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碳(C)循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对土壤有机质(SOM)分解、转化和稳定的研究也急剧增加。我们使用土壤“微生物碳泵”(MCP)的概念框架来演示微生物是如何在土壤碳储存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微生物碳泵将微生物产生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与它们的进一步稳定联系起来,称为“续埋效应”。这种整合捕捉了微生物同化作用在土壤有机质形成过程中累积的长期遗留问题,其机制(无论是通过物理保护还是由于化学成分而缺乏活化能)最终使微生物碳源在土壤中埋葬。本文以土壤微生物碳泵作为概念指南,加强对全球变化条件下土壤碳动态对陆地碳循环响应的机制的理解。

  • 标签: 土壤有机质 土壤碳动态 微生物碳泵
  • 简介:摘要:随着煤矿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矿储量开发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管理成为煤矿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煤矿储量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可持续性管理,旨在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开采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可持续性管理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已有研究和实践的综合分析,本文旨在为煤矿行业提供具体可行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 标签: 煤矿 储量开发 环境影响评估 可持续性管理
  • 简介:水平钻井已经成为降低成本,提高采收率的一项关键技术。商业数据库中有有关69个国家已完成22617口水平井的记载。截止到2000年6月,美国有9834口水平井,加拿大有8262口水平井,而超过3500口水平井是在北美以外的国家,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委内瑞拉、阿曼、阿联酋、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和印尼。水平钻井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通过在意大利的RospoMare油田(1982年)、美国的普拉德霍湾油田(1984年)和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白垩层(1985年-1987年)实施的先导性项目表明,用增加不足2倍的成本却使生产能力提高了3到4倍,从而先展示出了水平钻井的经济可行性。从1987年的51口井开始,水平钻井的数量剧增,并迅速扩展到世界石油开采的活跃地区,到1997年已达到4036口井的巅峰。

  • 标签: AAPG年会 水平钻井 欠平衡钻井 油气储量
  • 简介:WindosXP版储量计算程序是作者90年代DOS版的全面升级。该程序按照目前地质工作普遍采用的公式和做法,符合现行规范规定和要求。程序对储量计算中矿体圈定等难点解决较好。该程序已经多个矿区应用检验,最近又为南非英铂公司采用推广。

  • 标签: 矿体圈定 固体矿产储量计算 工业指标 储量统计
  • 简介:城市园林树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一个贮存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绿化水平的提高,北京园林绿化覆盖率与树木数量得到了迅速增加。为了解其在减缓大气碳积累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变化趋势,结合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普查资料与样地分析,对5个特定年份的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储量与固碳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10年北京园林树木碳储量约为138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104万吨;(2)从1990到2010年,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不大,2010年单位面积的碳储量约为22.45t/hm2,略低于1990的23.16t/hm2,与森林相比,城市园林树木单位面积碳储量较低;(3)2010年北京园林树木固碳量约为1.08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0.82万吨。根据北京的长期规划,预计北京城市园林树木数量还会有一定的增长,固碳潜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气候变化 城市园林树木 碳储量 固碳量 北京
  • 简介:依据气藏盖层排替压力与储层剩余压力特征,对徐深气田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及其与储量丰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聚弱散配置类型最有利于天然气富集,强聚中散配置类型和较强聚弱散配置类型次之。徐深气田中19个气藏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有5种,以强聚较强散配置类型最多,强聚中散配置类型次之。徐深气田中19个气藏以中等储量丰度的气藏最多,高、低储量丰度的气藏相对较少。该气田如要形成高天然气储量丰度气藏,最佳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应为强聚中散和较强聚中散配置类型。

  • 标签: 聚气能力 散气能力 配置类型 天然气储量丰度 徐深气田
  • 简介: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查明了北京市煤、铁、锰,铜、铬、铅、锌、铝土、鸽、钼、金、银、硫铁矿,萤石、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共计16个矿种的核查任务,最终形成了140个上表核查单元。通过分析核查前后资源储量变化情况,总结了11类变化原因:未上表矿区纳入、漏上表、错误上表、重复上表等等。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查明了核查前后资源储量的变化原因,提高了核查结果的可信度,为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衔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为北京市矿政管理,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数据支撑。

  • 标签: 矿产资源 利用现状 调查 资源储量 变化原因
  • 简介:本文以鄂尔多斯温性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较为常见的3种草地管理方式,即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及全年放牧的草地设置实验样地,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物种数均表现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根冠比为:冷季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p〈0.05);(2)植物碳储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3)土壤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4)植被一土壤总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植被一土壤总碳量中土壤碳储量的比重在3中管理方式下均占96%以上,远大于植被碳储量比重。

  • 标签: 典型草原 管理方式 碳储量
  • 简介: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矿业工程软件越来越成熟。通过使用这些软件可以高效的处理海量数据、实现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的构建、快速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等。梭罗沟金矿做为四川目前查明资源量最大的金矿,从进行勘探到今天的开采阶段,一直缺少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指导。本次通过SURPAC软件构建了梭罗沟金矿三维地质模型,并使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对于促进梭罗沟金矿在地质采矿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URPAC软件 梭罗沟金矿 三维地质模型 资源储量估算
  • 简介:摘要:随着地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础上露采矿山资源储量估算逐渐向着综合集成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3DMine软件是一套服务于地质、测量、采矿等技术应用的三维矿业软件,通过准确的实测数字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实现了露采石灰岩矿矿体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储量快速计算。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以模型为基础,将进一步加深矿山地质工作的数字化程度。

