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重点论述了在数控加工中如何在POWERMILL软件中掌握选刀的基本原则外科学的选择数控刀具。并通过实例说明选择好刀具的重要以及产生独立的NC程序的过程。

  • 标签: 数控加工 POWER MILL 刀具参数 刀具选择
  • 简介:介绍了一种基于DELMIA软件开发出动态冲压自动线取件模拟分析技术,与传统静态干涉曲线检查取件相比,能直观预测实际的匹配状态,并有针对的进行模具结构优化,避免匹配异常,降低模具开发周期和整改成本。

  • 标签: DELMIA 取件 干涉检查 仿真模拟
  • 简介:由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承当的高速高效切削工具的研究开发重点项目“超硬材料砂轮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取得阶段效果。近日攻克了临时制约中国高速陶瓷砂轮技术发展的相关难题;通过对低温金属结合剂制备、树脂金属复合等技术的研究,该课题通过对高强陶瓷结合剂及其制备、锥孔砂轮基体的加工和检测、复杂形面砂轮工作层均匀成型、高速陶瓷砂轮基体制造等关键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开发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树脂/金属复合结合剂。

  • 标签: 超硬材料砂轮 研究与开发 金属结合剂 复合结合剂 陶瓷砂轮 陶瓷结合剂
  • 简介:华北石油第一机械厂从美国引进的钻杆内涂层作业线在1993年9月投入生产,由于进口涂料需要低温贮存,价格较贵,涂料的国产化成为迫切要求,我们经过数百次的配方试验,研制成功了SN222钻杆内防腐涂料,通过实验室喷涂工艺试验和现场钻井考验,该涂料在主要性能上达到了美国进口的PC200涂料的水平,用它防腐的钻杆已在华北油田广泛应用,现已完成钻尺12万米,它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SN222 钻杆 防腐涂料 钻井设备 腐蚀 防护
  • 简介:本文叙述了合金触媒合成金刚石的效果,讨论了合金触媒性能对金刚石合成及其性能的影响。在对多种合金性能测试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使用合金触媒的经验、看法和金刚石合成机理及对合成金刚石的触媒原料的选择方法。

  • 标签: 人造金刚石 触煤合金 合成 性能
  • 简介:本文讨论分析了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的现状,指出了模具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是随当今制造业界管理信息化的大势,它在提高模具企业生产率、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品质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模具生产特殊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采用生产环节条码化来解决模具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中所面临的问题。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模具 生产管理 条形码 模具企业 企业信息化
  • 简介:2009年8月2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简称沈阳研究院)完成的“SK9011浮选药剂研制及在金、铜等硫化矿选矿中的应用”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首次把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和溶剂调配在一起,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专家鉴定 科技成果 研究院 沈阳 有色金属工业 浮选药剂
  • 简介:三乙胺冷芯盒工艺自1968年在美国铸造学会举办的展览会上展出以来,因其很高的生产率颇具竞争和实用,而且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制芯中心,型芯的尺寸精度进一步提高,受到了铸造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大批大量生产行业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 标签: 冷芯盒工艺 应用 树脂砂 技术 铸造学会 制芯中心
  • 简介:0前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如耐热性、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等。新材料的研发十分重要。20世纪80年代,日本宇航领域科学家首先提出“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与传统的匀材料和复合材料不同,梯度功能材料要求材料两面具有不同性质(如金属和陶瓷),材料内部组成呈梯度变化,这一设想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兴趣和关注。

  • 标签: 梯度功能材料 复合电镀 复合镀层 阴极电流密度 电沉积法 现代科学
  • 简介:通过氙灯和热氧人工加速老化研究了191#不饱和聚酯玻璃钢老化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玻璃钢表面形貌和失光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氙灯老化后,弯曲强度随老化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层间剪切强度则呈下降趋势,老化1800h后弯曲和剪切强度的保持率分别为92%和53%。玻璃钢表面失光率大,有明显的裂纹产生。70%热氧老化,表面形貌保持完好,树脂的后固化和物理老化效应导致玻璃钢的力学强度明显增大,3600h后弯曲和剪切强度增大到老化前强度的107%和150%。光和热的联合作用是玻璃钢表面和界面老化破坏的主要因素。玻璃钢具有较好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 标签: 不饱和聚酯 玻璃钢 加速老化 层间剪切强度
  • 简介:用小压机研制高品级金刚石,始于八十年代,但由于工艺的复杂和偶然较多,规律较少,不便推广。本文介绍的是作者通过近年来对该问题的重新认识,不断进行工艺的改进,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工艺,这里仅供同行参考(注:不含两面顶压机、六面顶大压机粉末触媒等工艺)。

