验人群中依XX>Xx>xx基因型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呈递减趋势.TA重复序列分别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存在着不同的特异重复多态性.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基因多态性 雌激素 二核苷酸(TA)重复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诊断矮小症儿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3—13岁)矮小症儿童(男29例、女21例)血清GH、IGF-1和IGFBP-3的浓度,GH激发试验采用左旋多巴和精氨酸激发分别在0、30、60、90分钟抽血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GH、IGF-1和IGFBP-3比较。结果矮小症患儿血清GH、IGF-1和IGFBP-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且在50例矮小症患儿中,GH激发试验的GH峰值<10ug/ml的有46例,占92%。结论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临床早期诊断矮小症患儿有较重要意义。

  • 标签: GH IGF-1 IGFBP-3 矮小症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