  • 标签: 矿业软件 可视化 储量估算 块体模型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采矿工程中资源储量评估中的具体应用。首先,通过对人工智能在采矿工程中的概念解释,优势和国际应用案例的综述,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优化资源管理方面的显著作用。其次,强调了资源储量评估的定义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作为决策、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随后,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采集与处理、地质模型构建、资源量预测与优化以及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其在提高评估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的独特贡献。最后,结语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为采矿工程注入的新活力,同时指出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呼吁对技术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人工智能在采矿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采矿工程 人工智能技术 资源储量 评估应用
  • 简介:根据《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基本探明储量计算办法》,以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天然气储量计算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区块容积法储量计算中有效储层下限的确定标准、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资料录取的要求:有效储层下限按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和电性“四性”标准划分;含气面积利用钻井、试气、测井及地震预测成果进行综合圈定的确定方法;有效厚度的取值以气层识别为基础,综合测试成果以测井“四性”关系划分为依据;用测井资料确定有效孔隙度时,必须用岩性分析资料进行标定;同时提出了原始含气饱和度、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等其他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储量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天然气 容积法 储量计算 储量参数 储量评价
  • 简介:在20世纪最后的25年里,地质家们用地球动力学方法研究沉积盆地,从而大大改变了对沉积盆地的结构、演化和含油气性的认识。古地球动力学沉积环境决定了岩石的物质成分、有机质的类型、数量和保存条件,而后来的盆地分割和回返的地球动力学条件则影响到油气的生成(动力破坏作用)、运移、聚集(保存)、圈闭的类型、储集岩及其盖层的演化,这些因素归根到底决定了原始油气地质资源量的大小。

  • 标签: 地球动力学 沉积盆地 储集岩 圈闭 盖层 沉积环境
  • 简介:摘要:造林工程可以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固碳速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造林对于温室气体控制的现实价值所在。基于对相关研究内容的充分利用,探究造林在温室效应控制方面形成的积极作用,是林业生产领域重要的一个课题。本文以广东省龙川县造林实际为例,深入分析了在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受造林影响的具体情况,基于相关研究结果,对造林工程的现实意义和生态价值有更直观的了解。我国在人工造林方面有巨大投入,由此形成的生态效益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同。

  • 标签: 造林 区域森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固碳速率
  • 简介:摘要:三维地质建模工作是油气藏的类型、几何形态、规模大小、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油藏综合评价的地质基础、油藏数值模拟的必要参数和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的直接依据。针对大港油田埕海二区的油藏特征,为了更准确、细致的对油藏单元进行描述,以十个主力含油砂体为研究单元,以地震、钻井资料充分结合为基础,开展精细三维地质建模工作。同时,通过对埕海二区三维模型的建立,应用储量计算模块对本区的地质储量进行了计算,从而获得了更加准确的储量数据。

  • 标签: 埕海油田 埕海二区 精细地质建模 储量计算
  • 简介:总结了石城镇泥石流沟松散堆积物的特点,依据现场调查泥石流一次冲刷的深度,推导出泥石流沟内松散堆积物动储量的计算公式,对已调查的泥石流沟内动物质储量进行了计算,为泥石流的预警和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松散物质静储量 松散物质动储量 计算公式 预警和防治
  • 简介:在阿根廷南部,以三组合型测量值为基础的常规的地层评价方法,无法提供识别和量化流体体积的足够信息。几十年来,地学科学家们一直努力用组合方法解决SanJorge盆地问题,他们以电阻率为基础进行解释,其中采用现场岩石塞取心描述是预测主要生产层段的广为使用的手段。而且,由于仅仅力图解决储集层的静态特性——孔隙度和饱和度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它们的动态的特性——地层渗透率、油的粘度和储层压力,因此只会导致错误估算最终采收率和原始油气产量,包括低估原始含水率等。历史上,自1995年6月在SanJorge盆地首次引入核磁共振以来,该盆地每月大约有10到20次标准的核磁共振测井,为了提高过去传统的地层评价业务的成功率,最新的三维核磁共振技术无疑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和真正的潜力。首次在阿根廷使用了新的核磁共振测量,它把“扩散编辑”(DiffusionEditing)序列和采用梯度缓冲垫的仪器(gradientpadtool)的多元核磁共振解释方法组合起来,直接推断综合流体特性。这种新的磁共振液体(MRr)表征技术,是以一组多自旋回波测量值的联立三维反演为基础的,可提供出全部所需要的信息,把现场的油、气或水区分开。另外,从三维核磁共振还可以得出每个单独隔层的油的粘度指数,由此对油的品质进行适当的分类,所有这些都是沿着井眼连续进行的。该方法已经被不同作业者应用到许多试验井中,这些试验井都位于SanJorge盆地(凝灰质到泥质砂岩储集层),目前正在进行初期评价阶段。这样共同的努力和工作随后取得了成果,大多数情况下,评价得到地面生产测试数据的证实,并且这一技术明显减少以后井的综合完井成本。由于核磁共振测井工具提供了有价值的生产层评价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其它测井

  • 标签: 核磁共振 扩散松驰 测井解释 流体分布 驰豫时间
  • 简介:根据新华社西宁2013年1月14日消息,经过两年勘查,中国地质工作者在位于青海省西部的夏日哈木大型铜镍钴矿探得镍资源量44万吨以上,钴1.8万吨,铜9.1万吨。专家称,该矿床潜在经济价值在600亿元以上。根据镍资源量排序,该矿床成为中国继金川、喀拉通克、黄山等镍矿之后第四大镍矿。

  • 标签: 青海省 镍矿 探明储量 潜在经济价值 地质工作者 喀拉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