  • 标签: 人造金刚石 小压机 小顶锤 大腔体 高品级 慢速生长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条新研制的中小口径三层PE防腐管生产线。能生产三种防腐管:采用负相成型生产小口径三层PE防腐管.侧向缠绕生产中大口径三层PE防腐管,用摩擦静电喷涂生产环氧粉末内防腐管,以及这三种生产工艺、设备、产品更换时.生产线的调整方法。本生产线与常规生产线不同之处的创新点:涂敷成型传动线.可使成型铜管直线或旋转前进.清理机抛头采用斜置上抛,增加了反射装置、园模负相成型、在线检测采用浮动探头.在一条涂敷作业钱可完成两种成型管的检测、环氧粉末内防腐管生产对磨擦喷枪、喷粉系统的改进;为了降低三层PE防腐管的成本,开发了所使用的三种原材料.为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测和现场应用。证明此生产线具有适用管径范围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投资少等特点。

  • 标签: 三层PE结构 防腐管系统工程 生产线 内防腐 外防腐 喷涂涂料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新研制成功的特点适合于人造金刚石物料选择破碎和整形用的磨料机的机械构造、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及其生产使用效果。

  • 标签: 人造金刚石 磨料机 研究开发 破碎 磨矿
  • 简介:针对不同温度和时间加热后的GH4169合金试样表面氧化色变化行为进行分析,对试样表面氧化色图片的采集、描述方法进行探讨,并对试样硬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0~850℃加热后的GH4169合金试样表面均有金属光泽,颜色变化较丰富且与加热温度和时间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900~1200℃加热后的试样表面颜色差别不大,均无金属光泽并呈灰黑色;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400~800℃加热后的试样硬度值差别不大,850~1200℃加热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硬度值下降较明显;根据试样实际情况,结合试样表面颜色、状态及硬度值的变化可以为判断其经历的温度环境提供可靠的判据,在试样表面具有金属光泽且硬度值差别不大时主要以表面颜色和状态为依据,试样表面无金属光泽且呈灰黑色时则以硬度值为主要判据;此外,采用规范的图片采集过程,利用设计印刷标准色谱对表面氧化色的定量分析和UV加膜印刷技术能够较好地描述合金表面颜色的变化及存在的微小差异。

  • 标签: 高温合金 GH4169合金 氧化色 硬度
  • 简介:腐蚀损伤是老龄飞机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引发裂纹萌生、扩展并导致飞机结构失效的重要原因,对铝合金的疲劳寿命起决定性作用;腐蚀预损伤如何影响铝合金的疲劳行为是建立含腐蚀损伤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基础,是近年来航空界疲劳断裂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腐蚀预损伤铝合金,尤其是在点蚀情况下的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它们是基于断裂力学方法进行含腐蚀损伤铝合金疲劳全寿命预测的技术基础。

  • 标签: 预腐蚀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蚀坑
  • 简介:油泵进行可靠强化振动试验时发现一个螺钉提前断裂。通过宏微观观察和组织、硬度检测手段,对该螺钉的断裂性质和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钉为疲劳断裂,主要是由螺帽与螺孔周围的不良接触导致。为进一步分析不良接触现象对螺钉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局部集中力能够明显改变螺钉应力分布状态,显著增加了与局部集中力同侧的螺纹底部的最大应力水平。综合分析后可知,不良接触现象中焊点与螺帽之间的不良接触是螺钉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螺钉 疲劳断裂 不良接触状态 有限元
  • 简介:详细解读了2000年以来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出台的主要政策,指出了在模具人才培养方面执行政策必须采取的措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模具人才培养 政策研究 职业教育
  • 简介:对比多种提高NdFeB永磁体抗氧化性的方法,提出将热浸镀铝技术应用于NdFeB永磁体的防护。通过对镀层结构、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及镀层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dFeB永磁体表面热浸镀铝,镀层与基体之间可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从本质上提高了镀层的结合强度;同时,通过对热浸镀铝NdFeB的抗氧化性进行分析,表明铝镀层在氧化环境中不仅能起到阳极保护作用,还可形成钝化膜,实现了对基体的双重保护。

  • 标签: 热浸镀 NDFEB 镀铝 抗氧化
  • 简介:研究通孔直径在钢管涡流检测中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磁化强度下钢管通孔涡流检测试验,研究了不同直径通孔随磁化电流的信号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通孔直径一定时,在非饱和磁化区(6~18A)内,信号幅值随电流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位角随电流的增加逐步上升,在饱和磁化区(20~22A)内,检测信号成形较小或严重扭曲,相位变化杂乱无章;当磁化电流一定时,信号幅值随通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直径通孔间信号相位角在非饱和磁化区(6~18A)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极值偏差在10°~18°范围内变化,差异较小,而在饱和磁化区(20~22A)信号相位角变化起伏较大,无明显规律。试验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钢管涡流检测工程实践。

  • 标签: 钢管 通孔直径 涡流检测 涡流信号 磁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