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的疗效和安全。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2月~ 2019年6月中收治的强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简明精神病评价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舍曲林 喹硫平 强迫症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的疗效和安全。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6月中收治的强迫患者 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 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进行治疗。治疗 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简明精神病评价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强迫患者采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的效果好于单独使用舍曲林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 舍曲林;喹硫平;强迫;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rtraline combined with queti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rtraline,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rtraline combined with quetiapine.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sertraline combined with quetiapine is better than sertraline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强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60例强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关系、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强迫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疗效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强迫症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强迫是一种原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的心理障碍,在部分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它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的神经,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文在介绍强迫症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强迫的因素,最后指出可以运用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治疗强迫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治疗 EX/RP疗法
  • 简介:摘要强迫(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具有高度异质,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其潜在的核心动机不仅限于“逃避伤害”,还包括不恰如其分体验(not just right experiences,NJREs)、不完整感(incompleteness,INC)等主观体验,并将主观体验纳入最新的强迫诊断标准。本文着重回顾NJREs的概念、临床评估方法及机制,以及NJREs在强迫治疗过程中的影响,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不恰如其分体验 动机 不完整感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暴露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对强迫(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BSCO、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维普全文数据库,搜集ERP治疗OCD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焦虑、抑郁情绪量表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共计1 239例患者,其中ERP组599例,对照组6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改善患者强迫状,ERP组显著优于空白对照(MD=-6.55,95%CI:-8.75~-4.35,P<0.001),也显著优于氯丙咪嗪(MD=-5.88,95%CI:-8.20~-3.56,P<0.001),但与CBT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1,95%CI:-1.62~2.04,P=0.82),且在干预后的随访期内ERP和CBT的疗效无差异(MD=0.41,95%CI:-2.45~3.27,P=0.78)。对改善患者抑郁情绪,ER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SMD=-0.45,95%CI:-0.74~-0.17,P=0.002),但与CB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CI:-0.27~0.16,P=0.62)。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56~0.23,P=0.41)。结论ERP在改善OCD患者的强迫状、抑郁情绪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但对于改善焦虑情绪,随访期内保持长期疗效未得到验证。

  • 标签: 暴露反应预防 强迫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强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强迫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强迫状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佳,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强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强迫状,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强迫症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强迫患者的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2至2018.5的80例青少年强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组开展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对青少年强迫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遵医程度;护理前后症状积分、焦虑心理;家属护理投诉率。结果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组满意度、症状积分、焦虑心理、患者对青少年强迫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遵医程度、家属护理投诉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青少年强迫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改善病情。

  • 标签: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 行为干预 心理护理 疗效
  • 简介:李占江等曾以中学生为对象做遇“青少年强迫现象及其发展特点”的调查,得结论:中学生强迫现象随年龄增长呈w型发展曲绕,即具有在新入学和即将单业的年级中较高的特点,且男生以检查与重复多见,女生以整齐与清洁率高。本文积多年封中学生强迫精神分析的经验,以冲突为主绕,从发展病理心理学角度,试图在性文化差异、环境变迁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作心理机制探讨,加深封中学生强迫现象的理解,指导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临床工作。

  • 标签: 机制探讨 中学生 强迫症 理发 中国 强迫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强迫患者当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强迫患者,通过不规则表数字法分成甲乙两组,两组均为38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乙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甲乙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后的1个月及3个月的强迫严重程度评分情况。结果甲组的护理有效率(76%)显著低于乙组(95%),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甲组强迫评分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可改善强迫患者症状。

  • 标签: 优质护理 强迫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强迫患者的护理问题一直以来就受到医学领域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优质护理在强迫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为了便于研究的开展,和数据结果的直观,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来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在2012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64例次强迫患者,将这64例次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设定为常规护理组,第二组患者设定为优质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和健康教育程度方面的评价,比较患者入院前后强迫自评量表的变化情况,如果差异比较明显,则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小于0.05。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后,我们发现采用优质护理组的患者,无论在满意度方面,还是健康教育掌握的程度方面,以及患者住院前后的Y-BOCS评分,优质护理组的患者情况都要好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强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积极采用优质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情况,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强迫症患者 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舍曲林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CCMD-2-R和DSM-Ⅳ作为诊断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NIMH强迫量表,HAMD、HAMA和TE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49例强迫病人进行随机,双盲的8周治疗。结果:舍曲林有效率为84%,与氯丙咪嗪79.17%相近,两者无显著差异(X^2=0.19,P>0.05)。舍曲林不良反应发生率44%,明显少于氯丙咪嗪83.33%,两者有明显差异(X^2=8.15,P<0.01)。结论:舍曲林治疗强迫,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耐受好。

  • 标签: 舍曲林 氯丙咪嗪 治疗 强迫症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青少年强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开展心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相比对照组(83.33%),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针对青少年强迫患者,采用舍曲林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高。

  • 标签: 舍曲林 心理疗法 青少年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伴强迫状的精神分裂特征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选择我院2014年3月份至2014年12月份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0例,其中不伴有强迫状患者为38例,伴强迫状患者为4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强迫患者在思维、行为以及混合状态上都会表现为强迫,所占有比例分别为56.2%、22.1%、21.7%;伴强迫患者的思维、行为以及混合状态上都会表现为强迫,所占有比例分别为28.7%、47.4%、23.9%。两组患者在思维、行为的比例上存在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状态上所存在的比例差异不够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强迫状的精神分裂患者多具有强迫性格,首次发病多以慢性发病为主,且年龄较早,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多,病情不断加重。与不伴有强迫的患者相比,伴强迫状的精神分裂患者症状缓解率较低,而且预后较差。在临床表现特征上意味着早期疾病诊断,并实施必要的治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伴强迫症状 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强迫患者的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将我院 2017.2至 2018.5的 80例青少年强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组开展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对青少年强迫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遵医程度;护理前后症状积分、焦虑心理;家属护理投诉率。结果: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组满意度、症状积分、焦虑心理、患者对青少年强迫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遵医程度、家属护理投诉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 P< 0.05。结论:青少年强迫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改善病情。

  • 标签: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 行为干预 心理护理 疗效
  • 简介:用氯硝安定治疗强迫12例,并与氯丙咪嗪治疗12例对照,结果发现两者疗效近似,而且某些病例,氯丙咪嗪治疗无效而改服氯硝安定却取得明显效果,提示氯硝安定是一种理想的氯丙咪嗪替换药物。

  • 标签: 强迫症 氯硝安定 氯丙咪嗪 疗效 对比分析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森田理论对强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50例在开放式管理病房住院的强迫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观察,对观测组的整个护理过程始终贯穿"顺其自然,忍受痛苦,为所当为"的森田理论。结果通过森田理论帮助患者改变认知和行为,扭转错误曲解的认知,达到性格重塑。结论利用森田理论进行心理护理比一般常规护理强迫的疗效显著。

  • 标签: 森田理论 强迫症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强迫是一种反复出现强迫行为或者是强迫观念等症状的一类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可能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改变有关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弥散张量成像(DTI)逐渐应用于强迫的检查与治疗之中,本文就DTI在强迫患者脑区病变成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强迫症 弥散张量成像 FA