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的第一个环节,是医院的窗口,是广大群众优先选择就医的主要方式。门诊的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的好坏。关系医院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院是一所三级医院。每日病员流量大,患者就医类型不同,要求也不同。现对我院2006-2010年门诊量的季节变动指标,以便在医院管理中掌握其变动规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配候取和语音系统在门诊药房应用中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通过对本院门诊药房预配和语音提示取药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传统的分配和取药模式进行比较。结果门诊药房预配药系统启用后,显著优化了取药流程,缩短了取药时间。实施前后患者总满意度分别为67.6%和88.9%,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门诊药房预配药系统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取药流程,适合提高医院药学发展,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药房 预配候取 语音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国家卫生部对处方的调剂有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药师对医师用药进行审核。笔者就门诊处方中常见的几类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提高,减少用药失误的发生。方法抽查我院门诊2010年1~12月份的处方共13983张,从中遴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13983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582张,不合格率为4.16%。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加重不良反应、阻碍吸收和降低疗效、处方书写不规范等问题。结论我院门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医师、药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分析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共4620张,统计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6.90元,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3.8个,针剂处方有3895张,占处方总张数的84.3%;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总数为1839张,占39.8%;其中口服的787张,占处方总张数的42.8%,静脉滴注的997张,占处方总张数的54.2%,其他的55张,占处方总张数的3.0%;两种(含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364张,占处方总张数的19.8%,不合理使用的处方总数为313张,占处方总张数的6.79%。结论存在不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 标签: 儿科处方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语言学中的句法分析理论与叙事医学理论,分析实地采集的医患会话中的省略句,旨在从语言表达方面深入探讨会话省略这一产生于实际使用过程的语言现象。经分析发现,医患会话中的省略句常常省略主语和宾语,尤其是医生的省略句省略成分较多,召回性也较差。根据以上特点,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医生需要更多地注意省略句的使用,避免影响医患沟通。

  • 标签: 医患会话 门诊会话 句法分析 省略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和信誉,同时也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对情感,爱心,形象等人文因素的关注程度逐步超过了技术因素。我院推出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

  • 标签: 门诊病人 优质护理服务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提高药品质量,提供给患者安全、合理、有效的药品。方法根据笔者在药品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药品摆放不当、过期失效、储存不当、特殊药品管理不当等问题,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运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加强药品领用、摆放、储存、效期、特殊药品等各方面的质量控制。结果与结论通过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误差,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合格药品。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管理 药品质量
  • 简介:摘要儿科作为临床上一类常见科学,常以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与保健为主,同时针对小儿常见病的治疗与预防。儿科主要包括儿童保健,新生儿及儿童的各种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其主要以正在发育中的儿童以及青少年作为服务对象1。

  • 标签: 儿科 门诊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从药品贮存温度光线,服药时间,特殊剂型药物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结果合理的药房窗口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窗口用药服务是门诊药房窗口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药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的药学服务之一,开展药房窗口服务,有利于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好的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疗养院 窗口服务 用药交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进一步促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1。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门诊各科医师各50张处方,逐一审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6.6%,抗菌药物门诊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为12.6%,门诊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单品种DDDs排首位的是阿莫西林胶囊2。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应用 预防应用 合理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防护和保健意识症逐步提高,药学服务需求逐步增加,门诊药房纠纷事件增加,建立相对完善的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符合时代要求,也是医院效益增加的保证。本文从门诊药房纠纷原因及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门诊药房 纠纷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发药交待工作是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药时除了要热情服务之外,还必须将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跟患者

  • 标签: 门诊药房用药交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门诊分诊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14人和观察组220人。其中对照组接受调查时为培训前,观察组为培训后,对门诊分诊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和护理礼仪的培训,强调沟通方式,提高护士知识水平,对比干预前后病人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患关系改善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对从90.6%提高到9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士沟通技巧,熟练运用护理礼仪,可以有效改善病人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门诊分诊 护理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清醒镇静的最佳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剂量。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门诊胃镜检查的80例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高剂量丙泊酚与低剂量应用舒芬太尼,研究组低剂量丙泊酚与高剂量应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低氧血症、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低氧血症、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丙泊酚与高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门诊无痛胃镜检查较高剂量丙泊酚与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应用效果好。

  • 标签: 不同剂量 丙泊酚舒芬太尼 高龄患者 胃镜检查 清醒镇静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使实习护士从实习阶段建立主动参与病人就医感受的管理,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率。方法入科前安排实习护士全程跟随患者,通过对患者就医中8个环节进行体验,使实习护士切实感受病人就医过程的真实体会,达到强化主动服务和关注病人需求的理念和要求。结果参与体验计划的实习护士普遍认为在明确实习目标、候诊病人管理、环境熟悉、主动关注病人需求、保护病人隐私方面均有明显的帮助。结论基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门诊护理实习计划的调整,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加护患沟通能力,提高病人满意率及医院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就医感受 体验 门诊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门诊患者中实施的效果,并分析其在改善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社区门诊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门诊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的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患者中掌握了疾病症状、易感人群、判断依据、危害、预防手段知识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门诊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患者认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显著。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门诊护理 生活质量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门诊建设在产科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邀请孕36周~37周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100例就诊麻醉门诊,对比同期没有就诊麻醉门诊的孕妇100例,就剖宫产率、剖宫产术中各种生理及精神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较。结果就诊麻醉门诊孕妇剖宫产率较没就诊麻醉门诊孕妇高、精神稳定、各项生理监测指标平稳,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麻醉门诊的建设让剖宫产麻醉更安全、更顺利,让孕妇对医医院的医疗服务更满意,减少医患纠纷。

  • 标签: 麻醉门诊 产科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